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Scientia Horticulturae》的一篇研究報道(https://doi.org/10.1016/j.scienta.2021.110159),來自西班牙食品和農業研究與技術研究所(IRTA) 的Pablo Fernandez-Cancelo 等人研究了果園位置和采收成熟度對蘋果品質、生理及采后病原菌易感性的影響。研究人員分析了從4個不同地點(兩個山谷和兩個山地果園)和來自同一山谷果園的6 種不同成熟度的Golden Reinders 蘋果的品質參數、果實生理、生化成分和對青霉菌(Penicillium expansum)和根霉菌(Rhizopus stolonifer)的敏感性。
結果表明,生長地點強烈影響與味道和健康相關的水果成分,而采收時的成熟度則主要影響乙烯生物合成途徑和與乙烯相關的果實品質性狀,如果實硬度和淀粉含量指數等。采收時的成熟度影響了果實對P.expansum和R.stolonifer感染的嚴重程度,成熟果實對病原菌的易感性更高,而生長地點對此沒有影響。此外,通過采用偏最小二乘(PLS)回歸模型表明,由R.stolonifer引起的病變嚴重程度與果實乙烯產生量密切相關。總體而言,這項研究的結果表明,果園(山區與山谷)周圍的環境很大程度影響了Golden Reinders 蘋果的生物化學成分,但不影響果實對兩種采后主要病原菌的易感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