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剛
(遼寧省鐵嶺市西豐縣郜家店動物衛生監督所 112400)
仔豬偽狂犬病是由偽狂犬病毒引起以神經癥狀、腹瀉、嘔吐為主要特征的烈性傳染病,而仔豬鏈球菌病是由鏈球菌引起的以敗血癥、腦膜炎、關節炎及淋巴結炎癥為主要臨床表現的一種人畜共患病。近年來,仔豬偽狂犬病和腦膜炎型鏈球菌病在某些地區的豬場中呈現日趨嚴重的流行態勢,給生豬養殖業帶來巨大損失,給接觸病豬的人群造成極大的患病風險。仔豬偽狂犬病與腦膜炎型鏈球菌病,臨床癥狀相似,極易混淆,難于鑒別診斷,由此導致疾病防治貽誤了時機。至今少見關于二者單獨進行系統的鑒別闡述。筆者從病原特性、流行病學、臨床癥狀、病理變化等方面對仔豬偽狂犬病與腦膜炎型鏈球菌病進行鑒別診斷,為養豬業提高科學的診斷依據。
部分施工單位不能充分認識竣工結算審計的重要作用。他們往往持相反的看法,對完成結算審計態度消極,從而使得審計工作不能正常開展。事實上,竣工結算審計能夠促進工程管理、提高工程質量和水平。此外,目前結算審計仍是項目審計的一種重要形式,錯誤糾正、事后監督、提出整改意見,都僅僅是事后補救,時效性很差。這就容易給人造成錯覺,認為審計工作是在尋找錯誤和證據,很容易使被審計單位造成緊張氣氛,使得整個項目的審計環境不佳,嚴重影響審計工作的正常開展。雖然全過程審計正在充分實施,但由于時間短、缺乏有效溝通,而實際結果尚需要相當長的時間才能見效。
仔豬偽狂犬病的病原是豬偽狂犬病毒(Pseudorabies virus,PRV),PRV 屬于皰疹病毒科(Herpesviridae)α-皰疹病毒亞科,與人源單純皰疹病毒(HSV-1、HSV-2)、水痘帶狀皰疹病毒(VZV)及I 型馬牛皰疹病毒(BHV-1、EHV-1)等同屬[1],屬于囊膜病毒。主要侵犯皮膚、黏膜和神經等外胚層發育而成的組織,仔豬偽狂犬以神經癥狀為主。
第一,雖然隱意處于所言與含意的中間層,但受語境影響,它的中介作用具有臨時性。如果聽話者的交際期待在隱意階段得以實現,隱意成為最終交際意義,就不需要用進一步的語用加工來理解含意。
仔豬腦膜炎型鏈球菌病的病原為鏈球菌(Streptococcus suis),是豬體內常見的共生菌和機會致病菌[2],是一類革蘭氏陽性化膿性球菌,有35 個血清型,有莢膜,不易被吞噬細胞吞噬,能通過血腦屏障侵害腦組織,進而產生神經癥狀。
仔豬偽狂犬病的典型病例變化為全身淋巴結腫脹、出血;尤其腸系膜淋巴結、腹股溝淋巴結和下頜淋巴結充血、腫大、出血明顯;腎臟腫大、出血;肺臟腫大,出血,邊緣可見紫紅色肉變;有的耳、眼瞼、面部出現輕度水腫;鼻腔出現卡他性炎癥,氣管常有泡沫狀液體;扁桃體、喉頭水腫,心包有淡黃色積液;胃底部有大面積出血,小腸黏膜成卡他性炎癥,內含黃色稀糞,大腸黏膜呈斑點狀出血,內有黃色稀糞,腦膜明顯出血、充血,腦脊髓液量過多。
體溫明顯升高,最高可達42℃,精神沉郁、食欲廢絕,鼻部分泌大量的黏液等前驅期癥狀,隨后出現神經癥狀,眼球亂轉,四肢行動不協調,前肢高踏,空嚼,磨牙,仰臥,直至后軀麻痹[3],觸之叫聲明顯升高;倒地不起,肌肉震顫,四肢抽搐、不停地作游泳狀劃動等運動失調表現,兩耳直豎,頭朝后仰等角弓反張癥狀,最后發生死亡。
體溫明顯升高,可超過40℃,精神不振,食欲減退,呼吸不暢等短暫的前驅期癥狀,隨后出現明顯的神經癥狀,眼發直,站立不穩,步態異常、跌倒,且四肢呈游泳狀劃動,有間斷性的經過,停頓與劃動交替出現,將側臥病豬翻身后立馬又翻到原來一側,有時可見口吐白沫和腹瀉現象。病豬出現全身麻痹后,排出黃色糞便,快速死亡。
仔豬腦膜炎型鏈球菌病常發生于夏秋季節,各種年齡豬只均可發生,但以哺乳仔豬和保育仔豬最易感,在3~12 周齡的豬容易爆發流行。體重30kg 以上的豬可見神經癥狀。通過皮膚、黏膜傷口水平傳播形式感染其他個體,康復豬和病豬均可帶菌,以哺乳仔豬死亡率最高,常出現單個發生現象,而后出現散發。
仔豬偽狂犬病的病原是囊膜病毒,冬季易感,主要侵害皮膚、黏膜和神經組織,抗菌藥治療無效;而仔豬腦膜炎型鏈球菌是細菌,有莢膜,不易被吞噬細胞吞噬,能通過血腦屏障侵害腦組織,通過病料采集涂片鏡檢,可見革蘭氏陽性球菌,抗菌藥有效。王燕玲[5]僅對臨床病例進行鑒別診斷,而針對病原未做闡述。
仔豬偽狂犬病常發生于冬季寒冷季節,各種年齡豬只均可發生,但以15 日齡以內仔豬最易感,體重30kg 以上的豬一般不出現神經癥狀;可通過垂直傳播和水平傳播形式感染其他個體,PRV 可通過胎盤而傳遞給子體,而母體免疫球蛋白卻不能保護,另外,可通過帶有病毒的空氣飛沫隨風傳到養豬場引起發病,也可通過帶毒病豬傳播呈現群發態勢。
病死仔豬可見胸、腹、頸和四肢均出現紫斑,關節腫大;腦膜增厚及出血,腦實質有化膿性腦炎變化,小腦底部蓄積膿液,呈暗紅色,腦脊髓液明顯增多。心包、胸腔、腹腔有纖維性炎。全身淋巴結紅紫,氣管內有白色泡沫,肺充血且水腫,肝呈土黃色、稍微腫大,脾臟腫大,腎和膀胱充血;胃有較多黏液,腸道有卡他性炎癥,腸系膜有點狀充血和出血點[4]。
1)擠密樁。擠密樁是一種把帶有管塞、活門或錐頭的鋼管壓入或打入地下擠密土層形成孔,再向孔內投放灰土、砂石等填料成樁,通過對填料進行夯實處理,使成樁達到設計要求的成樁方法。擠密樁適用于雜填土、素土以及黃土地層的處理。不同種類的擠密樁的作用和特點不同,灰土、素土等擠密樁適用于處理地下水位以上的濕陷性黃土、素填土和雜填土等地基,可處理地基深度為5~20m;需要消除地基土的濕陷性時,應選用素土擠密樁法;以提高地基土的承載力或增強其水穩性為目的時,應選用灰土擠密樁法。應用時,可結合地基處理的要求進行選擇,從而達到最佳處理效果。
仔豬偽狂犬病呈現爆發流行,冬季易感,可垂直傳播,死亡率達100%;而仔豬腦膜炎型鏈球菌,呈地方流行性散發,經黏膜皮膚傷口感染較多,夏秋易感。
從國內外的實踐來看,高校人才培養的協同創新主要分為內部和外部兩個方面。內部協同主要是指高校內部各部門、各專業之間知識、技能以及資源等的共享,沒有形成學校與學校之間的資源共享;外部協同主要是指產學研的創新合作,特別是高校和單一企業之間的深度融合,沒有形成基于行業的協同共建。共享型人力資源管理平臺的構建,就是要解決復雜的多主體之間的對接矛盾,優化企業需求與高校人才培養之間的關系。
仔豬偽狂犬病與仔豬腦膜炎鏈球菌均表現出劃水樣神經癥狀,但仔豬偽狂犬病常以小腦部位損傷為主,表現出小腦性失調癥狀,而仔豬腦膜炎型鏈球菌病,發病仔豬敏感性增高,叫聲大,常以前庭神經損傷為主,表現出前庭性失調癥狀。趙衛[6]等僅闡述神經癥狀,并沒有進行具體分析。
仔豬偽狂犬病與仔豬腦膜炎鏈球菌病均有腦膜充血、腦脊液增多現象。但仔豬偽狂犬病常以多個組織器官可見出血和水腫,主要以腦、肺、腸和腎臟為主,而仔豬腦膜炎鏈球菌病常見多器官炎癥,主要以肝臟、脾臟、心包及腸為主。這與柳曉偉[7]報道的仔豬偽狂犬與鏈球菌混合感染不同,而與任守芳[8]報道相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