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偉,廖崇高,徐晶,盧鵬飛
(西部戰區空軍勘察設計院,四川成都610041)
工程地質勘察是一項利用地質測繪、地質勘探、原位測試、室內試驗、數值模擬等手段相結合的綜合性工作[],勘察報告反映的是場地總體工程地質條件,是設計和施工主要依據之一。工程地質勘探是工程勘察工作的重要手段,勘探工作的布置是巖土工程師根據國家、行業、地方相應規范要求進行按一定間距布設。主要規范對詳勘階段勘探點間距的要求如表1所示。
由表1可知,勘探工作是依據規范布置,巖土工程師即使根據地層情況有所加密,而兩點之間的地層情況也不能完全查明。為保障建設工程的安全順利進行,地基驗槽成為工程建設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環節之一。驗槽工作應在基坑(槽)開挖且施工單位自檢合格后進行,一般應在質量監督部門監督見證下,建設單位組織勘察、設計、施工、監理等參建各方相關技術人員共同參加驗槽,并提出基槽處理建議的工程活動[5-6]。檢查檢驗主要內容應包括:平面位置、平面尺寸、開挖情況、地下水情況、邊坡情況,最終形成驗槽意見,參與各方共同簽字、確認。

表1 詳勘階段主要規范勘探點間距(m)[2-4]
通過對多家建設單位、質監單位和設計單位的調查訪問,得出造成天然地基驗槽工作質量不高的原因主要為:
(1)參驗人員思想態度問題:勘察設計單位麻痹大意、送人情,施工單位為加快進度掩蓋事實、拒不整改;
(2)參驗人員專業素養問題:因參驗工程師的工程經驗和知識儲備的不同,而造成驗槽質量不盡相同。
一是加強工程技術人員的工程倫理教育,充分認識驗槽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參驗人員努力做到工作與個人情感分離,不得將個人情感帶入工作,不因人情而放松甚至放棄驗槽工作,完全以施工單位的資料為準,參驗人員演變成簽字員。二是質監部門加強監督執法力度,對玩忽職守的單位和個人加大懲罰力度,對阻撓驗槽和對驗槽工作拒不配合的施工單位進行必要處罰。
參驗人員的專業素養有高低,工程經驗有豐富和匱乏之分,知識儲備有多寡之別。各單位選派參驗人員時,應有的放矢,盡可能選派經驗豐富的工程師,除此之外,建議按以下方法步驟進行驗槽。
2.2.1 平面位置檢查
平面位置檢查主要是對照勘察報告、施工圖設計文件,檢查開挖基坑(槽)平面位置是否與勘察報告中的勘察位置一致。一致,則進行下一步工作;否則,應在建設單位主持下,各方應明確原因,確認現有勘察文件是否滿足工程需要,必要時應重新勘察或補充勘察。
2.2.2 平面尺寸檢查
平面尺寸檢查主要是各單位共同對照勘察設計文件,檢查基坑(槽)開挖尺寸是否與勘察設計文件一致。一致,則進行下一步檢查驗收;否則,應在建設單位主持下,施工單位應說明偏差原因,勘察單位確認現有勘察文件是否滿足工程需要,設計單位出具是否同意變更和處理意見,必要時應重新勘察或補充勘察。
2.2.3 開挖情況
開挖情況檢查主要包括開挖深度、持力層確認及地基承載力復核。
(1)開挖深度與持力層檢查。根據勘察報告、設計文件,檢查開挖深度是否滿足設計要求;檢查預留保護層是否滿足規范要求,有無超挖現象;檢查是否已開挖至設計使用地層。
(2)地基承載力復核。檢查地基持力層的強度和均勻性,是否存在淺埋軟弱下臥層或淺埋突出硬層,是否存在影響地基承載力或基礎穩定性的古井、墓穴和空洞等。地基持力層的強度和均勻性檢查的方法多樣,一般結合現場實際情況使用動力觸探(現場一般使用輕型動力觸探N10、重型動力觸探N63.5)、袖珍式貫入儀(微型貫入儀)等、標準貫入試驗、現場荷載試驗等檢測方法[7],各現場檢測方法適用地層如表2所示。現場檢測試驗的布置應滿足《建筑地基檢測技術規范》的要求。

表2 現場檢測方法適用地層
2.2.4 地表(下)水情況
對照勘察報告,檢查有無地表(下)水影響施工情況,檢查地下水是否與勘察報告一致,檢查降水措施是否到位、適宜,分析降水措施是否會對地基土造成不良影響,并依據現場實際情況提出處理建議。
2.2.5 邊坡檢查
邊坡檢查主要是根據施工圖設計文件和勘察報告,檢查邊坡開挖及支護是否滿足設計要求,有無安全隱患等。
2.2.6 處理意見
根據地基驗槽情況,各單位發表驗收意見,對發現的問題結合實際情況給出合理處理意見與建議,并在驗槽記錄上簽署意見。
地基基礎作為重大掩蔽工程分部,是建設工程主體安全順利進行的前提,而地基是一個復雜、多變的部位,且現有的勘察手段無法完全查明其工程特性,尤其是在地質情況復雜的場地,只有在驗槽環節,各參建單位的參與人員精心查看、精心分析、通力合作、查漏補缺,采用經濟合理的檢驗方式檢驗,提出經濟合理的處理方法,方能達到預期目標,從而確保工程安全、順利地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