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婧 孫晴 丁佳 劉杰
(江蘇省無錫市農產品質量監測中心 214000)
蛋雞進入產蛋期后抗生素是禁止使用的,必須做好日常保健來降低疾病發生率。臨床常用的保健藥物及添加劑有中獸藥制劑、噬菌體、植物揮發精油、益生菌產品、抗菌肽、溶菌酶、抗體、生化制品等,這些制品都屬于無抗類產品范疇,且使用安全,不會產生藥物殘留,威脅食品安全。下面就產蛋雞群常用的保健藥物及添加劑為話題和大家進行交流。
中獸藥即臨床常用中藥,使用最多的為中草藥成熟方劑,根據病雞具體病理表現、發病原因和疾病發展階段進行辨證施治,藥劑配方大多是依據君、臣、佐、使的藥物組方進行配制,通過對系統、器官或組織進行調理,使機體恢復元氣,以增強機體對疾病的抵抗力[1]。中獸藥在劑型方面一般以粉散劑、顆粒劑、口服液和注射液居多,由于天然藥物具有異味,口服劑型在使用時對味覺和嗅覺敏感的動物容易影響飲水量或采食量。另外,盡管我國對中獸藥制劑的審批有嚴格標準,但還是有廠家通過打擦邊球的形式制藥,以提取物為原料進行制備,失去中藥的組方優勢,建議養殖場在采購獸藥時不要過多看中價格,盡量首選大品牌廠家的產品。
噬菌體本質是一種病毒,可以侵染細菌,并將其裂解的病毒微生物。噬菌體廣泛存在于自然界,河流、海洋、污水溝、土壤、空氣中等都有噬菌體分布,絕大部分噬菌體是無害的。噬菌體形狀類似于蝌蚪狀,通過尾部特有蛋白對目的菌進行識別,之后吸附在細菌表面,將內部核酸注入細菌體內,利用細胞質內的核苷酸、核糖體等進行核酸復制,之后再利用氨基酸合成外殼蛋白,最后再將核酸和外殼蛋白重新組裝,得到子代噬菌體。子代噬菌體可將細菌裂解,從而將病原菌殺滅。同時,裂解出的子代噬菌體也能重新侵染其他細菌,進而將病原殺滅得更加徹底。在獸醫臨床中,以大腸桿菌、沙門氏菌、魏氏梭菌、巴氏桿菌、葡萄球菌、鏈球菌等為目的菌的噬菌體產品居多。
噬菌體產品在選擇和使用時需要注意以下幾點,首先,噬菌體的專一性比較強,每種噬菌體只會侵染相對應的病原菌,對其他菌無效,甚至同一種菌不同血清型的病原也無交叉侵染作用,臨床使用時一定要根據產品中所含噬菌體種類,結合病原菌的具體血清型進行選擇。其次,噬菌體本質是活的病毒,對口服液、可溶性粉等劑型不要用高于50℃的水進行溶解和稀釋,高溫容易導致外殼蛋白發生變性,造成噬菌體失活。再次,噬菌體有生命,隨著時間的延長其活性也會下降,采購該類產品時生產日期盡量近些,且要盡早使用。最后,噬菌體產品不能與酸、堿類物質及具有氧化的藥物配伍使用,如酸化劑、高錳酸鉀等,防止噬菌體失活。
植物揮發精油主要為植物中草藥的根、莖、葉等部位提取出來的揮發油,這些揮發油中含有酚類、醛類等物質,具體較強的抗菌作用[2]。含有丁香酚、百里香酚、肉桂醛、香芹酚等成分的精油抗菌效果更明顯。大腸桿菌、沙門氏菌、魏氏梭菌、金黃色葡萄球菌、多殺性巴氏桿菌等是蛋雞養殖臨床常見的致病菌,上述揮發油對這些致病菌有一定殺滅功效。
根據筆者多年的走訪經驗,植物揮發精油在選擇時應盡量采購大品牌廠家的產品,因揮發性精油檢測需要氣相等設備,國內絕大多數獸藥廠家都不具備條件,只有資金雄厚的大型獸藥企業才有這些設備,無論是原料還是成品質量都能保證,中小型廠家產品雖然便宜,質量卻難以保證。另外,植物揮發精油如果飲水使用最好選擇乳劑,不但解決溶水性差的難題,還可顯著提升精油的生物利用度。
隨著國家對抗生素的監管越來越嚴格,植物精油的深入研究已在多家獸藥企業開展,也有部分廠家已經申報了新獸藥,如山東煙臺的某動物保健品有限公司以桉葉油、薄荷腦為主要成分,研發了純天然植物精油制劑桉薄溶液,且成功獲批了國家三類新獸藥,該產品以獨特的治療作用為獸醫臨床治療呼吸道病癥開辟了新的思路,填補了國內獸用呼吸道精油制劑的空白。
益生菌產品主要成分為益生菌、益生素等,益生菌臨床常見的有枯草芽孢桿菌、地衣芽孢桿菌、乳酸腸球菌、酵母菌、丁酸梭菌、植物乳桿菌、糞腸球菌等,這些益生菌通過與有害菌競爭空間和營養,進而抑制有害菌的繁殖[3]。益生素主要為寡糖類物質,可供體內原本存在的益生菌利用,有害菌無法利用,從而使有益菌處于優勢地位,以維持機體健康。
在選擇益生菌產品時要注意菌種種類,菌種大致分兩種,一種是“過路菌”,以枯草芽孢桿菌、地衣芽孢桿菌、丁酸梭菌、酵母菌等為主,這種菌能起到調節微生態作用,但不會在腸道中定植,需要每天飼喂,價格相對較低。另外一種是“定植菌”,以植物乳桿菌、乳酸乳球菌、糞腸球菌等乳酸菌類為主,這些菌口服后可以定植在消化道黏膜表面較長時間,每周飼喂1~2 次即可,但價格也相對昂貴。大家可結合自身養殖場的實際情況進行科學選擇。
抗菌肽、溶菌酶是微生物的代謝產物,主要起廣泛抗菌作用,臨床常作為飼料添加劑用于腸道類感染疾病的預防上。在使用抗菌肽和溶菌酶時,由于是飼料添加劑標準,要求必須是口服使用,不可注射,為了增強療效,建議飼養環境差和管理水平低的養殖場每天添加使用,以替代飼料中的抗生素。
抗體是在動物血清、蛋黃中提取或經生物工程方法合成而獲得的免疫球蛋白。抗體對抗原具有特異中和作用,尤其是對病毒類病原的感染,由于目前沒有特效的抗病毒進行治療,抗體成為人們的首選。血清抗體、高免卵黃抗體、單克隆抗體、多克隆抗體等都是抗體類制劑的應用形式。和普通藥物或添加劑相比,抗體由于生產工藝較為復雜,且保存和運輸條件要求較高,價格也往往比較昂貴,通常用作疾病發生后的治療使用。
生化制品目前以轉移因子、白細胞介素等居多。轉移因子是從免疫細胞中提取制得的一種多核苷酸和多肽類的小分子物質,可促進細胞免疫反應的進行,并能促進釋放干擾素,從而抵抗病毒性抗原的感染。白細胞介素是在白細胞或免疫細胞間相互作用的淋巴因子的一種,和血細胞生長因子同屬細胞因子,主要參與體液免疫和細胞免疫反應,當抗原進入機體后,其決定簇信息會在白細胞介素的幫助下進行傳遞,并快速激活免疫細胞向效應細胞轉化,介導T、B 細胞的活化、增殖與分化,從而促進機體抗感染。
隨著國家限抗禁抗政策的不斷實施,基層蛋雞場抽查頻率越來越高,養殖場需將重點放在雞群日常保健上,以減少疾病的發生。以往很多養殖場,尤其是家庭農場式的小型養殖場都是通過抗生素進行保健的,導致雞蛋藥殘非常嚴重,給消費者帶來巨大的食品安全隱患。當下人類多種疾病發病率越來越高,治療難度越來越大,在一定程度上和食品安全關系很大。相信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和人們對健康越來越重視,無藥殘的安全蛋是進入市場的最基本要求,同時,非抗生素類的獸藥和飼料添加劑在蛋雞場使用比例必然會升高,為我國蛋雞的養殖保駕護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