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劍鋒
近日,《甘肅省政務服務“好差評”管理辦法(試行)》出臺。該辦法明確規定,按照“省級統建、分級管理、逐級負責”原則,全省統一應用“甘肅省政務服務差評整改系統”,并將“好差評”評價結果納入績效評價。
“好差評”,針對的是甘肅全省各級政務服務機構服務事項管理、辦事流程、服務規范、服務效率,政務服務平臺的便捷性、完善性,以及工作人員的服務態度、服務水平等,目的是找準問題,解決群眾和企業“辦事難、難辦事”問題。
“好差評”的“裁判”是辦事群眾、辦事企業,因為他們最有發言權。他們說好,才是真的好。在“好差評”上,最怕相互吹捧、遮遮掩掩。沒有辦事群眾、辦事企業的評價,就一定會弄出形式主義、弄虛作假、掩蓋問題。政務部門服務態度好不好、水平高不高、服務效率怎樣,群眾最清楚。
著名的“延安窯洞對話”中,毛澤東對黃炎培說:“只有讓人民來監督政府,政府才不敢松懈;只有人人起來負責,才不會人亡政息。”通過“好差評”提升政務服務質量,就不要怕群眾監督、提意見。如果群眾對“好差評”置之不理,才說明他們對政府部門喪失了信任和信心。
“人民政府”要突出“人民主體地位”。尊重辦事群眾,并在為群眾的服務中密切與群眾的聯系,是新時代群眾路線的一大特點,也是新時代群眾思想政治工作的切入點。政府部門的領導、工作人員,要有聞過則喜的胸懷、知錯就改的勇氣,讓“好差評”取得實實在在效果。否則就是應景之作,就是做“面子活兒”,不僅無益,還傷了群眾、企業的心。
讓群眾掌握“好差評”的評判權,是一種執政成熟,也是“人民政府為人民”的全方位體現。要治“懈怠病”“不作為病”“服務漏洞病”,就要勇敢地把“好差評”的評判權交到群眾手中?!白鋈嗣竦那趧諉T,接受人民監督”,應該成為各級政府部門的一種信仰和追求。
(本欄編輯 于 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