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小花
(深圳市龍崗區(qū)蘭著學校,廣東深圳 518100)
2020 年,新冠病毒肆虐,廣大醫(yī)護工作者挺在一線,在“逆行”的路上共同奮戰(zhàn)。與此同時,還有另外一類“護航者”與他們并肩作戰(zhàn),那就是教育工作者。因為疫情,他們的工作地點、工作方式、工作內容等,都發(fā)生了很大的變化。而對于學校管理層而言,如何從“同在一個校園”的組織運營方式,轉化成“同向一個目標”的有效管理模式;如何把因疫情而分散的人心,轉化成因教育而凝聚的一條心,是急需解決的核心問題。
在疫情背景下,學?!肮芾怼睉D變?yōu)閷W?!爸卫怼?,讓相關人員參與管理,“并使之主動性、能動性、創(chuàng)造性得到充分展現”,其核心在于學校管理層的變革型領導力。變革型領導力(transformational leadership),要求領導者能夠激發(fā)下屬的高層次需要,或擴展下屬的需要和愿望,使下屬為團隊、組織和更大的政治利益超越個人利益,通過對下屬需求的關心來優(yōu)化組織內的成員互動。
本文對于變革型領導力的分析,基于李超平和時勘在2005年提出的變革型領導量表(TLQ)所分的四大維度(愿景激勵、領導魅力、個性化關懷、德行垂范),這也是目前國內學者多采用的維度。
由于新冠肺炎疫情,深圳市網上教學在2 月17 日開始實施。在疫情得到基本控制后,家長和學生提出了保護視力、跟上學習進度的需求,發(fā)放紙質教材迫在眉睫。2 月28 日,蘭著學校收到了教育局發(fā)放紙質教材的通知,明確要求即日起盡快把新學期教材發(fā)送到學生手中,確保學生在3月2日左右收到教材。
接到通知后,蘭著學校相關干部認為要求的難度很大,一籌莫展,而64 個班的班主任有一大半不在深圳,召開線上會議時也各有各的難處。該校陳華龍校長迅速組織相關行政人員成立工作小組,對現狀進行研判,認為難點主要有:①人數眾多,蘭著學校為九年一貫制學校,在讀學生有三千余人,需發(fā)三萬多本書;②地域不一,學生住址分散,部分學生處于疫情高風險地區(qū),快遞無法送達;③人手缺乏,分發(fā)教材的人手不足;④安全隱患,到校領教材的安全防護問題嚴峻;⑤時間緊張,學校需在2~3天發(fā)放所有紙質教材。
關于保證領書的安全和效率,陳校長認為,一定要周全考慮,調度一切資源完成任務。該校組織在深圳的各方代表(家委會成員、黨支部書記、物業(yè)公司主管等)充分討論,最終采取了以下做法:①充分調研。發(fā)放調查問卷,積極聯(lián)系并確認每位家長的領書方式。②制定方案。采取到校領書、郵寄到家及接收電子教材三種方式。一方面,結合學校地形,確定領書路線、領書時間、領書年級,各年級分時段到校領書,分散人流,并且發(fā)動家委會的力量,以小區(qū)為單位發(fā)放教材;另一方面,利用順豐快遞給不在深圳的學生寄送教材,并給處在快遞無法送達地區(qū)的學生提供電子教材。③發(fā)動人員。發(fā)動在深圳的黨員干部、家長及后勤人員的力量,同時陳校長親自上陣,對每個學生的教材進行裝袋,家長只需按時段到校,拎袋即走,不耽誤時間,無人員接觸。④布置路線。利用隔離帶分出兩條路,一個年級一條路,每半天安排2~3個年級,并在校門口設置廣播,提醒家長保持距離,注意防疫安全。
在各方的努力下,短短兩天之內,全校3129 個學生中,僅有27 人沒有拿到紙質教材(已提供電子教材),整個過程秩序井然,家長紛紛點贊,媒體也對此進行了報道。
在這個案例中,該校在疫情期間能克服種種困難,完成發(fā)放紙質教材的任務,充分體現了該校陳校長在發(fā)揮變革型領導力時的成效。
1.愿景激勵。在收到上級需要在短時間內發(fā)放紙質教材后,該校相關中層干部收集到了很多不利的信息,如班主任到位人員不足,如果到校領教材,學校還存在防疫安全防護的風險等。在大家心里尚存疑時,陳校長果斷地明確這項工作的目標和方向,把干部的注意力從“困難”轉移到了“方法”上,并通過討論,增加了大家的信心。
2.領導魅力。領導魅力體現在專業(yè)能力強、做事投入以及高標準要求自己等方面。從整個發(fā)書的過程來看,我們可以用五個關鍵詞來進行總結:調研、討論、決策、落實、調整。步驟清晰,過程順暢,充分體現了陳校長在處理應急事件的領導能力。
3.個性化關懷。該校在調研時,發(fā)現有部分學生因為深處疫情重災區(qū)而無法用快遞寄送教材,就改為發(fā)送電子教材,而不是置之不理。此外,當部分班主任無法按期趕回深圳,或因其他原因無法到崗時,學校并沒有一味指責,而是充分調動社區(qū)、黨員、家委會等資源,最終完成了任務。
4.德行垂范。陳校長身先士卒,帶領副校長等干部親自參與分書隊伍,給加班的教師和員工起了很好的帶頭作用。
以上四點都是變革型領導力的核心要素。正是因為該校管理層正確地分析了形勢,采取了有效的措施,并充分發(fā)揮了變革型領導力四要素的作用,才讓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務迎刃而解。
為了符合千變萬化的時代需求,學校管理層尤其是校長需要提升變革型領導力。沙因(Schein,E.H.,2011)在《組織文化與領導力》中提出,領導力的本質和最大的挑戰(zhàn)是能夠看到舊文化的局限性,使其更具適應性,從而領導團隊走出舊文化,同時開始一個適應性更強的發(fā)展變革過程。新冠肺炎疫情的暴發(fā),促使學校管理的方式和內容都發(fā)生了很大的變化,這些變化又給學校管理者帶來了沖擊和契機。學校管理層可以從以下四個方面改進變革型領導力。
校長在領導和管理學校的過程中,需要重視行政領導,更需要重視思想領導。在把握學校發(fā)展方向后,校長應和學校教職工共同制定學校的發(fā)展愿景,在智慧碰撞中達成共識,并讓這個共同愿景內化成每個人的使命。
學校管理層應不斷更新自身的專業(yè)知識和管理能力,適應現代社會的變化。如在疫情期間,學校管理者需要在虛擬教育空間中轉變傳統(tǒng)家校關系,通過網絡宣傳學校育人理念,與家長形成更和諧的共生關系。
管理即服務,學校管理層需要改變扁平化的領導模式,梳理各項關系,并將相關人員納入個性化關懷網絡。學校管理者可以進一步增強學校對家委會工作的支持力度,以獲得他們更充分的幫助;或者組織評選“空中課堂”優(yōu)秀管理者及優(yōu)秀主播,總結疫情期間教師的精彩課例或做法,表彰先進,樹立榜樣。
學校要調整組織結構,通過多元主體及多維支持實現動態(tài)管理,如充分發(fā)揮黨總支、學生會、家委會等各條線管理層的號召作用和示范作用,以點帶面,用實際行動建立組織管理的有效運行機制。
總而言之,疫情給學校管理帶來的,不應該是曇花一現的應急智慧,更應該是從中得到的具有深刻意義的啟發(fā)。尤其對于學校管理層而言,提升變革型領導力,走好學?!爸卫怼敝?,仍然任重而道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