安蘇花,萬太軍
(1.甘肅省康縣豆壩鎮獸醫站,甘肅 康縣 746500;2.甘肅省康縣畜牧獸醫局,甘肅 康縣 746500)
村級動物防疫員處于動物防疫體系最底層、動物防疫隊伍的最末端、動物防疫最前沿,是整個動物防疫體系的重要基石,是貫徹落實各項畜禽防疫任務、落實防疫措施的主要力量,在保障動物衛生安全、畜產品質量安全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
2013年,康縣參照各地村級動物防疫員管理辦法制定印發了《康縣村級動物防疫員管理辦法(試行)》,2020年予以修訂完善。全縣21個鄉(鎮)350個村選聘村級動物防疫員350名,每村1名。村級動物防疫員報酬實行中央、省、縣財政按比例分級承擔的辦法,從2010年的人均600 元逐年提高,2020年達到人均3 000元。但由于財政困難,縣財政無力配套,村級防疫員報酬僅發放省級財政撥付資金。目前,和最低收入水平及最低消費水平相比,村級動物防疫員報酬總體仍然偏低。在康縣村級防疫員文化程度構成上,中專文化程度4人,占1.1%,高中文化程度93人,占26.6%,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253人,占72.3%;年齡結構上,60歲以上33人,占9.4%;50~60歲134人,占38.3%,40~50歲122人,占34.9%,30~40歲61人,占17.4%。
一直以來,康縣村級動物防疫員在村級活動場所或村級集體陣地沒有工作用房。2017年,在基層動物防疫冷鏈建設中,省上為各村統一配發了疫苗儲存冰箱,由村級防疫員負責管理使用。
《康縣村級動物防疫員管理辦法》規定,康縣村級動物防疫員實行“縣聘鄉管村用”的辦法,接受鄉(鎮)政府、鄉(鎮)畜牧獸醫站和行政村三重管理。但縣、鄉政府多忙于政務,缺少對村級動物防疫員選聘、管理、考核等工作的重視;因縣級財政困難,未將村級動物防疫員經費納入財政預算,經費不足,村級動物防疫員報酬太低,村級動物防疫物資缺乏,縣級配套部分未足額落實。
村級防疫員沒有工作室,疫苗、冰箱無處放置,只能暫放在防疫員家中。雖然進行了財產登記并簽訂了使用責任書,但有的防疫員被解聘后不愿將冰箱移交新聘防疫員使用,若不加強管理,會造成財產損失。
《康縣村級動物防疫員管理辦法》對村級動物防疫員的職責和任務、選聘條件和程序、聘用和考核、工作報酬及管理以及續聘與解聘都做出具體規定,但在具體操作過程中,并未完全按照管理辦法執行。主要在選聘人員的年齡、文化程度、推薦審核、考試培訓、公開公示、聘用合同簽訂、評分考核、報酬發放、續(解)聘等環節存在很多問題,出現超齡聘用、文化程度過低或文盲入選、未經村級提名、鄉站推薦、鄉鎮政府審核并公示、未經崗前專業培訓并應試合格、未簽訂聘用合同、未經鄉站考核發放報酬、期滿續聘未簽續聘合同、解聘未及時更新上報相關信息導致報酬發放錯誤等現象,給村級動物防疫員規范化管理工作帶來嚴重負面影響,群眾反響不好。受人為因素影響,村級動物防疫員聘用管理工作存在問題。管理辦法自2013年出臺以來,先后兩次修訂完善,目前仍處于試行階段。
村級動物防疫員大多為當地居民,僅靠一年3 000元報酬難以維持家庭開支,所以大部分時間還得靠務工,這是目前農民增加收入最快最直接最主要的途徑,也是村級動物防疫員管理中最突出、最普遍的一個特點。客觀上講,這是村級動物防疫員責任心普遍不強的主要原因。防疫員把主要精力放在如何務工增加家庭收入上,無暇顧及疫苗注射任務以外的工作,只有在冬春季無法施工或農閑時間會參與一些力所能及的相關工作。對本村的畜禽飼養量及出入欄動態缺乏摸底統計,底數不清;個別防疫員不會操作智能手機,統計上報難;產地檢疫協檢票亂開,協檢員作用難以發揮;春秋兩季動物免疫注射差異性太大,很少認真閱讀說明書并按要求注射,免疫密度和質量不達標,過敏反應及注射致死現象屢有發生,免疫報表不認真填寫,隨意編報或不及時填報;甚至一部分村級動物防疫員事先不打招呼就外出務工,貽誤防疫工作,群眾意見大。以上種種現象,都是村級動物防疫員工作責任心不強的集中表現。
數據顯示,村級動物防疫員中老年人占絕大多數,中年人超過三成,青年人很少。一是村級動物防疫員選聘中違規現象依然存在,超齡服務情況突出;二是大批青壯年勞動力均外出務工,農村留守老人多;三是少數未外出的青年人都在當地務工,由于村級動物防疫員報酬太低,不愿意從事村級防疫工作。
據統計,全縣聘用的村級防疫員中中專文化程度以上較少,高中生不多,絕大部分是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人員。近年來,康縣雖然實施了新型職業農民技術培訓項目,春秋兩季防疫期間各鄉站均不同程度地開展了技術培訓,但大多是系統性培訓,主要針對易出現的問題及注意事項作了重點強調。因該項技能專業性、實踐性較強,加之受人員接受程度、資金、場地、培訓教材、師資、設施及實驗動物等因素制約,培訓規模、時間有限,培訓效果欠佳,很難達到對動物防疫具體工作指導性、操作性的要求。
按照《康縣村級動物防疫員管理辦法》規定,村級動物防疫員報酬要按國家和省、市有關文件規定撥付標準執行,按照所在村的畜禽飼養量和完成的工作量計發,不能平均發放。實際發放金額按工作目標量化考核結果浮動。但各鄉站對村級動物防疫員未按評分標準考核或未進行考核,依然平均發放報酬,人均3 000元。雖然報酬相比往年有所增長,但和當地最低工資標準及消費水平相比,總體依然相差甚遠,報酬太低,也是導致村級動物防疫員工作責任心不強、積極性低的主要原因。
由于縣上財政支持有限,動物防疫物資不足,加之防護服、口罩、手套等均為一次性使用防護用品,用量太大,村級動物防疫員防護用品缺乏,供應不足。但最嚴重的是防疫員自我防護意識差,夏季穿戴防護服怕悶熱,免疫中不穿戴防護用品,人身安全存在威脅。此外,冷鏈設施冰箱使用不當,疫苗保存期間沒有使用記錄或因懶散不記。更為嚴重的是個別防疫員將疫苗與其他家用物品、食品在冰箱混存,盡管在技術培訓或冰箱使用檢查中經常強調,但此類現象屢禁不止,存在安全問題。
認真貫徹落實《農業農村部關于加強村級動物防疫員隊伍建設的意見》,切實加強組織領導。在縣級政府總負責的前提下,畜牧獸醫主管部門做好技術指導,鄉(鎮)政府、鄉(鎮)畜牧獸醫站和行政村都要參與管理。對村級動物防疫員選聘、管理、考核、工作情況、工作條件都要予以關心和重視,深入基層,聽取匯報了解相關情況,及時發現和解決村級動物防疫隊伍建設中出現的問題,認真總結改革經驗;縣級財政要努力克服困難,將村級動物防疫員經費納入財政預算,列支工作經費,配套報酬;畜牧獸醫部門要及時采購、補充動物防疫物資,杜絕安全隱患。
為村級防疫員提供必要的辦公場所,改善工作條件,在村級活動室安排村級動物防疫室。主管部門要主動爭取國家對基層動物防疫體系建設項目投資,確保鄉(鎮)有畜牧獸醫站、村級有動物防疫室,鄉村都有辦公場所。同時,加強管理,指導防疫員正確使用防疫物資,村級防疫人員離職后要監督做好冷藏設備移交管理工作,防止資產流失。
嚴守《康縣村級動物防疫員管理辦法》中對村級動物防疫員的職責和任務、選聘條件和程序、聘用和考核、工作報酬及管理以及續聘與解聘等方面的具體規定,特別是對選聘人員年齡嚴格把關,杜絕超齡聘用,從根本上解決村級動物防疫員老齡化問題。要嚴格程序、公開透明、加強監督,建立舉報投訴制度,接受群眾監督,對在村級動物防疫員選聘、推薦審核、考試培訓、公開公示、聘用合同簽訂、評分考核、報酬發放、續(解)聘等環節發現的徇私舞弊、干擾管理工作的行為,要嚴厲查處,追究責任,規范村級動物防疫員管理工作。
根據《康縣村級動物防疫員管理辦法》規定的村級動物防疫員崗位職責和工作任務,按照《康縣村級動物防疫員工作目標量化考核評分標準》,考核實行百分制。各鄉站嚴格按照考核評分標準,結合動物防疫工作實際和報酬發放要求,可采取靈活多樣的方式,于上半年和下半年分兩次對各村級動物防疫員工作績效、群眾影響及評價進行考評,并將半年考評情況報縣畜牧獸醫局備案,作為村級動物防疫員報酬發放的依據。對工作積極扎實,考核成績優秀的給予表彰獎勵;對責任心不強,貽誤工作,連續兩次考核不合格的,予以解聘;對因工作不力貽誤疫情處置的,依法追究責任。
加大村級動物防疫員隊伍培訓經費投入力度,切實提高村級動物防疫員隊伍技術水平。多渠道爭取項目,加強與農校、農廣校、職業技能培訓學校等機構的合作,利用其項目資金、信息資源,新型職業農民技術培訓、農村實用人才培訓等項目,制定培訓方案,進一步強化春秋兩季動物集中免疫技術培訓,對新任村級動物防疫員實施崗前培訓。采取理論培訓和實踐操作相結合的培訓方式,增強培訓的針對性和實用性,切實提高村級動物防疫員技能。同時,加強村級動物防疫員增強自身防護意識和食品安全方面的教育培訓,有效降低人畜共患疫病風險,切實保障人身安全。
把村級動物防疫工作所需的各項經費納入財政預算,解決村級動物防疫員報酬的配套經費,發放衛生津貼,切實提高村級動物防疫員工資報酬。為村級動物防疫工作配備、補充和更新必要的疫苗冷藏設備和防疫器械,不斷提高村級動物防疫的冷鏈裝備水平。同時,積極探索創新管理模式,按照康縣畜禽飼養總量和各鄉(鎮)、村畜禽飼養量,對各村動物防疫員聘用人數予以適當調整,1名村級動物防疫員可兼顧3~5個村的動物防疫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