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婦女兒童中心醫院 于諳罡
新型冠狀病毒疫情爆發后,多地報告嬰幼兒確診病例。新生兒由于免疫系統發育不成熟,且存在特殊感染途徑——母嬰垂直傳播的可能,是新型冠狀病毒的易感人群之一。據此,華中科技大學附屬同濟醫院兒科(湖北省兒童醫學中心)聯合產科共同撰寫了《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流行期間新生兒管理指導意見(第一版)》,提醒各位家長在護理新生兒時需要知道的幾個防護要點。
在分娩前14天和分娩后28天內的有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病史的母親分娩的新生兒,或者新生兒期間直接暴露其他有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病史的接觸者(包括家庭成員、醫護人員、探視者),無論有無癥狀,應考慮疑似感染病例,必須接受隔離觀察并完善呼吸道和血液標本的病毒檢測以明確是否存在冠狀病毒感染。寶寶如果有發熱、咳嗽和胸片檢查異常,需接受新生兒科專業治療。
新生兒感染后可能會和成人表現相似,分為無癥狀感染、輕癥感染和重癥感染。主要表現:與普通感冒類似,即有發熱、感覺四肢無力、干咳,也有癥狀不明顯病例,或者表現為其他系統,如消化系統、心血管系統、神經系統疾病癥狀或眼科癥狀等,尤其是新生兒、嬰幼兒癥狀可能更不典型,一旦發現,病程進展快或已錯過觀察期;不同于普通感冒,出現腹瀉、呼吸逐漸變得困難,如呼吸過快或過慢,呼吸過深或過淺,嬰幼兒或新生兒則表現為張口呼吸、喘息、呻吟、鼻翼煽動(鼻孔一張一合)、點頭呼吸,甚至出現口唇、面色改變和呼吸三凹征等癥狀時,應立即就診!
首先告知產科和新生兒科醫生,使其有充足時間穿戴防護裝置。有疑似或確診新生兒病例應盡早收入新生兒病房監護與治療;如疑似產婦隨后新型冠狀病毒檢測為陰性,新生兒一般情況好,可母嬰同室;如反應欠佳,有呼吸困難相應表現,進入新生兒科觀察。
對于疑似或已確診新型冠狀病毒感染孕婦的新生兒,暫不推薦母乳喂養,但建議定期擠出乳汁,保證泌乳,直至排除或治愈后才可行母乳喂養。
(1)及時正確隔離:房間分開,避免和兒童接觸,戴合適口罩。
(2)家庭日常防護:不能適應戴口罩的小嬰兒或新生兒,應該特別注意對其的保護,家長都應主動戴口罩;咳嗽或打噴嚏時應用紙巾將口鼻完全遮住(如果來不及用紙巾,應用手臂遮擋自己的口鼻,再徹底清洗手臂),并將用過的紙巾立刻扔進封閉式垃圾箱內,流動水洗手;不親吻孩子,不對孩子呼氣、喘氣;不和孩子入嘴同一食物,不和孩子共用餐具、飲具,避免嘴巴吹氣的方式讓食物變冷再喂食。
(3)家長應盡量避免去人群密集的公共場所,外出規范佩戴口罩,從室外進門后立即更換衣服鞋子,正確處理口罩,徹底全身洗漱清潔后再接觸小孩。
(4)有條件的家庭每日定時應開啟空氣凈化器,紫外線消毒等。條件限制的家庭每日每個房間輪流通風2~3次,每次開窗通風30~60分鐘,房間通風時將孩子轉移到其他房間,做好保暖措施,避免其受涼。
(1)家長可以提前電話咨詢接種疫苗的具體情況:能否延期、排隊人數、約定接種時間等,做好外出的確認準備及外出的物品準備,如便攜紙巾、含酒精成分的免洗手消液、外出手套等。
(2)選擇自駕或者打車,盡量避免乘坐公共交通;如果路程較短,可以選擇步行。
(3)寶寶回家后,及時為其更換衣物,清洗雙手及面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