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娜依·亞森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獸藥飼料監察所 830063)
抗生素屬于抗微生物藥的一個分支,主要用在動物感染性疾病的預防和治療上。抗生素目前在全球范圍內被廣泛使用,我國是養殖大國,同時也是抗生素消耗大國,每年的獸用抗生素使用量在3 萬t 左右,為養殖業保駕護航的同時,也帶來了環境污染、耐藥菌出現、食品安全、藥物中毒等問題,只有科學使用抗生素才能將問題避免[1]。
抗生素屬于化學藥物的一種,能對目的病原微生物起到抑殺作用。我國境內已應用的化學抗生素種類很多,包括青霉素類、氨基糖苷類、頭孢類、氟喹諾酮類、氯霉素類、四環素類、大環內酯類、酰胺醇類、林可胺類、截短側耳素類、多肽類等。不同抗生素抗菌譜差異較大,有些是傾向于抗革蘭氏陽性菌,有些是傾向于抗革蘭氏陰性菌,有些則兩者都包含。最早的抗生素是從微生物培養物中發現的,是細菌、真菌及部分放線菌的代謝產物,之后隨著化學工業的發展,人們可以根據抗生素的結構進行化學合成,不僅增加了抗生素來源,改善抗菌性能,降低毒副作用,而且也擴大了臨床應用范圍。除了抗細菌外,還有一部分抗生素兼具抗病毒、抗腫瘤和抗寄生蟲的作用。我國由于人口居多,養殖業畜禽保有量巨大,抗生素使用量位居世界前列,一度為畜牧業的發展做出巨大貢獻。但基層很多養殖場由于技術人員缺乏,臨床執業獸醫師數量少,抗生素很多情況下沒有正確使用,不但造成一定的經濟損失,很多時候還耽誤病情[2]。
濫用抗生素指不遵守藥物使用說明,隨意延長用藥時間和加大用藥劑量,結果導致藥物超量使用[3]。濫用藥物危害很大,不但對動物機體造成損害,引發藥物中毒,嚴重的還能導致動物死亡。臨出欄動物、處于產蛋期的家禽及泌乳期牛羊如果濫用抗生素還會造成藥物在等畜產品中殘留,引發食品安全問題。有些口服類抗生素使用后雖然對腸道有害菌進行了抑制,但大劑量使用也會對有益菌群產生破壞,導致有益微生物大量死亡而引發二重感染。長期濫用抗生素還會產生耐藥性。如在20 世紀的八九十年代,由青霉素和鏈霉素組成的藥物組合對全身革蘭氏陽性菌、陰性菌感染效果非常好,曾經被獸醫界譽為“萬能藥”,但由于長期使用,最終產生耐藥性,截止到目前,該藥物組合臨床效果表現較差。
每種抗生素都有其作用機理,有些是作用于細菌的細胞壁,有些是作用于核糖體的30s 亞基,有些是作用于50s 亞基,有些是作用于細菌的生化酶等。不同抗生素配伍合理時便能起到多種藥物相互增效的作用,如果配伍不合理,則表現藥物之間相互拮抗,導致效果下降,甚至產生有毒物質。還有些配伍表現藥物化學性質相沖突,如磷酸替米考星、硫酸慶大霉素、硫酸新霉素、硫氰酸紅霉素、酒石酸泰樂菌素等都是溶水后顯酸性的藥物,而磺胺類、喹諾酮類等藥物溶液本身顯堿性,二者如果共同飲水使用,很容易出現酸堿中和而導致藥效下降。有些發生反應后生成不溶于水的沉淀物質,對于家禽來講,飲水器管道狹小,很容易造成堵塞等情況。除了藥物之間出現配伍禁忌外,還有些藥物能作為飼料添加劑長期添加在飼料當中,有些缺乏專業知識的養殖朋友購置飼料時并未詢問具體有哪些成分,導致臨床使用化學藥物時引發配伍禁忌而導致動物死亡,如莫能霉素和泰妙菌素有配伍禁忌,如果使用含有莫能霉素的飼料,同時將泰妙菌素飲水時很容易造成家禽死亡,這些都是臨床常見的配伍不科學的案例。
每種抗生素都有自己的用藥劑量和建議療程,即使是同一種抗生素,制成不同劑型時用藥方法和給藥劑量也有差異。通常情況下,可溶性粉劑、藥浴劑、口服液、溶液制劑都標明的是臨床兌水量,集中飲用還是全天飲用等信息,注射液、注射用粉針等是按照動物體重明確給藥劑量,粉劑、散劑、預混劑則標明的是單次拌料量,透皮劑標明的是給藥部位和建議面積,澆潑劑則標明的是動物數量等。這些用法用量都是根據藥物的化學性質、藥動學特點、劑型特征及抗菌有效濃度等進行科學設計而制定的,同時又經過實驗室驗證,獲得足夠數據支撐后作為一個標準供大家參考的,切莫為了主觀提升療效而隨意加大用藥量和延長用藥時間。當然我們不排除有些不法廠家、商家生產和銷售假獸藥,里面有效成分含量不夠,甚至標示成分和實際成分不一致而導致藥效不佳情況,這就需要我們在采購獸藥時從正規渠道購入,要求包裝上印制有可追溯的二維碼標識信息。另外,農業農村部定期抽檢不合格而通報的不法廠家產品不要購買。
配伍一直是行業內的難題,不僅在我國,歐美等畜牧業發達的國家實際應用過程中也頻頻暴露問題。主要原因在于,很多藥物雖然是按國家標準配置的,但為了提高產品市場競爭力,在制備過程中,有些大廠家會采取特有的工藝或級別更高的原輔料,改變了藥物藥動學,如之前在人藥上經常使用的緩釋制劑、靶向制劑、納米制劑、微囊制劑、微球制劑等開始逐步在獸藥領域應用,包被技術、納米乳化技術、微晶包合技術、觸變膠體技術、腸溶技術、層級微丸技術、泡騰技術、超微粉技術、自乳化技術、錯峰緩釋技術等已經在多個具有研發實力的大廠家開展,并成功轉化成產品,這也是獸藥行業進步的表現,但由于所使用的輔料、工藝等有所不同,雖然產品都符合國家標準,卻給藥物臨床配伍時增加了難度。建議養殖場在使用獸藥時先在實驗室進行小范圍的預實驗,兩種或兩種以上藥物共同配伍后未出現渾濁、析出、分層、沉淀等現象時再進行大范圍使用。藥效評估方面可先選取小部分病雞進行給藥治療,評估合格后再大范圍推廣。另外,對于長期已經形成配伍方案的養殖場,最好不要隨意更換廠家產品。
獸藥抗生素是目前獸藥品類臨床使用最多的一種,由于我國養殖業在近些年不斷規模化和集約化發展,感染性疾病臨床發生率越來越高,使得養殖業對抗生素的依賴性不斷加強。雖然國家的限抗和禁抗政策起到一定程度的減緩作用,但目前仍擺脫不了對抗生素的依賴。除了在使用端進行規范外,很多時候藥效下降也和藥物保存不當有關,每種化學藥物都有其獨特的分子結構和功能團,有些基團易氧化、有些易還原、有些易吸潮、有些不耐熱、有些怕光照、有些怕冷凍等,藥物購入后應按要求入庫和存放。很多管理水平低的養殖場缺乏自己的藥房,同時庫房條件也不具備存藥條件,在抗生素產品購入后未按規定存放,有的甚至直接扔到陰暗潮濕地方或有太陽直射的地方,導致藥物失效,這些都是實際生產過程中需要注意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