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開田
(貴州省盤州市農業農村局 553537)
關嶺黃牛(又稱關嶺牛)產于南北盤江流域滇、黔、桂接壤的廣大地區[1]。尤以中心產區貴州省關嶺縣生產聞名,歷來被習慣性地稱為關嶺黃牛。關嶺黃牛的品種特征和生產性能是特定自然地理條件和人為選擇的結果。作為畜力,關嶺黃牛為貴州山區農業生產作出過巨大貢獻。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和人們生活需求的變化,關嶺黃牛養殖的用途由役用向肉用轉變的趨勢越來越明顯。2016 年被批準注冊為國家農產品地理標志產品。
關嶺黃牛具有獨特的標識,非一般黃牛寬闊國字臉,而是瘦小瓜子臉,牛角均較小。有肩峰,胸口略窄、顏色較深,尻部傾斜。尾巴細長且尾根較高,尾掃過飛節。前肢正直,后肢關節普遍內靠,四肢關節筋腱明顯,蹄質致密堅固。乳房較小,乳頭細短,皮薄且密,毛細軟,黃色居多,其次為褐色和黑色,也有極少數是花斑的[2]。
關嶺黃牛一般個體矮小,體重較輕,身體結構勻稱,四肢有力,行動靈活,善于爬坡上坎,適于喀斯特山區耕作旱地和水田。適應放牧和圈養,可粗放式飼養。肉質細嫩,口感極佳,營養全面,是役肉兼用型的優良黃牛品種。
近年來,人們為了提高肉用性能進行了雜交,由于缺乏科學有效的方案和正確的飼養管理,導致貴州牛品種性能日漸衰退。盲目雜交選育導致牛品種間濫交亂配,進而破壞牛品種資源,所產生的雜交后代也不夠理想[3]。為改善其肉用性能,大量引入國外牛種雜交使關嶺黃牛的發展與種質資源保護一度陷入困境[1]。
關嶺黃牛的保護應劃定必要的保護區域。保護區與其他放牧區域相對隔離,確保擁有充足的飼草飼料,并且保護區域養殖環境需要做到相對封閉。同時,可通過政策傾斜、資金支持等措施鼓勵有條件的農民專業合作社及養殖企業參與關嶺黃牛保種項目,選擇在交通、水、電條件便利,符合環保和防疫要求的地方建立保種場,培育核心群。
實行良種造冊登記,淘汰劣質公牛和老弱病殘牛,選出優秀的種公牛、種母牛作為下一代牛群的父母。對母牛的生產性能和外貌進行評分,逐步建立完善的種群系譜檔案,避免近交衰退,促進遺傳性能穩定。同時,嚴禁在保護區內飼養其他品種黃牛,禁止雜交。
2.3.1 活體保種
制定保種標準,建立核心群,注重公母牛合理配比。推廣配種、防疫及飼養管理等技術,建立200 頭左右規模的保種群[4]。母牛應選取母性好,沒有難產史、產犢間隔相對短且發情周期處于正常狀態,體重、體高達到規定標準的個體;公牛應選取性欲表現和配種能力相對較強,達到規定育種值的成年公牛。在保種過程中需要選擇養牛經驗豐富,且具備一定經濟實力的養殖戶,確保選種選配工作開展的效果。為調動養殖戶積極性,政府部門可以給予一定的補貼資金。
2.3.2 現代繁殖生物技術保種
鼓勵大型養殖企業與科研院所合作,通過保存精液冷凍和胚胎實現靜態保種。
首先應結合指數法、總性能指數法、性能指數等參與來組織保種選育工作。其次,應明確保種技術的相關參數,如不少于4 個家系;世代間隔保持在7 年左右;近交系數在50 年內<0.1 等各個方面的參數。做好公母牛之間的同質選配,培養出品系的創始祖。最后在后代中選出體型達標的公牛及母牛,組織定向培育及純種繁育[4]。另外,除了建立核心群外,還要建立擴繁群和商品群,以增加商品牛生產。
當下,關嶺牛的性能相對不足,如體重較輕、體型較矮、繁殖率與商品率無法達到相關標準。因此,必須積極推廣人工輸配(鮮精、凍精)技術,選擇關嶺牛的特級種公牛及其精液來實現關嶺牛的本品種選育、提純復壯,完成選種選配操作,以此來構建最佳的搭配,不斷優化關嶺黃牛的品種。
相關政府部門應基于現有資源優勢,積極調整及優化關嶺黃牛的市場銷售體系,不斷擴展銷售渠道,創新與優化全新的銷售模式。應利用信息技術與互聯網絡建立健全畜牧業產品綜合服務平臺,有助于養殖場和養殖戶及時掌握市場需求,及時調整和優化生產計劃,促進關嶺黃牛產業的進一步發展。
近年來,關嶺黃牛有了一定的市場知名度,但整體品牌效應尚不顯著。為了推進關嶺黃牛產業的進一步發展,應建立企業與養殖戶的利益聯結機制,增強養殖戶、龍頭企業相互合作。強化關嶺黃牛宣傳力度,提高其知名度,不斷擴大品牌影響力。建立健全多元化的銷售渠道,打通國內消費市場,增強關嶺黃牛的社會品牌形象,樹立品牌效應。并且,為了有效規避價格戰等問題,保證牛肉市場的健康運轉,各個關嶺黃牛生產及銷售企業應制定統一的市場價格,統一生產標準,運用現代化的先進銷售方式,促進關嶺黃牛養殖產業的積極轉型升級。
健全關嶺黃牛產業鏈,拓展關嶺黃牛產業經濟增長方式,提升經濟效益。關嶺黃牛生產者需要充分掌握消費者的消費習慣與偏好,制定針對性的經營戰略,增強自身市場核心競爭力。以關嶺黃牛為載體,促進第一二三產業之間的深度融合,做好產品多元化開發、包裝及文化價值等各個方面的再加工,提升產品附加值,構建產、加、銷一體化發展模式。
相關政府部門應積極引導相關企業參與到全產業鏈建設與發展過程中,加大政策與資金方面的引導與扶持,促進產業企業和農村合作社、養殖戶之間的緊密合作,做好種牛繁育、肉牛生產、屠宰加工、流通銷售等各個環節。
總之,品種資源是產業發展的基礎,是人類賴以生成的基因庫,必須重視關嶺黃牛的品種保護,并開發利用其價值,借以促進關嶺黃牛養殖及相關產業的發展壯大。品種資源的保護和開發利用與產業發展相互促進、相輔相成,產業發展好了可為品種保護提供資金、技術、人才支持,對品種資源實施更加科學、有效的保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