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偉華
李塔村陳莊位于江蘇省鎮江市句容茅山風景區東北部九龍山脈深處,背靠群山,坐擁李塔湖泊。作為太湖流域上游重要水源涵養區,陳莊的自然資源豐富,生態環境優良。2014年以來,陳莊依托得天獨厚的自然資源,開啟了以田園風光為主題的生態文明建設之路。
然而,自然資源的先天優勢并未順利轉化為發展勝勢。一方面,陳莊交通條件欠佳,旅游設施不足,幾年前陳莊還是茅山景區中唯一未接入區域供水的地方;另一方面,擁有豐富自然資源的鄉村在蘇浙皖地區并不罕見,以自然田園風光為主題的生態鄉村建設同質化較嚴重,導致陳莊的特色無法凸顯,發展受限。
2014年,鎮江茅山新四軍紀念館啟動了紅色遺址遺跡保護工作,《鎮江區域內抗戰遺址(文物)保護和利用研究》課題獲得江蘇省文物局立項。2015年,紀念館課題組調研了包括陳莊新四軍井在內的全市近百處紅色遺址遺存,獲取了第一手數據信息。經課題組和應邀專家實地調研、論證,一致認為:位于陳莊的新四軍井、新四軍壩、新四軍醫療所和新四軍修械所等遺址遺存,歷史文化內涵厚重,是開展紅色文化教育的絕佳場所,極具保護利用價值。2015年底,以新四軍壩、新四軍醫療所、新四軍修械所遺址為主的茅山抗日根據地(核心區)文物保護修復工程獲得省文物局立項。2016年,紀念館一方面對新四軍醫療所、新四軍修械所遺址實施了原址保護;另一方面按照修舊如舊的原則,復建了該兩處遺址,并修筑了新四軍水壩護坡,清理了壩體內的淤泥,使其重新發揮蓄水、引流、灌溉等水利功能。2017年,紀念館又實施了遺址保護區周邊環境整治、遺址區步道等配套設施工程。一個個紅色遺址保護項目的實施,受到社會廣泛關注,與此同時,遺址所在的陳莊也不斷被“曝光”,知名度暴漲。

2018年,隨著中共中央和國務院《鄉村振興戰略規劃》的發布,鎮江地方政府提出以紅色旅游助力陳莊鄉村振興高質量發展的初步構想。與此同時,紀念館主動對接地方政府,為陳莊鄉村振興建言獻策,提供智力支持和內涵支撐。“要想富、先修路。”為了發展陳莊紅色旅游產業,句容市政府、茅山景區積極參與到遺址保護區建設中來,首先投入資金修繕了景區聯通陳莊以及遺址保護區內的道路設施。經過打造,一條極具美感和美好寓意的彩色福道從國道延伸到九龍山腹地,一時間刷屏朋友圈,晉升為“網紅”景觀道,引得各地游客紛紛前來打卡。隨后,地方政府逐步加大了遺址保護區及周邊的基礎設施建設力度,星級廁所、環境綠化、共享生態廚房、大型停車場等項目紛紛落地。紅色旅游,使得陳莊的整體發展環境得到了顯著提升,游客紛至沓來。紅色旅游助力陳莊鄉村振興高質量發展的設想初見成效。
2019年以來,隨著文旅融合發展,紅色文化成為“詩和遠方”的重要內涵擔當。鎮江市文廣旅局和紀念館順勢而為,持續不斷為陳莊的鄉村振興內涵建設加碼助力:一是深挖紅色資源內核,在異址復建新四軍醫療所的基礎上,推出吳運鐸《把一切獻給黨》為主題的新四軍軍工歷史陳列展及新四軍衛生工作史展,展出數十件革命文物和數百張圖片、資料。其中,紀念館首推的衛生工作史展,在全球新冠疫情惡化的背景下,更有現實教育意義,更能讓人們在歷史與現實的比較中,直觀感受到中國共產黨領導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二是異址復建新四軍修械所,并開辟為可以同時容納上百人培訓的鐵軍大講堂。三是將新四軍井、新四軍醫療所、新四軍修械所、新四軍壩串聯成現場教學“重走鐵軍路”環節的經典線路,促使陳莊紅色遺址群、生態農場、鄉村民宿、森林撫育等鄉村振興發展點,形成連點成線、連線為面的格局。一幅生態優、村莊美、鄉風好、產業特的美妙畫卷呈現在游客眼前。2020年8月,在江蘇省特色田園鄉村創建工作現場會上,陳莊入選“特色田園鄉村省級試點村莊”。“紅色記憶、生態陳莊”的美譽度極大提升。
鄉村振興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鑄魂工程,而紅色旅游無疑是陳莊講好新時代中國故事、傳播中國好聲音的硬核載體。如今,無論是紀念館組織開展的黨員干部現場教學,還是普通游客的休閑觀光,不僅可以欣賞到山水田園的秀美風光,更能從歷史的痕跡中汲取新時代砥礪奮進的精神與力量。鎮江正巧妙借助紅色旅游這支筆,奮力書寫鄉村振興高質量發展新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