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多數人都在關注脫發、頭屑、發質等問題,往往忽略了藏在頭發之下的“土壤”——頭皮的健康。
其實,頭皮比頭發甚至臉部的皮膚都要脆弱、容易衰老。一旦頭皮出了問題,發質干枯、毛躁,頭皮上冒出痘痘,甚至掉發數量都會明顯增多……
在全身上下所有器官中,大腦的優先保護級位居前列。作為包裹大腦顱骨的“保護膜”,頭皮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它的狀態甚至和腦血管疾病有關。
頭皮是面部皮膚的延伸,其生理結構又有自己的特性:頭皮的表皮層比較薄,皮脂腺和菌群豐富。
含有豐富的毛囊、皮脂腺和汗腺,血液豐富。毛囊就像是土壤,不僅是頭皮呼吸的“窗口”,也影響著毛發生長。一旦被堵塞,不僅導致脫發,還會引發毛囊發炎等病癥。
遇到外傷時,皮膚層會大量出血,愈后速度也快。如果不及時止血,可能導致失血性休克。
位于皮膚層下,由脂肪和粗大而垂直的纖維束構成,富含血管神經。
白色韌性膜狀結構,前連于額肌,后連于枕肌,是頭皮內連接各個肌肉組織的重要結構。
其間有許多導血管與顱內靜脈竇相通,因此也是導致顱內感染的途徑之一,被稱為顱頂部的“危險區”。
緊貼顱骨表面,比較堅韌,可以起到很好的保護、支持作用。
縱使有這么多層組織保護,頭皮依然是脆弱的。正常人的發量大概在10萬根左右,受遺傳、環境、激素等因素影響,每個人的發量有多有少。而許多頭發問題,根源其實是頭皮。
健康的頭皮,從外觀來看,不油膩且表面呈粉白色,頭皮表面無紅點。這塊藏在毛發下的皮膚,也會出現癢、痛、麻等癥狀。
頭皮屑、頭皮癢。多為真菌感染。頭皮發癢、白色的頭皮屑散落在肩膀上,讓很多成年人尷尬不已。其實,這種情況多和真菌感染有關,這種真菌叫“馬拉色菌”。
如果頭皮屑突然增多,但不癢,可能與睡眠不好有關。
對策。如果是真菌感染,要及時就醫。不要盲目使用去屑洗發水,以防加重癥狀。平常注意忌口油膩食物、少喝酒,注意補充B族維生素。
長痘。皮脂溢出癥、毛囊炎。一些人梳頭或者撓頭時,可能會發現頭皮會冒出一些痘,有些摸起來還很疼。這可能是毛囊炎和皮脂溢出癥。頭皮富含毛囊和皮脂腺,很容易出油,醫學上稱為“脂溢部位”。
皮脂溢出癥是指皮脂腺分泌功能亢進,主要表現為頭皮多脂、油膩發亮、脫屑較多。如果這些部位的毛囊和皮脂腺開口受到阻塞,就會造成局部感染發炎,形成毛囊炎,也就是俗稱的痘痘,按壓會疼。
對策:到專業科室就診,鎖定病因,切勿抓撓。
日常生活中,人們或多或少都會遇到頭皮問題,大家也無需過分焦慮擔憂,除了溫和護理它,還要避開以下習慣。
總用一種洗發水。去屑洗發水或多或少都有去脂抑菌的作用,用久了頭皮會產生抵抗性。
建議若某款洗發水使用一段時間后,感覺效果不如從前,應立即換其他品牌或交替使用。另外,洗發水不要直接抹頭上,應打出泡沫后再抹到頭上。
頻繁使用染發劑。染發劑中的苯二胺是一種致敏劑,會導致有些人患上接觸性皮炎,出現頭面部皮膚發紅、出疹子、眼瞼浮腫等,嚴重者會累及全身皮膚甚至致命。
頭皮是毛囊最多、最密集的地方,直接接觸染發劑,化學毒素可能由此進入體內,長期使用可能會使肝腎存在潛在風險。
染發前最好提醒下理發師,讓其操作時盡量避免染發劑與頭皮直接接觸。
護發素沖不干凈。護發素只能護理頭發,若沖洗不干凈,殘留的護發素會附在頭發上,更容易讓頭發沾上灰塵,時間久了也會堵塞毛囊。護發素少往頭皮上抹,涂到離發根1至2厘米的地方就行。
頻繁燙發。燙發使用的藥水多含有堿性成分和氧化劑,過度頻繁的燙發會破壞頭發表層,使頭發的內部結構失去保護,導致頭發發黃、發脆,失去彈性和光澤。兩次燙發間隔3個月以上為宜。
熱水洗頭。洗頭時用太熱的水不僅會傷害毛囊和發質,還會將頭皮表面的水分和油脂帶走,使得頭皮皮膚變得更干。
油性發質的人更要注意,過熱的水會刺激頭皮分泌更多油脂,產生更多頭皮屑。
建議洗頭最適宜的水溫是40攝氏度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