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江蘇省市場監督管理局對羽絨服、羽絨被、圍巾、棉服、沖鋒衣和羊絨衫等冬令用品進行監督抽查。結果發現:在抽檢的350批次中,43批次不合格,不合格率為12.3%。多家知名品牌的產品在監督抽查中被判為不合格,比如這件標稱含絨量為90%的兒童羽絨服,實測值僅3.3%,虛標了近30倍。
經檢測,8批次成人羽絨服不合格,包括標稱品牌為雪中飛、戎美、愛狼仕、冰潔等的樣品。11批次兒童羽絨服不合格,包括標稱品牌為優卡緹、谷米熊、棉小班、小海員等的樣品。一些羽絨服不僅充絨量存在嚴重偏差,甚至一些填充物根本就不是真正的羽絨。檢驗人員表示,國家標準規定羽絨服主要填充物是一朵一朵的帶有絨核結構的朵絨,這種朵絨堆在一起可以聚集較多的空氣,從而保證良好的保暖性能。而抽檢中的羽絨服,填充物主要是由羽毛粉碎后形成的羽絲,保暖性很差。一款從電商平臺購買標稱為“優卡緹”牌加厚兒童羽絨服,明示含絨量為80%的白鴨絨,而實測值僅為1.7%。
羽絨被樣品多項指標不合格,甚至不能稱其為“羽絨被”。在此次監督抽查中,一些從電商平臺購買的羽絨被,標稱的填充物和實際填充物完全不同:一款被子標稱為100%鵝絨被,但實測值顯示無一點鵝絨。國家標準要求絨子含量不少于50%時才能稱為羽絨被。另有一款從直播平臺購買的、標稱由“上海怡庭紡織科技有限公司”生產的羽絨被,其纖維含量、絨子含量、鴨毛絨含量和蓬松度等4項指標均不合格,即面料和填充物都不合格。
所測樣品存在“以次充好”標注原材料,或胡亂標注“纖維含量”的現象。在這次監督抽查中,一些生產企業“以次充好”標注原材料,是不合格產品存在的主要質量問題。在對40批次圍巾進行檢測后發現,不合格產品在標注纖維含量時,大多數把一些價格便宜的化纖成分標注成羊毛或羊絨等價格更高的原料。經檢測,不合格的圍巾包括標稱品牌為七匹狼、雷郭堡、百瑞歐等10批次樣品,其中一條圍巾吊牌上標示96%的羊毛,但實測值為100%聚酯纖維,一根羊毛都沒有。
50批次棉服的檢測結果顯示,生產企業對衣物的纖維含量隨意胡亂標注,是不合格產品存在的另一個質量問題。纖維含量是消費者選購衣物的重要參考指標,它關系到消費者的穿著體驗和使用性能,而且還和衣物的洗滌要求和方法息息相關。經檢測,不合格的棉服包括標稱品牌為VERO MODA維沙曼、恒源祥、姿憶秀等10批次樣品。
多家知名品牌產品被判不合格,三無產品均來自電商直播平臺。標稱為雪中飛實業有限公司生產的“雪中飛”牌成人羽絨服,含絨量、絨子含量和蓬松度等3項指標不合格;標稱為桐鄉卓瑪服飾有限公司生產的“七匹狼”牌圍巾,纖維成分不合格;標稱為綾致時裝(天津)有限公司生產的“VERO MODA維沙曼”牌棉服,纖維含量不合格。
此外,這次監督抽查買樣的電商平臺超過10家,包括京東、天貓、蘇寧易購、唯品會、小米有品、淘寶直播、天貓直播、抖音、快手、小紅書等。這次羽絨被抽查中,檢測機構計劃買樣25批次。僅在一家電商直播平臺買到的樣品,就有4批次是三無產品。在這次監督抽查中,檢測機構收到的三無產品均來自電商直播平臺。對此,市場監管部門表示,將加大對這類銷售渠道和平臺的監管力度。(來源:央視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