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賈英廷
1949年10月,在北京市人民政府的主持下,北京市都市計劃委員會聘請專家組統領紀念碑的設計,著名建筑家梁思成和林徽因都是這個專家組的成員。
專家組成立后立即開始了對人民英雄紀念碑規劃設計方案的征集。至1951年,在不到兩年的時間里,北京市都市計劃委員會收到各種形式的設計方案180多個。
海外華僑陳嘉庚先生還組織華僑繪制了圖紙,并制作了水泥柱頭模型,寄到人民英雄紀念碑建造工程處。人們用各式各樣的設計方案表達著對革命先烈的敬意。
經過幾個月的反復篩選之后,這些設計方案大致被歸納為三大類:
接下來,人民英雄紀念碑的碑形是采用巨型雕像形式,還是采用高聳矗立的碑的形式,成為建筑家和雕塑家爭論的中心問題。
第二類方案認為,紀念碑應以巨型雕像體現英雄形象,方案采用雕塑藝術的形式,以表現英雄人物和事件。
第三類方案則主張,用高大挺拔的碑形或塔形,體現革命先烈高聳云霄的英雄氣概和崇高品質,以弘揚他們的崇高精神和偉大功勛。
北京市都市計劃委員會在整理歸納方案的基礎上,召集在京的各方代表以及一些建筑師、藝術家,就人民英雄紀念碑碑形的選擇進行了充分的討論。
當時有人建議,最好將人民英雄紀念碑建成一座矮而分散的,或是矮而集中的、高度不超過數米的墓碑。這樣可以避免貫穿前門、天安門、故宮的中軸線被阻斷。但是,多數人則認為,今天的天安門廣場中軸線,已經不是過去封建帝王的“御道”,將紀念碑建在廣場中心,恰恰更能顯示出它的重要性。
最后清理戰場:免疫系統將感冒病毒趕走后,需要清理戰場(即咳出呼吸道分泌物以及修復受損的呼吸道黏膜)的時間——這就是為什么患普通感冒后咳嗽2周左右也很常見。
人民英雄紀念碑是全中國人民對革命先烈緬懷與敬仰的情感寄托,沒有一定的體量便無法達到這一目的。平鋪式的低矮墓碑,既不能體現革命先烈高聳云霄的英雄氣概和崇高品質,又無法承載百年革命歷史的重任,在視覺上也無法達到緬懷紀念革命先烈的目的。因此,平鋪地面的方案很快就被否定了。
第一類方案認為,人民英雄來自廣大的工農群眾,紀念碑應有親切感,方案采用平鋪在地面的方式。類似低矮墓碑的樣式,碑上有題字,碑下有護欄。
雕塑家主張用雕像形式作為紀念碑的主體,以表現中國革命波瀾壯闊的歷史畫卷。也就是說,在天安門廣場建造一座用巨型人物雕像歌頌人民英雄的紀念碑,而不是一座傳統建筑的紀念碑。而建筑家則主張以建筑為主體,碑體上要用題字和碑文來說明革命歷史。同時從建筑環境考慮,力求使紀念碑的建筑體量與廣場的古建筑保持協調。

1951年制作的五分之一縮尺的大模型,臺座為紅墻,墻上有三個門洞,臺座上立碑。
這是一個放大了的傳統形式的石碑,安放在一個有三個門洞的紅臺上,從遠處看,這三個門洞與天安門下的門洞如出一轍。這個紅臺的高度,使它成為理想的檢閱臺,而紅臺的形式、色彩又和廣場周圍的建筑風格完全一致。
其一,天安門是廣場上最主要的建筑物,人民英雄紀念碑是一座全新的、同等重要的建筑:它們兩個都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一重要的象征性建筑物。此方案(下半部)與天安門形狀太類似、重復,達不到相互襯托、相互輝映的效果。
1951年初,在多個設計方案中,有三個方案得到了專家們的認可。一個是五分之一縮尺的大模型。這個模型的臺座為紅墻,墻上有三個門洞,臺座上立碑。另外兩個是小模型,一個是坡屋頂,另一個是群像頂。這三個設計方案各有特點,一時難以取舍。
1.4 統計學處理 采用IBM SPSS 20.0統計軟件進行分析。連續變量以表示,分類變量以n(%)表示。采用內部一致性系數(Cronbach’s 系數)、適當性數值(KMO值)及Bartlett球形檢驗進行問卷評價,組間比較采用Kruskal-Wallis秩和檢驗。受試者職稱、學歷、醫院級別與認知或應用部分總分之間的相關性采用Spearman相關分析。檢驗水準(α)為0.05。
梁思成作為北京市都市計劃委員會副主任和人民英雄紀念碑總體設計的主要負責人,對紀念碑的設計方案十分重視。在設計過程中的每個關鍵階段,他都是竭盡全力嚴格把關。有時設計方案雖得到有關領導首肯,他仍然坦誠地提出不同意見,以避免失誤和少走彎路。
在北京市都市計劃委員會設計組把設計草圖送呈北京市領導審批的那段時間里,梁思成正臥病在床,對設計方案并未仔細研究,并不知道事情進展得如此迅速,更沒想到這三個方案已經成熟到如此地步。當他得知三個方案將送審報批的消息后,十分著急。1951年8月29日,他寫了一封長信,闡述了他對紀念碑設計的意見,并在封信中繪制了幾幅草圖,否定了都市計劃委員會設計組提出的初步意向。
對于農村體育事業來說,經濟發展是一個重要的影響因素,發揮著決定性的作用。面對新的發展形勢和需求,應該客觀分析當前農村地區體育事業的特征。不斷探索和思考,為農村體育事業的發展構筑物質基礎、思想基礎和執行基礎,為農村體育事業各項工作的推進提供持續的動力來源。
那么,這個“五分之一縮尺大模型”究竟是個什么模樣呢?
建筑家不贊成雕像式方案,主要是認為以雕像為主體的紀念碑不好表現文字,難以體現紀念碑“碑文”的中心主題。這是因為,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會議議定的是要在天安門外建立一座人民英雄紀念碑,并已經通過了人民英雄紀念碑的碑文。在紀念碑的造型上,建筑家力主中國傳統“碑”的造型,認為采取高而挺拔的形象來表達人民英雄的崇高形象和偉大功勛更為得體。
梁思成否定“五分之一縮尺模型”方案的主要理由有四:
最后,經過一番討論,紀念碑的設計方案大致形成了的共識,認為采用我國傳統“碑”的形式來設計人民英雄紀念碑較為恰當。紀念碑的設計以碑文為中心主題,碑文中的英雄事跡可以用浮雕來表達。
上述事項直接影響到紀念碑的方案設計和施工準備。通過討論和綜合各方面意見,最后形成共識:紀念碑基座部分先按陳列室設計,留有改變的余地。因為已有天安門作為大檢閱臺,臺座平臺不作檢閱臺設計。考慮到日后維修方便,碑身內部做成空筒,筒壁安裝鐵爬梯,碑頂不開瞭望窗以維護紀念碑的莊嚴肅穆。因碑頂形式歧義較大,可以推遲一些,暫緩設計。
一個公共問題要想有機會被納入政策議程,就必須通過持續的反饋使其在問題流中保持活力。一般來說,問題消失有兩方面原因,或是由于注意力轉移,或是由于“問題的短期樂觀讓位于行動成本的認知”。在“獨生子女”走向“全面二孩”的政策變遷中,媒體在保持問題活力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通過高反饋頻率保持大眾和政府對計劃生育問題的注意力,以低樂觀傾向避免對相關政策舉措的盲目短期樂觀。
其三,在天安門廣場上塞入長四十米、高約七八米的大臺子,令人感到擁塞,使廣場窒息。
1952年5月10日,由政協全國委員會、解放軍總政治部、北京市人民政府等17個單位派代表組成的首都人民英雄紀念碑興建委員會正式成立。主任委員彭真,副主任委員鄭振鐸、梁思成,薛子正為秘書長。
其四,由于臺子又高又大,對比之下,作為主題的碑便顯得非常瘦小。在視覺上,主次不分,效果更差。
梁思成認為,人民英雄紀念碑是一座矗立在天安門廣場正中央的歷史豐碑,它和天安門都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最為重要的象征性建筑物。既然天安門是典型的木結構城樓,且穩健地坐落在雄厚的城臺上,那么,人民英雄紀念碑作為石質建筑,就應該是挺拔敦實、根基穩固地立于地上。人民英雄紀念碑作為新中國的第一個標志性建筑,要保證紀念碑的造型概括簡潔、質樸莊嚴,不僅要區別于西方紀念碑和中國傳統碑碣的設計,而且不應與任何類似的碑體重復。
現在看來,梁思成的這封信,對人民英雄紀念碑的設計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梁思成為人民英雄紀念碑的建造做出了歷史性的貢獻。
人民英雄紀念碑的建筑造型雖然已基本確定,但仍有一些不同意見。較大的分歧主要集中在四個方面:一是紀念碑的基座要不要建成陳列室。二是紀念碑下層臺座要不要做成檢閱臺。三是碑身要不要做成空的,是否在碑頂開窗,安裝電梯,供群眾瞭望北京市容。四是碑頂是建成傳統的建筑頂,還是建成塑造英雄的雕像頂。
4) 報警的分級工作。進一步完善報警的分級工作,應用在建的模擬培訓系統,開發報警響應規程,各種故障、異常場景下的預案,對操作人員進行各種培訓,提高操作響應能力。
其二,如此高大矗立又有極大重量的大石碑,地下不是腳踏實地的基座,而是空虛的三個門洞,大大違反了結構常理。雖然在技術上并不是不能做,但功能上沒必要,反而令碑不能腳踏實地,視覺上有不穩定之感,缺乏“永垂不朽”的品質。
本次調查涉及10所綜合類高校,10所理工類高校,6所師范類高校,6所外語類高校,8所其他類高校(以行業性為特色的院校)。從開設課程門數來看,綜合類院校18門,外語類院校35門,師范類17門,理工類院校15門,其他類12門。外語類院校開設課程門數最多,在全部43門課程中,開設了35門,比例達86%。其他依次為綜合類、師范類、理工類和其他類。不言而喻,在文化課程建設方面,外語類院校較之其他四類院校遙遙領先,辦學質量和實力超群。他們有著豐富的積淀,傳統,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師資力量相對較強,也較齊全,一直引領者全國外語專業的發展和改革。
1952年5月19日,在興建委員會召開的設計座談會上,梁思成先生就建筑師提交的設計方案,闡釋了自己關于紀念碑建筑形式的設計理念。他認為,選擇高大挺拔的紀念碑方案,既為中國之碑,又在傳統樣式的基礎上有所創新,且照顧了人民英雄紀念碑與周圍環境的協調關系。
1952年7至8月間,鄭振鐸主持召開會議,宣布以梁思成與其夫人林徽因的設計方案來建造紀念碑,而且取消了高大的主席臺、碑頂瞭望窗和臺座下的展覽室,使其成為一個單純的、高聳挺拔、莊嚴肅穆的紀念碑。

1952年初擬定以碑文為主題、以浮雕為襯托的設計方案,并以此為準繪制設計圖。
人民英雄紀念碑的碑頂形式關系到紀念碑的整體風格。在紀念碑的設計過程中,碑頂的爭議是最多的。建筑家和雕塑家的分歧較大,一度形成了“建筑頂”與“雕像頂”之爭。甚至在其他設計方案都定下來以后,這一問題仍然懸而未決。
建筑派以梁思成為代表,主張用中國傳統建筑中的廡殿頂;雕塑派則主張用群像頂。建筑家認為,在碑頂上設置一組群雕顯然不合適,因為碑身過高,無論遠近都看不清楚,且碑身反而成為雕像的基座,顯得主次不分。而雕塑家則認為如果用廡殿頂的話,則顯得紀念碑太古老,太守舊。從1952年開始一直持續到1954年,將近兩年的時間,雙方相持不下。
于是,就改成馮一余到電腦上去看東西,讓太太一個人安心看電視。太太還有個習慣,凡有特別好看的電視劇,她是等不及電視臺一天播兩集的,必定去音像店買了碟子回來看,每次播放的時候,只要馮一余走過身邊,太太就要暫停。馮一余說,你干嗎呢,我又不說話,我只是倒杯水,還輕手輕腳的。太太說,你在我面前晃來晃去,我分神,劇情都看不懂了。馮一余笑道,當初你可是恨不得天天躺在我懷里看電視呢。太太也笑了笑,但還是不按開始鍵,一直要等到馮一余走了,才重新開始。
小宋的臉又紅了,她猶豫了一下,興奮地說:“我正想跟您打聽打聽呢,您是好人。嗯,我在城里沒熟人,您幫我出出主意。您聽說了吧,羅阿姨給我留了很多錢和房子,她去年退休了,但是她在公司還有股份,也都給我了,我也不知道怎么弄。”
1954年11月6日,在北京市政府召開的會議上,彭真正式宣布:人民英雄紀念碑碑頂采用“建筑頂”,也就是梁思成、林徽因最初的設計主張。雖然對采用“建筑頂”還有許多不同意見,但當時在沒有更好的碑頂設計方案的情況下,也只能采用這種碑頂形式。碑頂不使用雕像方案的主要原因是,紀念碑高度近40米,碑頂上的雕塑很難看清楚,而且容易混淆紀念碑的主題,影響紀念碑的整體效果。
對于臨床醫護人員而言,住院藥房與PIVAS一體化管理,醫務人員無論是提交醫囑還是退藥,無需選擇藥房,由信息自動流轉與反饋,大大簡化了工作流程,提高了工作效率。
牛羊用顆粒飼料主要是精料補充料顆粒飼料。與豬雞飼料構成不同的是,牛羊精料補充料中常含有較高比例的高纖維原料,如DDGS、麥麩、米糠、大豆皮、苜蓿草粉、甜菜粕等,這些原料吸水性較差,調質目標水分值低,因而需要采用較高的蒸汽壓力(0.25~0.4 MPa),較小的蒸汽量,較長的調質時間。可以采用調質器(80~85 ℃,20~30 s)+保持器(45~90 s)+制粒的一次制粒工藝。
人民英雄紀念碑的設計、建造過程,始終是在充分發揚民主又適時集中的方式下進行的。如果把設計過程中數以百計的方案和數以千計的修改草圖加以審視比較,可以說:用最后方案建成的人民英雄紀念碑,最莊嚴、最美觀、最能體現人民英雄的豐功偉績,最能表達全體中國人民的民族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