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大黑河島邊境派出所護邊員崔廣平"/>
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德 琳 穆懷平 本刊全媒體記者 易 銘
在祖國北疆中俄邊境線上,一位退休的公安局副局長自愿做起護邊員,“脫下警服卻甘守邊防,不是戰士卻一心戍邊”,把生命活成流動的界碑。這個人就是堅守在長發村的黑龍江黑河邊境管理支隊大黑河島邊境派出所長發船管站的護邊員兼船管員崔廣平。
65 歲的崔廣平,中等身材、黝黑精瘦、精神矍鑠、聲音洪亮。退休前,他是黑龍江省大興安嶺地區呼瑪縣公安局副局長。高中畢業后,崔廣平有去大城市工作的機會,但在戎馬一生的父親的熏陶下,他毅然選擇來到祖國的邊境,守護祖國和人民安全。崔廣平扎根呼瑪縣公安局半生,寫就了父子兩代人不變的家國情懷。如今,崔廣平和愛人朱麗軍駐守在黑河邊境,這位36年黨齡的老黨員續寫著不變的初心和對祖國的忠誠。
退休后繼續戍邊,是崔廣平自覺自愿的無悔選擇。2016年退休后,崔廣平和老伴來到獨生女兒所在的黑河市幫忙照顧外孫。轉眼外孫上了初中,老兩口就又有了空閑時間。
干了一輩子公安工作,忙碌已經成為習慣,倏忽而至的清閑讓崔廣平感到不大適應。一天,女婿馬棟不經意提到,大黑河島邊境派出所正在物色船管員。崔廣平立馬眼前一亮,他覺得自己具有多年的刑偵工作經驗,又是一名老黨員,這個工作就是給自己準備的。他直接去報了名,很快就被錄用了。2017年5月,崔廣平帶著老伴走馬上任。
長發船管站距離市區5 公里,老兩口平時出行很不便利,每次采購食材只能步行到轄區,再乘坐公交車到市區。但這些不便對崔廣平來說都不是事兒,他每天工作起來很開心。
船管站,是黑龍江邊境管理的特殊設置。黑龍江是中俄界江,為了做好邊境管理工作,邊境管理部門對界江作業漁船實行集中管理、專人看管。設立船管站,就有了船管員,每天早上負責出船登記、晚上歸攏漁船上鎖,嚴格管理。
說起為啥放棄安逸的生活而成為一個“看船的”,崔廣平笑笑說:“我是打心眼里熱愛公安工作,或許這就是我這個老黨員的使命,只要身體允許,我想一輩子都在公安的路上走下去。”“自從嫁給他,就沒見過他給家里出啥力,本來以為他退休后能享享清閑,沒想到他又來守邊防了。”說起崔廣平的選擇,妻子朱麗軍笑了。
1981年10月,朱麗軍生下女兒。那時生活條件艱苦,崔廣平一家人住著30 多平方米的土房,劈柈子、燒爐子、送孩子,在四米深的菜窖儲冬菜,這些活兒都是朱麗軍一個人干。“老崔一工作起來就是拼了命,沒辦法,誰讓他是一名警察呢!”朱麗軍一輩子都在默默地支持崔廣平的工作。
2003年正月,呼瑪縣韓家園子發生一起兇殺案,現場破壞嚴重,所有作案痕跡都被煙熏掩蓋,整個局黨委班子在現場工作三天三夜,仍然沒有找到破案線索。時任副局長的崔廣平當時正患有很嚴重的胃病,因吐血而入院。住院第三天聽說了這起案件,他不顧醫生和家人的勸阻,堅決要求參與案件的偵破工作。他憑借著豐富的偵查經驗,通過大量的社會走訪排查,逐步縮小了偵查范圍。辦案期間他每天只睡三四個小時,歷經60余天偵辦,終于抓獲了犯罪嫌疑人。
2000年,崔廣平榮獲“全國優秀人民警察”稱號。這是呼瑪縣公安局第一次有干警獲得這樣的榮譽。從警37年,從基層民警到刑偵科副科長、科長、主管刑偵的副局長,崔廣平一直戰斗在第一線,曾榮立三等功,獲得表彰30余次。
巡視在大黑河島邊境的崔廣平不只是船管員,還是護邊員。為守護邊境安全,他用雙腳丈量著國境線。
2020年2月的一天深夜,大雪紛飛、寒風刺骨,室外已達零下30 攝氏度。崔廣平巡邏到南大通島時,發現了一串可疑腳印。此處屬于無人區,平時很少有人經過這里。崔廣平快步追上了前方的人影:“你好,這里是南大通島邊境管控區域,你來這里做什么?”對方操著濃重的南方口音:“我要去俄羅斯打工。”憑著多年的工作經驗,崔廣平察覺情況異常。他一邊穩住對方,一邊悄悄撥通了大黑河島邊境派出所的電話。10 分鐘后,民警們趕到并迅速開展核查。

崔廣平在巡視江面 程立明/攝
2020年7月初,正處于禁漁期。大黑河島邊境派出所得到線索,在黃河口島內側有人違規下網捕魚,民警出現場沒有發現線索,把信息反饋給巡查到這里的崔廣平。崔廣平佯裝在黃河口島釣魚,從下午4點一直蹲守到第二天凌晨3點,終于等到了違規捕魚人員出現,并準備劃船下網。15 分鐘后,民警趕到并抓獲了違規捕魚的人員。此時的崔廣平,已被蚊子咬得滿臉都是包。
2021年6月,黑河遭遇幾十年不遇的汛情,江水上漲。6月22日,洪峰過境。崔廣平在江邊的工作住房被淹,江水已經沒過腳面,上級通知必須馬上撤離。就在緊急撤離時,崔廣平發現壩口有人四處張望,跟放羊的村民說了幾句話就走了,神情比較可疑。崔廣平放下搬家的事,立刻警惕地跟過去。村民告訴崔廣平,這個人問從哪里才能下江堤,說是去對岸接親人。崔廣平在悄悄跟蹤的過程中匯報了情況,又一次成功阻止了一起偷越邊境事件的發生。
在汛期里,崔廣平的站房被江水淹沒了一半,但是他仍然每天去江堤巡防檢查,發現汛情和漂浮物及時上報、發現觀光者及時勸返。“再過幾天就能進站房了,到時候打開窗戶散散潮氣,就能住”,崔廣平說。
“年初至今,崔廣平已勸返可疑人員15 人、車輛5 臺,有效發揮了邊境前沿觀察員、信息員、預警員的職能作用。這幾年,崔廣平每天步行巡江7 公里,鞋穿壞了一雙又一雙,硬是用雙腳走出一條巡邏路。”大黑河島邊境派出所所長馬龍華說。
凌晨4 點,大多數人還在夢鄉中,而此時的中俄界江黑龍江已經醒來。崔廣平打開“黑愛漁90070”漁船上的鎖鏈,輕輕一推,小船便如同魚兒一般歡快地游向奔騰的黑龍江。
“別越界,按時回來啊。”“知道了!”
隨著江水一圈圈的漣漪蕩漾開的,是崔廣平爽朗的笑聲。
漁民王志偉清楚地記得,2018年深秋的一天,上午10 點多,他接到了崔廣平打來的電話:“風雨太大,船進水了,被吹散了,趕緊來!”
王志偉趕緊來到船管站,看見14 條船橫七豎八地被大風吹散,每條船里都積了半船的水,崔廣平一個人拿著木桶在船上往外一桶桶地舀水,雨傘被風吹翻在一邊,羽絨服、棉褲、棉鞋全澆濕了。
不一會兒,14 名漁民全來了,大家齊心協力,終于把船里的水舀干凈,又將船重新固定,14條漁船無一沉沒。
61 歲的漁民李傳勝說:“崔哥比我們所有漁民歲數都大,是我們的老大哥。每次出船時他都幫忙推船,回來時還幫我們抬網,這網可有幾十斤重呢!我們的漁船零件壞了,崔哥五點多就起來去市里給我買回來,啥事兒都給我們想到了。”
到了漁期,界江打魚都要提前一天排好號。有些漁民來早了,就在江邊等著出船。這時候,崔廣平總是熱情地邀請漁民到屋里喝口水,坐一坐。遇到大風、暴雨、冰雹等惡劣天氣,漁船在江心島上躲避不敢回港,崔廣平就不睡覺,一直等著,觀察江面風浪的情況,及時與漁民聯系,直到風停浪歇,漁民安全回到船管站,他才能安心睡覺。
“當偵查員時,要得到線索破案,就要走訪群眾。干船管員也一樣,和漁民打成一片,大家才會信賴你。”崔廣平憑著從警多年積累的群眾工作方法,服務到位、管理到位,與漁民朋友們結下了深厚的友誼。
漁民韓建國說:“就崔哥真心對待我們漁民這事,都不用普法宣傳,誰都不能越界打魚,那不是給崔哥添堵嗎。”
“有一次漁民的網纏到螺旋槳上了,崔叔在船底下幫著摘網。他這樣幫助漁民,漁民也聽他管理。2017年至今,長發村沒有發生一起違邊事件。這些年我在崔叔身上學到了很多的工作方法和經驗。”負責管理船管站的民警邢凱說。
崔廣平對群眾投注的一腔熱愛,不僅贏得群眾的擁護和愛戴,更促進了祖國邊疆的和諧安寧。
走進崔廣平的江畔小屋,一套黨史書籍擺在醒目的位置。“這是女兒送我的禮物。人退休了,黨性不退休。”他說:“今年是建黨100 周年,見證黨的百年華誕是我這個老黨員的光榮。全黨都在開展黨史學習教育,不能因為在邊疆就落伍,不能因為退休了就掉隊,必須自覺跟上黨組織的要求,不能停下奮斗的腳步。”
“入黨的時候,我的介紹人跟我說,要對黨忠誠,服從領導,好好工作,現在來看我應該沒有辜負黨的期望。”回想起36年前入黨時的情景,崔廣平記憶猶新。他說,“我職業生涯全部在公安一線度過,兢兢業業、無怨無悔,取得的成績都是黨培育的結果,沒有黨也不會有我的今天。”
有人勸崔廣平:干了一輩子,把最好的青春都奉獻給了公安,現在退休了應該安享晚年了。崔廣平覺得,他的人生就是為公安而來,脫下警服也是一名不穿軍裝的“邊防戰士”,有一分光就要為戍守邊疆發一分熱。護邊員工作越是辛苦,責任越是重大,越能檢驗初心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