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Scientia Horticulturae》的一篇研究報道(https://doi.org/10.1016/j.scienta.2021.110174),來自阿根廷國家農業技術研究所的研究人員研究了不同中間砧長度對桃樹(品種為Pavie Catherine)營養生長和開花的影響。桃生產需要適當的管理措施來控制樹冠大小,增加產量,并有利于樹體管理。研究人員評估了嫁接在不同長度(5 cm 和35 cm)的7 種中間砧(Citation、Damas GF 1869、Hiawatha、Krymsk? 1、Monpol、MrS 2/5 和Myran)上的桃樹的嫁接親和性、營養生長和開花習性。基砧為Monegro,基砧上直接嫁接Pavie Catherine 桃的植株作為對照。該試驗于2017—2019年在阿根廷門多薩省進行,在種植園剛建立的前3年進行。
結果表明,與對照相比,嫁接在Hiawatha、Krymsk?1 和Citation 中間砧上的植株的枝梢長度平均減少了56%,單株枝梢數量減少了33%,冠層體積減少了136%。相比之下,Damas GF 1869、Monpol、MrS 2/5 和Myran 中間砧顯示出與對照植株相似的營養生長程度。在不同中間砧處理中,花的數量和密度分別比對照高30%和42%。中間砧長的嫁接植株總枝長、枝條數和冠層體積,與中間砧短的嫁接植株相比,分別顯著減少了50%、38%和61%;中間砧長的嫁接植物的花枝長度比中間砧短的嫁接植物小,但花密度增加,開花期推遲。中間砧種類和長度顯著影響植株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