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超
(河池市婦幼保健院,廣西 河池,547000)
妊娠期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GDM)是指妊娠前糖代謝正常或潛在糖耐量降低,并于妊娠期間被確診為糖尿病的情況,目前已有大量的研究表明其可導致自然流產、剖宮產、巨大兒、新生兒窒息、圍產兒死亡等多種不良妊娠結局,嚴重危害母嬰安全[1]。護理作為臨床工作的重要一部分,其目的在于對患者進行科學合理的護理干預,降低不良因素的影響,達到改善妊娠結局的目的。臨床常規的護理措施包括飲食、運動、行為干預、體重管理等,隨著現代護理學的發展,注重結合患者的實際情況給予其個體化的指導,最大程度改善患者的身心狀態,改善血糖控制及母嬰結局,為母嬰安全提供保障。
古嶺梅[2]等通過分析發現,GDM患者自然流產、妊娠期高血壓疾病、羊水過多、胎盤早破、剖宮產、感染的發生率依次為 9.78%、11.96%、8.70%、10.87%、73.91%、6.52%,均高于健康孕婦的 2.17%、3.26%、2.17%、3.26%、48.91%、0.00%,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提示GDM可導致多種不良妊娠結局。李靜靜[3]等認為,由于妊娠期間體內激素水平的變化、GDM患者對疾病、妊娠結局的擔憂,易出現焦慮、抑郁等不良情緒。
古嶺梅等研究還發現GDM組新生兒低血糖、巨大兒、新生兒窒息、圍生兒死亡的發生率依次為16.30%、6.52%、9.78%、5.43%,均高于健康孕婦組的4.35%、2.17%、1.09%、0.00%,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提示GDM可引發多種不良圍產兒結局。還有研究表示,由于GDM患者的圍生兒血循環中表現為有核紅細胞增多,胎兒娩出后大量的有核紅細胞被破壞,進而誘發高膽紅素血癥[4]。
王樹越[5]等發現心理護理能夠降低GDM患者的血糖水平;劉寶霞[6]還發現心理護理能夠降低羊水過多、新生兒窒息、新生兒低血糖等母嬰并發癥發生率,改善妊娠結局。分析原因在于:心理護理能夠加強對患者的心理支持,提升其妊娠信心;還能促進患者及時宣泄內心的情緒,向他人訴說內心的擔憂,從而減輕焦慮、抑郁等情緒。GDM患者的心理情緒得到改善后,可積極配合醫護人員的診治工作,加強對飲食、運動、生活行為等方面的管理,有效規避不良因素的影響,從而達到控制血糖、改善妊娠結局的目的。
孕期體質量管理主要是由主治醫師、營養師及專科護士共同參與的一項綜合性管理活動,主要通過熱量控制、膳食結構、飲食選擇及運動干預等多個方面出發,在滿足機體合理營養及能量需求的同時有效控制GDM患者的體重,改善孕期體重增長過度的情況,從而控制改善機體的糖脂代謝,降低母嬰并發癥的發生風險[7]。
目前在臨床上,多提倡個體化的飲食護理干預,即結合患者的體質量指數、加強營養科、內分泌科的協作,并結合患者的飲食習慣制定個體化的飲食計劃,以保證GDM患者孕期體質量的適宜增長并維持正常的血糖水平,以避免酮癥發生為主要目標[8]。於紅梅[9]認為個體化醫學營養干預的優勢在于能夠確保飲食護理方案的處方化、個體化,且可靈活調整營養食譜,患者的接受度及配合度較高;同時強調就餐次數及食物選擇,在確保合理的營養供應的同時有效控制血糖;在干預期間設置體質量及血糖控制目標,加強產前檢測及追蹤,可促進營養管理的標準化、規范化,有效改善母嬰結局。
任麗杰[10]等通過Meta分析發現,運動飲食干預可降低巨大兒的發生率,但對超重及肥胖婦女GDM的發生率、剖宮產率無明顯影響,分析可能與婦女的依從性較差有關,故認為在進行飲食運動干預前,還需加強對GDM患者的個性化健康教育。目前適用于GDM患者運動的項目包括散步、家務勞動、孕婦操、孕婦瑜伽、拉美茲產前體操等,但注意在孕早期需防止流產,在孕晚期需防止早產,同時不可進行跑步、打球、滑雪、俯臥撐等劇烈運動。
健康教育的目的在于提升GDM患者對疾病、飲食、運動、用藥、體重控制等相關知識的認知,促使其意識到孕期控制體重、加強行為管理、保持良好心情對于控制血糖、改善妊娠結局的重要性,促進其配合[11]。隨著信息化技術的發展,微信平臺在健康教育中有著良好的應用。其優勢在于不限學習時間、地點、空間的限制,患者可隨時利用手機進行相關知識的學習,同時文字、圖片、視頻相結合的形式豐富健康教育的內容,提升患者的學習興趣,同時利于其對知識的理解與掌握,從而顯著提升患者的認知程度[12]。鄭小玲[13]等還以“糖媽媽俱樂部”的形式進行健康教育,可促進GDM患者之間的交流,互相分享經驗,提升其參與度及積極性,有效控制血糖及改善患者的自我護理行為。
GDM對母體及圍產兒均有著不良的影響,如何加強對該類患者的護理一直是臨床重點關注的問題。在現代化護理中,強調護理的個性化,即結合患者的實際情況給予科學合理的飲食、運動、健康教育指導等,以改善患者的行為習慣,積極控制血糖,減少母嬰并發癥的發生。但在實際工作中,因護理資源的限制多數患者缺乏細致化的指導,患者無法完全理解GDM護理的意義及措施,其依從性不高,加之對疾病及胎兒的過分擔憂,易合并多種不良情緒,對護理效果產生影響。此外,目前尚缺乏規范化、標準化的GDM患者護理流程。因此,在今后的研究中,還需加強該方面的試驗,促進護理措施的個性化、標準化及流程化,以進一步改善GDM患者的妊娠結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