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喬樂 李紀委
(江蘇省徐州豐縣農業農村局 221700)
隨著我國水禽養殖業的規模日益擴大,其養殖密度也有越來越大的趨勢,再加上近年來動物流通速度、流通量日漸上升,造成我國水禽疫病發生因素逐漸復雜,為水禽養殖業的持續發展造成了負面影響。因此,提升水禽疫病防控工作力度、采取健康養殖措施成為水禽養殖業人員迫在眉睫的工作。
雖然近年來我國水禽養殖業在發展規模、經濟效益上已取得了長足進步,但依然存在許多亟待改善的問題,如我國水禽養殖良種繁育體系還不夠健全、疾病防控體系單一、質量監測體系還不成熟、現代化建設速度慢等。而對于這些問題,最大的制約因素便是我國水禽疫病形勢不斷復雜[1],具體可表現為常見病反復發作、老病卷土重來、新病出現3 個方面。
首先,水禽養殖中的常見病較多,以鴨瘟、鵝瘟、蛋子瘟、番鴨細小病毒、禽霍亂等最為常見,進入新時期后,新發的傳染病則有副粘病毒病、呼腸孤病毒病、鴨黃病毒等,近年來新發疫病有雛鵝痛風病、新型呼腸孤病毒病等,這些疫病多經由消化道感染,且發病原因較為復雜、季節不固定,為水禽疫病防控工作增加了不少難度。尤其是近年來新發疫病,我國還缺乏有效的疫苗與藥物,為防控工作帶來困難。
其次,從水禽類動物本身的生理特征而言,其相比其他禽畜更容易受到疾病感染。首先,水禽肺臟比豬牛羊等家畜小,缺乏橫膈膜,一旦感染,病毒很有可能經由呼吸道擴散至全身;其次,水禽類的淋巴系統較為薄弱,屏障作用不足,也造成病毒易進入卵中,形成垂直傳播;另外,水禽類產卵需經過泄殖腔,而泄殖腔中的微生物也容易對卵的健康產生不良影響;最后,水禽生活水體受到污染,也會對水禽的健康造成不利影響。
對于我國目前的水禽疫病防控現狀而言,防控工作應堅持“預防為主”理念,采取科學有效的飼養措施,盡量減少水禽感染疫病的可能性。
近年來,我國水禽養殖的新發疫病主要有新型鴨呼腸孤病毒病、鴨病毒性肝炎、水禽腺病毒病等。其中,新型鴨呼腸孤病毒病主要分為1 型和2 型,1 型主要危害番鴨,會導致番鴨感染白點病,而2 型對番鴨、半番鴨與鵝都具有不同程度的危害,一般會導致出血性壞死性肝炎的發生;鴨病毒性肝炎由鴨肝炎病毒引起,在雛鴨群體中發生率較高,其特點為傳播速度快、死亡率高,是目前水禽疫病防控工作的重點之一,其中番鴨新發的胰腺炎型肝炎會導致番鴨胰腺腫脹、發黃;水禽腺病毒病是當前全球禽類都易感的傳染病,一般在健康禽體內攜帶,不表現臨床反應,一旦混合發作會引起禽類多種病癥,防控難度較大[2]。
由于當前我國還缺乏對這一系列疫病強有力的藥物和疫苗,對于這些近年來新發的水禽疫病,相關水禽養殖業工作者還是以預防為主,采取科學的綜合性防控措施來加強防控。如加強飼養管理,及時對飼養環境中的溫濕度、密度等因素進行監測;將雛禽離地網上平養;保障飼料和水的清潔;保持飼養環境衛生;對一些如H5亞型、H7禽流感等疫病應做好免疫接種;疫病發生后避免從疫病區購買種苗,在種苗購后應先隔離觀察,確保健康后再與其他水禽合群;若發生疫病,如有疫苗應緊急進行免疫接種,并用抗生素或抗體進行治療。
2.2.1 蛋鴨規模化籠養技術
為蛋鴨設置科學的全封閉通風鴨舍,并配備好相應籠具,以及降溫、半自動機械喂養、自動飲水、半自動機械清糞等先進設備,盡量將蛋鴨集中在籠子中進行飼養,并觀察蛋鴨在籠子中的適應情況,采取科學有效的手段進行調整,保障蛋鴨健康及其產蛋功能健全。此種方式方便實現污染物與鴨只的分離,利于控制養殖環境衛生,能較為有效地降低蛋鴨感染疫病的概率,也能要一定程度上提升蛋鴨的產量和鴨蛋的品質。
2.2.2 網上飼養技術
對于一些商品肉鴨和肉鵝,可以采取網上平養技術。養殖業人員可以依據所養水禽的習性及具體情況,針對水禽不同飼養階段,讓這些水禽在網床上完成從出生到出欄的全過程,提升其飼料轉化率,充分發揮生產性能,降低環境污染和遭受疫病感染的可能性。
2.2.3 種鵝反季節繁殖調控技術
依據種鵝生殖活動的主要環境影響因素,如光照、溫度等,對種鵝繁殖活動進行人為調節,如通過改變鵝舍內的生活環境,讓種鵝在非繁殖季節繁殖,在繁殖季節休產,滿足水禽養殖業的需要,提升養殖業的經濟效益。
2.2.4 鵝規模化節水養殖技術
水禽養殖工作者可以對飼養設施進行科學改善,如采用網上飼養、小水池飼養、定時供水等方式,減少養殖過程中的用水,從而有效避免水禽養殖對水資源造成污染。
2.2.5 種草養鵝技術
種草養鵝技術在目前的水禽養殖業中具有較高的應用價值。如相關工作者可以通過種植牧草來為鵝類水禽提供飼料來源,并對牧草種植工作進行合理規劃,盡量使牧草能滿足鵝在每一個生長階段所需的營養,減少商品飼料投入。
2.2.6 禽舍環境控制技術
水禽養殖業工作者還可以采取有效的禽舍環境控制技術,對水禽生活環境中的光照、氣流、濕度、溫度等因素進行合理控制,為水禽健康生長與繁殖創造穩定、良好的環境,進而提升其生產效益。
2.2.7 稻鴨共作飼養技術
水禽養殖業工作者可以將水稻與鴨進行復合種養,借助鴨的雜食性特點,消滅稻田內的害蟲與雜草,完成對稻田生態病蟲害、雜草防治工作。在這種技術的使用下,養殖業所生產的鴨肉、鴨蛋等產品也會更加綠色、健康。
2.2.8 糞污處理技術
水禽養殖業工作者還應采取有效的糞污處理技術對養殖過程中產生的廢物進行有效處理。如對糞污進行發酵后作為農田、苗木、蔬菜等作物的肥料,也可以用熟化處理后糞水灌溉農田、果園等。
首先,相關工作者應進一步推進我國水禽養殖業的定點屠宰工作,盡量緩解疫病的擴散速度,減少甚至消滅疫病對人類健康產生的威脅,提升我國養殖業的安全水平。其次,相關工作者應不斷推行生物安全飼養模式,讓水禽養殖場更加規范化,提升水禽飼養的生物安全水平,盡早實現無公害生產,實行適度規模建設,讓水禽養殖業向現代適度單一飼養模式逐漸轉變[3];最后,相關工作者還應加強對養殖業所在地區的防控隊伍建設,建立健全的動物疫病防控體系,加強對鄉村獸醫人員的專業化培訓,以一支更加強有力的防控工作隊伍來提升水禽養殖業的健康性、安全性。
綜上所述,隨著人們對水禽養殖產品需求的增加,水禽養殖業在面臨廣闊機遇的同時,也面臨著不少的挑戰。在水禽養殖戶不斷增加、水禽養殖業規模化日益擴大的今天,要想實現更加健康的水禽養殖業生產,相關人員應嚴格采取各類有效的疫病防控措施,并與時俱進地提升水禽養殖業的健康程度,提升水禽養殖業的經濟效益,讓我國水禽養殖業進一步健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