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潔
(云南省昆明市東川區畜牧科技推廣站 654100)
近年來,隨著國家的重視和科技輔助,我國畜牧養殖業穩定發展,并成為區域經濟發展的重要支撐力量。畜牧養殖業作為農業的重要組成部分,據相關統計,其產值已占農業總產值的1/3[1]。畜牧養殖在農村經濟發展中的作用越來越顯著,但也存在規模不統一,標準化程度不高,體系不完善,環境污染嚴重等問題。需要轉變傳統的畜牧養殖理念,依托生態技術進行生態養殖,進而促進畜牧養殖業的健康發展。
生態養殖是按照國家養殖業標準,在遵循疫病防治、畜牧生產及食品安全相關規定的基礎上,基于生態環境影響最小的前提,依托污染的有效處理而實施綠色、健康、無公害的養殖方式。在畜牧養殖過程中,所有廢棄物都能經過有效處理,不會破壞周圍環境;養殖的畜禽類也符合國家規定的健康、安全標準。
生態養殖方式能依托畜牧養殖健康管理,在保護環境的基礎上突出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生態養殖能依托養殖規模的控制,擺脫傳統養殖資金投入大、養殖風險高、環境污染嚴重、養殖后勁不足、養殖效益低下等問題,并促進畜牧養殖向更好的方向發展,在實現對環境保護的基礎上使畜牧養殖實現可持續化發展[2]。生態養殖是畜牧業可持續發展的前提和保障,是實現畜牧業可持續發展的關鍵環節。畜牧養殖可持續發展是生態養殖的基礎,只有畜牧養殖產業不斷發展,才能幫助農民增收,促進區域經濟發展,保證生態養殖的繼續實施。
我國人口眾多,豬肉是人們日常餐桌的重要食品,生豬養殖是畜牧養殖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傳統生豬養殖過程中,生豬在生長時會產生大量糞便和污水等,這些糞便和污水沒有經過處理就直接排放到周圍環境中,進而對環境造成污染。發酵床養殖技術是利用微生物發酵的原理,將生豬生長過程中產生的糞便、污水等與稻殼、秸稈、鋸末等按照規定比例進行混合,并加入發酵原料,制作成飼料,用于生豬養殖。發酵床養殖技術的優點是將生豬生長過程中產生的糞便等污染物進行再利用,在提高資源利用效率的基礎上解決了生豬養殖污染問題,同時降低了養殖成本。發酵床養殖技術結合了生豬生長需求和特性,在進行資源再利用基礎上節省了大量物力,同時增加了生豬休息質量和活動質量,使生豬養殖更生態化。
林下生態養殖模式主要是在林間或山區進行,依托養殖動物的食草性、食昆蟲性、食果實性等,以林下或山區的生物鏈為食,同時少量投放飼料,在保證養殖地生態環境的基礎上保證養殖的生態性[3]。林下生態養殖技術是依托林下或山區原有生態環境為動物養殖提供天然食物,而動物生長過程中排出的糞便等又變成有機肥料,為林木和草叢的生長提供肥料,不僅不會污染環境,還能提高資源利用效率,降低養殖和林木生長的維護成本。
在生態養殖過程中,資源優化利用技術是保護生態環境的重要路徑。在實施資源優化利用技術時,要根據養殖動物的種類進行配對選擇。如在養殖地養殖蚯蚓,目的是利用蚯蚓處理糞便的能力,實現對生態環境的保護;如利用科技手段將畜牧養殖過程中產生的污染物進行轉化再利用,在減少環境污染的基礎上降低養殖成本。利用先進技術將畜牧養殖過程中的糞便變成沼氣后的渣子進行養魚和做肥料,在整個環節中,所有養殖過程中產生的污染物不僅不會對環境造成污染,還在再次利用的基礎上保護了環境。
傳統的畜牧養殖理念與畜牧養殖可持續發展相悖,為了實現畜牧養殖的可持續發展,需要改變傳統理念,結合畜牧養殖的需求實施生態養殖措施。生態養殖時要將傳統、單一飼料養殖模式轉化為飼料與食物鏈結合的模式,使畜牧養殖在實現規模化和區域化的基礎上實現現代化養殖。在提升環境保護意識的基礎上要進行養殖安全意識的培養,目的是減少畜牧養殖過程中添加劑、獸藥的添加量,降低養殖過程中有毒殘留物的產生量,進而減少環境污染,實現畜牧養殖無害化。另外,要根據養殖動物和養殖條件選擇養殖技術,目的是實現養殖過程中資源的可持續利用[4]。養殖前養殖人員要調查養殖環境,并根據養殖動物種類選擇養殖技術,如養殖生豬要選擇發酵床養殖技術;養殖飛禽類的雞、鴨、鵝等可選擇林下生態養殖技術;養殖魚等可選擇資源利用技術等。養殖人員掌握不同的養殖技術,并能進行配對性應用,實現畜牧養殖與生態環境保護的協調發展。
養殖前要先選擇符合生態養殖理念且品種優良的動物品種,目的是通過降低養殖成本,為畜牧生態養殖提供保障。在養殖過程中要靈活選擇養殖技術,將圈養與散養結合,根據養殖技術和經驗改善養殖過程中的薄弱環節。如將養殖過程中形成的糞便等經技術輔助變成動物飼料,目的是實現資源的有效再利用,同時減少對環境的污染[5]。對牲畜和家禽養殖可實施圈養和放養結合的方式,在牲畜和家禽小的時候利用圈舍進行飼養,根據生長需要和情況投放飼料,目的是通過配比提升動物免疫力。當牲畜和家禽長到一定程度后,有一定的獨立覓食能力和抵抗力后再進行野外放養,目的是使其依托自然的水源和食物,提高養殖生態性。
總之,生態養殖對畜牧業可持續發展有重要促進作用。在生態養殖過程中,依托養殖品種選擇生態養殖技術,實現資源的有效配置和再利用,能在降低環境污染的同時實現對畜牧業發展的指導,能依托高效養殖體系降低傳統養殖的不利影響,促進畜牧養殖向健康的方向可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