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慧
(重慶市秀山縣妙泉鎮農業服務中心 409900)
豬乙型腦炎又稱日本乙型腦炎,是一種由日本乙型腦炎病毒引起的人畜共患病毒性傳染病。該病毒屬于披膜病毒科,黃病毒屬。病毒呈球形,直徑約為40nm,屬單鏈RNA 病毒。它對外界環境沒有較大的抵抗力,在56℃熱水中加熱30min 可被殺死,且對乙醚、氯仿、胰酶等敏感,常用的消毒藥物如碘酊、來蘇水和甲醛等有很好的滅活作用。
該病的傳染源是指所有攜帶日本乙型腦炎病毒的人和病毒,豬在傳染源中所占比例較大,再加上豬數量多,新生仔豬不具有抵抗乙型腦炎病毒的能力,因此,仔豬比較容易感染乙型腦炎[1]。并且病毒在病豬體內存活的時間較長,可以傳染給禽鳥類、爬行類和哺乳類等60 種動物,嚴重危害豬群健康,導致高發病率和死亡率。總之,患病動物和隱性感染動物均可作為傳染源。
該病的傳播途徑包括蚊蟲叮咬和母子垂直傳播兩種,易感動物被攜帶乙型腦炎病毒的蚊蟲叮咬很有可能感染上豬乙型腦炎,加上蚊蟲對病毒的保留性較強,能在很長一段時間內保留毒性,病毒會在蚊蟲體內繁殖并越冬,經卵傳遞,成為第二年感染動物的來源,所以蚊蟲是乙型腦炎病毒的重要存儲空間和主要傳播途徑。
因為該病與蚊蟲叮咬傳播病毒有關,因此,其流行季節與蚊蟲繁殖和活動密切相關,在熱帶季節沒有明顯的季節性,但在溫帶地區存在明顯的季節性,絕大多數病例發生在7、8、9月內,且一般8~9 月末為發病高峰。蚊蟲存在的時間越長,該病發生的周期就越長。
豬乙型腦炎的潛伏期一般為3~4d。人工感染的患病豬體溫升高、精神不振、結膜潮紅、糞便干且附有黏膜,尿液呈深黃色,有的還會出現后肢輕度麻痹、關節腫大、視力減弱等癥狀,最后倒地死亡[2]。
母豬和妊娠母豬感染乙型腦炎病毒后,會先出現病毒血癥,但沒有明顯的臨床癥狀。當病毒隨著血液經胎盤侵入胎兒時,會導致胎兒發病,進而產死胎、畸形胎、木乃伊胎、胎兒大小不一,這些病癥只有母豬早產或分娩時才會發現。有的會母豬產弱仔、仔豬在出生不久就會死亡。同一胎的仔豬在病變上存在很大差異,大多數患病母豬的分娩時間會超過預產期,只有很少會按期分娩,并且有部分母豬因整窩胎兒木乃伊化而無法正常排出體外,會長期滯留在子宮內,發生胎衣滯留,最終引起母豬發生子宮內膜炎而導致繁殖障礙。
患病公豬經常發生睪丸炎,表現為睪丸腫大,大多數為單側型,少數未雙側型,觸診可感覺到睪丸溫度升高,數日后炎癥消退[3]。睪丸會逐漸萎縮變硬、性欲減退、精液質量下降、配種能力喪失而失去種用,病毒通過精液排出。
早產仔豬多是死胎且死胎的大小不一,呈黑褐色。小型死胎干縮,中等大小的呈暗褐色或茶褐色。死胎和弱仔的主要病變是腦水腫、皮下水腫、腹水、胸腔積液、漿膜、淋巴結、腦膜和脊髓膜有充血;肝臟和脾臟有壞死灶。而出生后能存活的仔豬會出現高度衰弱、伴有抽搐、震顫、癲癇等神經癥狀,剖檢可見腦內水腫;體腔積液;肝臟、脾臟和腎臟等器官有多發性壞死灶。
剖檢發現,公豬的睪丸腫大,陰囊壁消失、發亮,鞘膜腔內滯留有大量黃褐色的不透明液體,在睪丸的附睪、鞘膜上有纖維素沉著。睪丸的實質部全部充血、切面有大小不一的黃色壞死灶,周邊出血。睪丸萎縮、硬化且與陰囊粘連。
該病的發生有明顯的季節性,可以根據母豬流產、產死胎、木乃伊胎、公豬睪丸一側或雙側腫大等臨床病癥作出初步診斷,但具體的確診還需做實驗室檢查。傳統的方法是做病毒分離鑒定,將分離出的乙型腦炎病毒與標準毒株和標準免疫血清進行比對后再進行確診。另外,也可做血清學診斷,通過補體結合試驗、乳膠凝集試驗和血凝抑制試驗等鑒定病毒,若檢測結果為陽性說明豬感染乙型腦炎病毒。
根據豬乙型腦炎的流行病學可知,驅蚊滅蟲是預防該病的根本出路。如果蚊蠅數量多會大幅提高該病的發生概率。因此,高熱的夏季養殖場戶要在圈舍及周邊區域噴灑驅蚊劑或選用利用蘇云金芽孢桿菌制成的藥物消滅蚊蟲和蒼蠅等。當然,也可種植一些有殺蟲作用的植物以防害蟲和病毒滋生。但最好的方法是從蚊蟲幼蟲入手,在蚊蟲繁殖高峰期前期,可在飼料中加入環丙胺嗪來殺滅和防控蚊蟲。一般來說,蚊蟲的消殺不要在繁殖高峰期進行,因為成蠅會遷飛,導致用藥效果不佳,因此,應提前入手,選擇最佳消滅時機,達到最佳的消滅效果。
因為蚊蟲的生長繁殖速度快,且我國滅蚊技術不太發達,如果操作不慎會導致蚊蟲大量繁殖,加快乙型腦炎病毒的傳播,不利于疫病防控,所以,接種疫苗是防控豬乙型腦炎最好的方法。接種疫苗能有效降低豬的易感性,提高抗病力,進而降低發病率和死亡率。我國常用的疫苗有滅活疫苗(毒株為P3毒株和HW1 毒株)和活疫苗(有SA14—14—2 株減毒活疫苗和ML—17 株弱毒活疫苗),這兩種疫苗均有良好的免疫功能[3]。對母豬、公豬和仔豬進行疫苗接種的最佳時間要提在豬乙型腦炎流行季節的1~2 個月前,提前預防。此后按照免疫程序定期對豬群進行疫苗接種就可保證其健康。
良好的生活環境能有效減少各種應激反應,提高機體抵抗力。首先,要對豬舍定期清掃,保持其清潔干燥。其次,要保持通風順暢,空氣正常流通及適宜的溫度和濕度。然后,及時清理豬舍糞便、污水等,并定期消毒,如此才能消滅豬舍內的細菌,給豬群提供良好的生活環境。
如果豬場出現患病豬,一定要做好隔離和處理工作。一方面要隔離已感染病毒和疑似感染的病豬。病死豬要進行無公害化處理,病死豬及剖檢的病料都要進行深埋、焚燒處理[4]。另一方面要檢查健康豬群是否有潛在病毒,將病豬和健康豬隔離。所以,要在豬場內設置隔離區,且隔離區要遠離圈舍,最大程度上保護健康豬群。
目前還沒有治療豬乙型腦炎的藥物,只能根據疾病的發病情況對癥治療。治療方法有服用藥方治療、針灸、冷敷消炎、脫水劑治療等,每種方法針對的病癥不同,如脫水劑可治療神經癥狀、冷敷可治療公豬睪丸炎。
豬乙型腦炎作為一種危害性大的疾病,直接影響養殖場的經濟效益,而且目前還未研制出特效藥物,因此,養殖戶只能對該病進行積極防治,采取驅蚊滅蟲、接種疫苗、清潔消毒、治療等多種方法綜合預防,提高防治意識和水平,進而控制該病的爆發和流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