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新都區第二人民醫院 陳 馳
泌尿系統結石是泌尿外科的常見病之一,根據結石所在部位的不同而分為腎結石、輸尿管結石、膀胱結石、尿道結石,但實際上它們的發源地都在腎臟或膀胱。泌尿系結石可誘發強烈疼痛,甚者會牽連陰囊、會陰、腰部,壯年男子都會痛得死去活來。那么,我們該如何對付這泌尿系結石呢?
臨床上,需根據患者的具體病情,以及泌尿系X線平片攝影、排泄性尿路造影、B超、CT、膀胱鏡和輸尿管腎鏡等檢查結果制定治療方案。
一般情況下,如果結石細小(最大徑小于6毫米),排除腎功能障礙、尿路感染風險,結石伴下移趨勢的患者,可采用非手術治療方案。首先,在日常生活中大量飲水,以稀釋尿液、避免晶體沉淀,同時通過排尿來沖洗尿路促使結石進一步下移、乃至排出體外。其次,建議患者堅持體育活動,通過跳躍、拍擊、倒立等動作促使結石排出。同時可采取藥物或其他治療方案,如西藥、中草藥、針刺等。西藥主要包括溶石藥、解痙止痛藥、抗菌藥,需要注意,目前尚無針對含鈣結石的溶石藥,只有對少數胱氨酸鹽、尿酸鹽、磷酸鹽結石有溶解作用的藥物,如可通過口服12%的檸檬酸鉀溶液或碳酸鈉、枸櫞酸鈉使尿液呈堿性,來溶解尿酸鹽結石。中藥主要是使用具有利尿通淋、清利濕熱、活血通絡、消炎止痛功效的中草藥,如車前子、瞿麥、扁蓄、梔子、旱蓮草、蒲公英、琥珀、黃柏等。針刺則是一種中醫外治法,即通過刺激相應穴位而促進輸尿管、腎盂等的蠕動,加快結石排出,常用穴位有腎腧、三陰交、足三里等。
如果疼痛反復發作,已經出現尿路感染及腎功能障礙,則建議手術治療。隨著醫療技術的迅速發展,治療泌尿系結石的開放性手術療法已經逐漸被體外震波碎石術和內鏡微創技術所取代。目前應用較多的手術方法包括:經輸尿管鏡取石術、經皮腎鏡取石術、經膀胱鏡機械碎石、體外沖擊波碎石、氣壓彈道碎石、激光碎石等。其中,體外沖擊波碎石由于成本低、時間短、費用少,而成為很多患者的首選。但其也有相當多的弊端,比如肥胖人群、輸尿管中下段結石(腸道氣體及骨盆干擾)、堅硬結石等都不適合體外碎石,因為有碎石不確切、排石不徹底、輸尿管“石街”(在輸尿管內有比較多的結石排在一起)導致輸尿管梗阻及感染性休克而危及生命的風險。可見,各種方法的應用必須嚴格把握適應證方可進行。值得一提的是,最好對術中取出的結石進行一個結石成分分析,方便日后通過注意飲食降低結石復發的概率。
那是不是結石治療好了,就可以松一口氣了?要注意,泌尿系結石非常容易“卷土重來”。所以,積極采取以下措施預防結石復發極其重要:
多喝水不論結石屬于哪一類,最重要的預防之道是提高水分的攝取量。水能稀釋尿液并防止高濃度的鹽類及礦物質聚積成結石,合適的飲水量是達到一天排2升的尿液。
限制草酸和嘌呤的攝入尿路結石的主要成分是草酸鈣,故需嚴格控制草酸的攝入,含草酸較多的食物有菠菜、甜菜、香菇、土豆、濃紅茶、咖啡、可可、巧克力、柿子和楊梅等。而嘌呤是形成尿酸結晶的主要物質,因此應限食魚蝦、動物內臟、豆制品,忌飲酒,尤其是啤酒。此外,高鈉飲食也可以引發腎結石,因為它會增加尿液中的鈣含量。所以建議易患腎結石的人群采用低鈉飲食,每日食鹽量不超5克。
科學用藥盡量不服用或少服用與結石形成有關的藥物,如維生素C、阿司匹林、磺胺類藥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