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勝集團有限公司 梁文旭
隨著經濟的發展,社會對電線電纜產品的需求由原來的粗放、單一化,逐步向精細化、專業化衍生。原材料成為線纜行業競爭的主戰場,其直接影響了線纜的結構工藝和成品綜合性能。而材料供應商的生產管理能力、質量控制能力、配方、成本等成為市場競爭的核心要素。面對日趨激烈的市場競爭,電線電纜材料供應在數據管理、供應商管理上存在的種種問題,已嚴重影響到供應合作能力的提高和供應商能力的培養。無論是企業競爭還是行業發展需要,建設智慧供應鏈管理系統的必要性毋庸置疑,建設規劃迫在眉睫。
作為高新技術企業,寶勝已成功導入了IS09001、IS014001、OHSAS18001等管理體系,引進了計算機輔助設計、項目管理等工具,隨公司ERP系統實現銷售、客戶、生產、庫存、采購、財務所有環節全程無縫管理。為進一步改善流程、再更好發揮公司的競爭優勢,通過對公司供應鏈管理開展SWOT分析,總結發現加強供應鏈管理可極大程度上彌補公司當前在采購供應方面的劣勢,并發揮自身的優勢消除存在的各種威脅。
1.1.1 采購模式調整
梳理調整組織架構,實行集團集中招標,集中定價、分散采購。
1.1.2 完善流程和制度
公司通過對現有流程的簡化、整合、增補和調整,提升供應鏈管理流程的可執行性與效率,并監督流程的整體活動,避免部門間推諉扯皮現象的發生。
修訂流程地圖:完善了審批流程,準入供應商與合格供應商經供應部、質量部門、技術部門、生產使用部門,最終報公司價格委員會審批。
完善流程與制度:總計完善了供應商管理、操作采購、采購配送管理支持等18個流程,并新增5個流程(《供應商開發管理》、《供應商日常管理》、《供應商績效評價》、《供應商淘汰制》、《供應商二維碼管理》),積極構建流程體系化、信息化管理,使員工遵守流程成為習慣化。
強化供應商三個受控管理:加大對各供應商二級供方的管控。提出具體要求,明確其備案文件,同步審核其二級供方資質及質量水平,全面了解并介入供應商的采購渠道及數量之中,確保供方產品源頭受控,從其采購系統抓取數據、作評估;加強供應商整體生產過程受控。借助不定期“飛檢”及現場審核的力量,對供應商關鍵工序、生產工藝、質量保障體系進行評審把關,確保供方產品過程受控;加強供應商產品檢驗過程受控。做好產品可追溯性、不合格品處理記錄、檢驗檢測方法的標準化、品質持續改善活動,確保供方產品進入受控。
1.2.1 智慧供應鏈全景質控系統
全景質控,指通過遠程監控系統對供應商的材料采購、生產和檢測等關鍵過程進行實時監視,做到全程可視、視頻系統可回放、數采系統數據可追溯。
功能與結構:基于互聯網技術的電纜材料生產過程監測系統包括數據中轉裝置、控制中心、用于采集工藝數據的傳感裝置和用于采集視頻數據的高清攝像裝置,數據中轉裝置的一端分別與設備工藝數據采集裝置和視頻數據采集裝置連接,另一端與控制中心連接,并將工藝數據和視頻數據發送至控制中心。
運行過程:生產數據采集裝置與生產設備、檢測設備裝置的控制主機連接,并從控制主機的內存中讀取所述工藝數據,具體如下:
材料質控點選擇:根據各類原輔材料的標準要求及質量特性,選取合適的質量控制點。
控制中心:包括主控服務器和視頻服務器,視頻服務器與數據中轉裝置連接,接收并保存高清攝像裝置采集到的視頻數據,所述主控服務器與數據中轉裝置連接,接收并保存數據采集裝置采集到的工藝數據。
主控服務器模塊:工藝數據庫模塊。與數據中轉裝置連接,用于接收并保存數據采集裝置采集的工藝數據;數據比對模塊。與工藝數據庫模塊連接,用于調用工藝數據庫模塊保存的工藝數據并將之與設定值比對,判斷其相對于設定值的偏差是否小于臨界值;報警模塊。與數據比對模塊連接,用于在所述偏差大于臨界值時報警。
全景質控系統還具備將關鍵技術參數、質量檢測數據、供應商評價結果和不良行為處理信息反饋到采購過程中,并在線獲取、自動對比量化打分,實現智能采購與全景質控的閉環管理。
1.2.2 LIMS實驗室信息化平臺
LIMS實驗室信息化管理系統以實驗室為中心,將實驗室的業務流程、測試環境、檢測檢驗人員、儀器設備管理、標物標液、化學試劑、操作方法、檔案資料、文件記錄等影響分析數據的各個因素結合起來,運用計算機網絡技術、數據庫技術和標準化實驗室管理構建全面規范的管理體系,通過連接實驗室、生產車間、檢驗站等用戶端的信息平臺,自動采集分析數據、同時運用控制圖、方差分析、回歸分析等數據統計技術,協助相關職能部門發現和控制影響產品質量的關鍵因素,做到在產生數據偏離時及時預警。
1.2.3 TMS智慧物流系統
公司開發的智慧物流系統以客戶為中心,以訂單為主線,全面涵蓋了接單、審單、物流報投標、調度、雙向物流自動配載、車輛管理、車輛可視跟蹤、費用統計、安檢、質量管理等各項業務,實現業務財務一體化管控,物流、資金流、信息流、任務流同步,提高物流運作的效率,讓供應鏈執行透明化,達到提升效率、降低成本、控制風險、提高客戶滿意度的作用。
主要包括:物流招投標。可單個或多個運單單獨發布到招標平臺,發布后司機和承運商可進行在線投標,也可通過一鍵發布的模式,將所有運單都發布到招標平臺上;承運商報價、招標審批;訂單管理。包括查詢、訂單流程、訂單綜合查詢、訂單客戶查詢等;車輛調度管理。系統配貨后默認跳轉到派車單界面,自動根據訂單計算出運輸里程,并按約定到達時間和運單里程按設定好公式自動計算;車輛跟蹤。可實時查詢司機當前定位地點,也可模糊車牌號查詢。
1.2.4 SRM供應商關系管理系統
SRM通過控制企業的整個供應流程,從戰略采購到執行采購優化供應商的選擇,縮短周期時間,并建立持續有效的供應商關系。通過執行內容和主數據合并所帶來的獨特優勢,制訂并執行與公司戰略相一致的決策。
競爭性采購招標系統:網上組織有資質的供應商,在招標設定的時間內登陸公司官網電子采購平臺系統進行競爭性競價,競價過程中完全保密,通過有資質供應商之間的相互競價得到最優的市場價格,以達節約采購成本的目的。
跟貨平臺:用于對公司發出的要貨通知單進行處理的單據模塊,可根據是否能滿足供貨要求自主選擇接收還是退回要貨通知單,靈活管理訂單活動過程。
批次與二維碼管理:批次管理。增加批次管理標記,調整材料信息維護及查詢模塊。增加系統變量,對整個系統相關的模塊做調整,區分系統是否做相應的批次管理處理;二維碼管理。通過供應商提供標準的制碼規則來實現。供應商的二維碼由公司在訂單下達的同時推送給供應商,再由供應商按公司提供的內部批次號編制規則進行制碼,內容包含材料品名、規格、型號、批次號、生產日期等,最后打印二維碼標簽,張貼在材料包裝袋上。供應商送貨后,倉庫管理員接收到貨通知單,由系統自動解析二維碼中的信息,與到貨通知單中的入庫信息核對,核對無誤后人工錄入入庫庫位及數量,入庫單自動記錄二維碼中的批次信息。在實施批次管理的過程中運用二維碼技術,采購入庫、領料出庫、委托加工等業務均可通過移動掃碼槍掃描二維碼識別供應商、批次號、生產日期等信息,有效降低人為因素導致的出錯。
供應商績效自動評價:系統從質量、價格、交貨和服務四個維度對供應商績效進行評價,并將數據在每月底自動發送供應商指定郵箱中,確保時效性:質量數據。采集ERP端口與質量管理部LIMS系統端口關聯進貨檢驗數據;價格水平。采集ERP招標價格模塊中報價與采購執行價的對比;交付及時。跟貨平臺中需求供貨時間與ERP中實際到貨時間的對比;服務。質量問題處理的及時性,由SQE將發生時間與處理時間填入ERP中,系統自動對比進行考評。
智能采購:經過資質審核、中試合格的供應商通過網絡競價平臺競爭性采購定價技術,增強采購定價能力,提高采購工作效率;實現便利的新供應商征集和評估,形成新的采購競爭,同時杜絕供應商之間的串標;實現招標采購的部分流程再造和流程自動化,實現招標分權控制和相互制約,實現更加公平公正和充分的競爭,避免招標或其他采購中的內外共謀腐敗;實現采購過程電子化和信息化,對采購業務實現全程的可控、可監管、可查詢、可追溯,降低采購監管成本;加強供應商評估和績效考核,規范供應商管理。建立供應商黑名單,共享供應商績效和信用信息,實現供應商的不斷優選和整合;建立采購信息統計分析和知識積累與共享系統,為采購策略持續改進提供輔助決策信息。
通過SRM供應商關系管理系統的應用,公司在原材料競價過程中能夠獲得最優市場價格,并能及時獲取供應商績效數據并線上反饋,提高供應質量,降低風險,縮短采購周期,從而達到降低公司整體采購成本的目的。
檢驗合格率提升。進貨檢驗一次合格率提升1.2%;原材料退貨率下降41.3%,2017年總計63批、2018年總計37批;用戶投訴降低,2017年12起、2018年2起。
降低大宗材料財務費用。有效控制了銅價波動及期末在制品銅材存量,降低財務費用。2018年與2017年相比,公司八大成品事業部每月期末銅庫存量下降了約1500噸,全年累計節約財務費用約300萬元。
新材料新供應商開發。新型低煙無鹵填充繩替代無機阻燃繩,新材料克重為原先的3/4,采購成本降低1/3,同時材料比原先更加環保;新型塔式云母包帶代替盤式云母包帶,單卷包帶量增加了6倍,每班切換次數減少了5次,生產效率提升了5倍,同時采購價降低2000元/噸;關鍵材料國產化。國產HDPE替代進口H511W(EL-Lene),各項性能均達到進口料水平,價格比進口料降低600元/噸。截至2018年底總計節約采購成本342.4萬元。
實現了供應商優勝劣汰。實行供應商三個受控管理推進,建立優勝劣汰機制,淘汰不合格供應商。2017年至2018年共計6家供應商被淘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