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然
保定市東利機械制造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東利機械”)成立于1998年,是一家主要從事汽車機械零件生產加工、國際銷售的現代化股份制企業,主營產品包含汽車零部件、石油閥門零部件等。2020年7月,東利機械遞交招股書,申請登陸創業板,并擬募資3億元用于年產2.5萬噸輕質合金精密鍛件項目、年產2.5萬噸精密傳動部件智能制造項目的建設和補充流動資金。
東利機械目前上會在即,但《股市動態分析》記者在仔細研讀其招股書后,認為公司還存在部分問題待解:首先,經計算,公司此次募投項目產品單價遠低于報告期所售產品單價,效益真實性有待進一步探究;其次,目前海外疫情仍難以平息,而公司海外業務占比較高,營收存在穩定性風險;最后,公司雖是高新技術企業,但發明專利極少,并且研發人員占比不滿足我國高新技術企業認定要求。
此次募資,東利機械首先將投入1億元用于“年產2.5萬噸輕質合金精密鍛件項目”(簡稱“項目1”)的建設,該項目建成后可達到年產10000噸汽車發動機大型盤類零件及其他機械零件,年產5000噸汽車發動機中、小型盤類零件及其他機械零件,年產7500噸汽車發動機環類零件及其他機械零件,年產2500噸散件生產、樣品試制及工藝研發以及鋁合金產品鍛造。正常投入生產后可實現年均銷售收入20614萬元。
此外,公司將投入1.5億元用于“年產2.5萬噸精密傳動部件智能制造項目”(簡稱“項目2”)的建設。項目建成后可達到年產2.5萬噸精密傳動部件的規模,正常投入生產后可實現年均銷售收入15200萬元。
經計算,項目1產品平均單價為20614/2.5=8245.60元/噸,即8.25元/千克;項目2平均產品單價為15200/2.5=6080元/噸,即6.08元/千克。
根據招股書透露,公司本次募投的兩個項目將用于新能源車制造。需要注意的是,據汽車業內人士觀點,如今新能源車型零部件主要采用碳纖維及鋁鎂合金材料等(東利機械項目1中也包含了鋁合金鍛造),這些材料較傳統車用材料平均單價更高。但是,上述產品得出的價格反而遠不及東利機械前期產品銷售單價。2018年至2021年前三季度,東利機械產品銷售單價分別為17.74元,千克、20.25元/千克、19.58元/千克、19.86元/千克。(見表一)
更昂貴的材料反而單價更低,東利機械此次募投項目效益大幅縮水令人不解。即便效益真實,也能反映出轉型新能源車會明顯拉低產品單價,而這是否會加大東利機械的盈利壓力不得而知。

數據來源:公司招股說明書
報告期內,東利機械下游海外客戶眾多,2017年至2021年1至3月,公司海外客戶銷售占比分別為78.22%、80.51%、86.33%、84.07%以及82.88%,且多集中于歐洲、北美洲等地區。其中歐洲銷售區域包括英國、法國、德國、捷克、西班牙、意大利、波蘭、土耳其等地;北美洲銷售區域包括美國、墨西哥。東利機械稱,公司外銷占比高,是因為客戶主要為境外跨國集團。(見表二)
然而,由于疫情、貿易摩擦等原因,美歐等海外市場環境頗為動蕩,顯然會阻礙公司經營。東利機械也坦言,2020年及2021年1月至3月,公司外銷收入占比有所回落,主要是受海外疫情影響。公司提到,從長期看,貿易摩擦將會對全球經濟、國際貿易帶來較大的不確定性,加征關稅的情況有可能出現反復,如果中美貿易摩擦進一步升級或我國與其他國家之間出現貿易摩擦,會引發公司汽車零部件及石油閥門零部件訂單減少的風險。
根據東利機械所言,這是否意味著公司業績長期存在著較大不穩定風險?后期又要如何應對?針對上述問題,《股市動態分析》對其發送了采訪函,但截至本文發布仍未得到正面回復。
在招股書中,東利機械表示,公司歷來重視技術積累和持續創新,通過技術進步提高產品性能質量、開發新產品、研發自動化設備、提升數字化水平,并取得了豐富的技術成果。公司于2014年起連續被認定為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形成了一系列智能制造、鑄造、鍛造、機加工及表面處理核心技術廣泛應用于公司的研發生產中。
數據顯示,報告期內東利機械研發投入金額分別為1060.04萬元、1664.40萬元、1568.15萬元及442.36萬元,占同期營業收入的比重分別為3.22%、4.34%、4.06%及3.45%,符合行業水平。截至招股說明書簽署日,公司共通過自主研發取得52項專利。
但進一步觀察發現,東利機械52項專利中僅有2項發明專利,其余50項均為實用新型專利。并且這僅有的兩項發明專利剛于今年1月15日和5月4日才取得,而另外50項實用新型專利中,有35項也是在2019年11月之后才取得。
此外,東利機械研發人員含量也與國家規定的高新技術企業要求有所差異。根據《高新技術企業認定管理辦法》(國科發火[2016]32號)、《國家重點支持的高新技術領域》、《高新技術企業認定管理工作指引》等相關規定,認定為高新技術企業需達到8大標準,其中,企業從事研發和相關技術創新活動的科技人員占企業當年職工總數的比例不低于10%。
而報告期內,公司研發人員占總人員數的比例一直沒有超過10%,最高時期為2019年,比例達到9.19%。因此,東利機械整體研發資質是否真有其說的那樣“高端”還要打個問號。(見表三)


數據來源:公司招股說明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