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艷波
(山東省臨朐縣畜牧業發展中心 262600)
最大的窩產仔成活數是豬場總體效益的重要指標,是母豬每窩所產斷奶成活仔豬數。只有降低斷奶前的仔豬死亡率才能最大的保證母豬繁殖性能,創造出養豬的可觀經濟效益。
剛出生的仔豬體重越大成活率越高,達到體重標準的時間越短,出欄時間越早。仔豬剛出生時體重過小的原因包括以下原因:母豬在分娩時體況較差、妊娠階段發生應激反應、仔豬數量太多、繁殖母豬整體年齡偏大等原因。所以,一定要重視妊娠與哺乳階段母豬的營養水平,并定期檢查,懷孕時必須要有好的身體狀況,哺乳階段母豬也要有充足的營養,防止妊娠期間的母豬因為應激而導致早產、死仔等情況的出現,還要選用窩產仔豬數量多并且出生體重較大的種豬,并且要定期更新繁殖母豬群,通常情況下8 胎左右就要被淘汰。
仔豬一定要強壯,能找到奶頭進行吮乳,與此同時還要及時移動仔豬,以防被母豬翻身壓死。如果出生時的體重太輕,也會出現弱仔,若仔豬在出生時體質過弱,必須要及時查明原因。導致仔豬體質變弱的原因還有可能是因為仔豬在出生時母豬體內激素影響[1]。在妊娠階段母豬體內孕激素會導致胚胎期仔豬保持靜止,在分娩前的幾天內,母豬雌激素分泌達到很高,這種激素能有效提高仔豬活動能力。研究發現,在仔豬出生時注射0.1mg 的雌性激素會有效幫助仔豬及時找到奶頭并進行吮乳,進而有效降低仔豬在斷奶前的死亡率。一般在管理條件下,當仔豬長出犬齒后一定要及時剪掉,以免仔豬互相打架而導致受傷。但保留體質較弱仔豬的犬齒有利于提升仔豬生存能力。
從初乳中可以及時得到能防寒的能量,與此同時初乳中還有很多免疫球蛋白,可以有效預防仔豬生病。免疫球蛋白的濃度快速下降,母豬從開始分娩直到結束,母乳中的免疫球蛋白濃度會降低10%。這就表明分娩后的仔豬不僅在出生時體重比較低,而且吮吸的母乳質量也和其他仔豬不同。所以,為了確保弱小仔豬可以吃上充足的初乳非常重要。
使用商品化的代乳料是降低體質較弱的仔豬死亡的非常重要的手段。要用比較小的注射器給仔豬飼喂適當的乳料,每天服用2 次,可以高效減少仔豬死亡率。
在分娩階段,仔豬死亡大多數是因為臍帶斷裂導致仔豬窒息死亡;分娩時間越長,臍帶斷裂的概率就會越大。一般母豬在3h 左右能實現分娩,若母豬5h 還不能成功分娩,或者某只仔豬在分娩階段間隔時間超過1h,一定要有助產方式。既可以用手工助產,也可以注射催產素。實驗表明,每30min 給母豬注射催產素能加快分娩,減少死胎數。
大部分的母豬在晚上分娩,注射一定的前列腺素能幫助分娩,將產期提前,這樣分娩就可以在白天進行,方便監護[2]。若注射完前列腺素后1d 內母豬還沒有完成分娩,就可以給母豬注射催產素。分娩時要及時把豬仔從胎膜中解救出來,第一時間搶救假死豬仔。
想要提升母豬泌乳量就要提供充足的營養飼料及良好的環境,并且降低環境應激與疾病。使母豬多產奶的方式很多:對母豬妊娠后的采食量進行限制、提高飼喂次數、多喂濕拌料、確保充足的水、產房溫度不能超過22℃等。在妊娠后或開始泌乳時,在母豬平時的糧食中要增加高脂肪的日糧,能有效提升母豬產奶量及乳中的脂肪,進而能有效增強仔豬體質。
如果兩個母豬在生產時仔數之間有差異,可以把仔豬數量比較多的一窩放到仔豬數量少的窩中,可以有效降低母豬負擔,有效提升體重較小或弱仔豬的成活力,而且最好是在仔豬出生后6h 之內進行轉移,并把其中體重比較重的仔豬轉移走,讓新轉移的仔豬可以順利吮乳。
剛出生仔豬的適宜溫度是28℃左右,一些通風或潮濕等原因都會使溫度大大降低。改進產房環境的辦法有很多,首先,母豬臨產前要在地上鋪滿稻草或地毯,這樣能有效減少樓封底板中吹來的風,還能使仔豬身體保持干燥,提升成活率;其次,配置熱源燈,可以設在母豬身邊來改善分娩環境,還可以設在補料區域,用來吸引仔豬活動,以防被壓死。豬普遍都比較喜歡紅色的燈,不喜歡白色的燈,所以可以在分娩欄的后面安裝白色燈,在側面安裝一些紅色的燈;最后要對分娩欄進行設計,充分考慮傾斜程度,以免仔豬被母豬壓死。母豬后部分的地板上要設置漏縫地板,保證母豬的糞尿能準確落到糞池中,確保豬仔保持干燥,降低感染性疾病的產生。
母豬的分娩管理不僅對母豬很重要,對豬仔來說也同樣關鍵,可以有效降低因為分娩所帶來的傷害和豬仔剛出生的死亡率。母豬在分娩時絕不能粗暴對待,不然在轉群中會有一些意外發生。要仔細觀察母豬在分娩之前的狀態,并且要做好接產準備。分娩前一定要對母豬飼養方面加以重視,在分娩前要減少飼喂量,以防產生難產情況,之后再引發乳房炎癥,在飼喂時不能按照正常量進行飼喂,要慢慢增加。母豬在分娩過程中必須要做好監視工作,為了能及時解決分娩過程中發生的問題。盡可能讓母豬自己生產,不能隨意助產,并且在助產時候要把自己的手和器材都要進行嚴格消毒[3]。
剛出生的仔豬及時用毛巾擦干凈并涂抹干燥劑,降低能量耗損。仔豬在身體干燥后要馬上讓仔豬吃奶,保證每一頭仔豬都可以吃到初乳,有效提高免疫力,降低仔豬死亡率。若仔豬數量過多,母豬乳頭不夠,就要進行分批喂奶,大概20min 左右,讓每一頭仔豬都能吃到初乳。
想要有效降低仔豬死亡率,要重點關注母豬飼養問題,同時有效促進仔豬的健康成長。做好對母豬生產后的工作提供充足的水和營養,發揮泌乳功能,讓每個仔豬都能吃到乳汁。加強仔豬飼養工作,降低仔豬在斷奶前的死亡率,仔豬出生1 周后就可以采食飼料,進而補充母乳中缺失的營養,有助于后期成長與體重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