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智能化浪潮以及底層技術持續(xù)迭代推動車燈總成向視覺系統進化,將帶動ADB快速滲透,電子部件與算法的價值占比提升,以及行業(yè)集中度持續(xù)集中等三大變化。車燈智能化或將撬動4000億的全球市場規(guī)模,催生出行業(yè)投資大機遇。
一直以來車燈被譽為汽車的眼睛,但直到LED時代的到來,車燈造型才迎來質的飛躍。近年來,車燈從簡單的滿足夜間照明及駕駛安全的功能件,逐步進化為塑造家族化臉譜、提升產品辨識度的主要載體,主機廠通過越發(fā)大膽的車燈造型設計,突出車型風格,向目標群體傳達品牌理念。其中,奧迪公司的家族化飛翼日問行和流水轉向燈,寶馬的天使眼,沃爾沃的雷神之錘均為整車造型的經典之作。
車燈行業(yè)的發(fā)展主要受光源技術革新推動,近年來隨著固體照明技術的不斷突破,行業(yè)迅速從鹵素燈、氙氣燈走向LED、激光以及MicroLED。
2010-2020是LED替代氙氣燈和鹵素燈的十年。全球市場LED滲透率已逐步趕超傳統光源市場,并加速向數字照明演進。其中,中國市場LED頭燈滲透率高于全球,約為60%-70%。相比鹵素燈和氙氣燈,LED車燈亮度高、能耗低、造型靈活多變、系統尺寸小、使用壽命長,LED芯片價格的持續(xù)下降使得LED車燈具備成本不斷改善的空間。受LED獨特驅動方式的影響,行業(yè)內催生出了對于LED模組的龐大需求,光源點亮模式也從接插通電升級為電子化驅動。
預計隨著光源技術持續(xù)迭代,技術升級持續(xù)驅動汽車照明產品升級,帶動功能化車燈逐步轉向數字化視覺系統。
智能視覺系統主要包括大燈系統、尾燈系統以及內飾氛圍燈系統,主要技術升級方向為數字化,通過電子部件與軟件算法的賦能,提供智能化體驗。汽車智能視覺系統將衍生出三大變化:
1)ADB快速滲透。智能視覺大燈系統按照像素由低到高可分為ADB大燈系統和DLP系統。ADB也稱之為矩陣大燈或自適應大燈。像素范圍為20-1000像素,主要以24像素、32像素、84像素以及百級像素分布為主。ADB可在會車時自動調整燈光照射區(qū)域,避免對來車產生炫光。而當車輛的前方出現行人時,可以通過LED矩陣的變換,提示并提前預警行人。目前矩陣式為主流實現方式,單燈價格分布在2000-4000元范圍。
預計ADB大燈將在未來1-3年快速滲透,主要由三個因素驅動:一是晶圓級封裝InGaN LED芯片技術發(fā)展較快,消費電子需求驅動核心光源成本大幅下降。二是ADAS攝像頭裝配率逐年攀升,車廠采購ADB系統邊際成本大幅下降。三是新能源及燃油車頭部車企確立燈光戰(zhàn)略,車燈企業(yè)技術積累逐漸成熟。
2)電子部件及軟件算法占比提升。從車燈總成到視覺系統,LED光源數量從單邊10余顆增加到單邊幾十顆甚至上萬顆,恒流驅動部件的系統復雜程度和燈控部分通道數得到幾何級提升。攝像頭在感知前方來車、行人燈路面信息之后,將指令傳遞給自動駕駛域控制器,并得到分區(qū)亮暗方面的指令,交由車燈控制器對PCB板以及LED模組進行驅動執(zhí)行。視覺系統中軟件的解耦,相關算法的編程以及與主機廠深入的數據綁定成為視覺系統的全新技術難題與新增核心競爭力。
LED技術革新使得在整燈成本構成當中,車燈電子以及電子元器件占比超過40%,隨著車燈智能化趨勢的不斷推進,光源數量的持續(xù)增加以及燈控通道數量的提升,電子控制以及軟件算法部分成本占比將進一步提升至50%以上。
3)行業(yè)集中度提升。由于汽車智能硬件配置的提升,MCU存在向域控制器集中的趨勢,從而最大程度減少電子電器架構復雜度。但由于燈控產品本身復雜度較高,84像素及以上對應的邏輯算法繁雜;LED光衰和色飄較大,需要恒流驅動;車燈作為安全件,電路需單獨設計并通過EMC、高溫高濕、震動等諸多可靠性試驗。因此,中金公司認為,隨著自動駕駛域控制器與燈控執(zhí)行層面的電子化及軟件化技術門檻提升,行業(yè)資源和機遇將進一步向具備雄厚技術儲備及技術投入能力的頭部企業(yè)集中。
智能視覺系統相比傳統車燈,在單車價值量上提升明顯。ASP的提升主要由兩部分因素驅動:一為電子元器件數量增加以及電控單元復雜度提升;二為通信模塊的增加以及軟件算法復雜度提升。
其中,ADB大燈系統ASP提升最為明顯,目前LED頭燈單燈價格在800-1000元左右,ADB大燈有望提升到1500-2000元。
隨著智能汽車前置攝像頭搭載滲透率的提升,主機廠選擇ADB大燈的邊際成本得到了較為明顯的改善,且ADB大燈對于駕駛員體驗以及道路安全性均有較為明顯的改善。同時,隨著WLP LED固定成本投入完成以及新能源搭載需求可見的上升,預計核心光學模組的成本將顯著下降,從而進一步增強主機廠對ADB的使用意愿。而動態(tài)數字化尾燈以及迎賓燈整體成本增加值不大,也將受益于汽車消費年輕化以及個性化的需求潮流,搭載的車型數量將不斷增加。
預計量價齊升有望帶動行業(yè)總量在2021年到2026年實現13%年化增長,并持續(xù)受新能源車滲透率提升,挑戰(zhàn)4000億元的市場規(guī)模。
隨著新能源汽車在全球市場內快速滲透帶來下游格局重塑,第三方車燈企業(yè)有望借助完整客戶矩陣并顯著受益。同時,國內車燈頭部企業(yè)近年來布局全球紛紛海外設廠,有望借助業(yè)務量提升帶來的規(guī)模效應,持續(xù)降低采購成本,享受全球市場紅利。而盈利增厚將帶動公司加大研發(fā)投入積累技術優(yōu)勢,正向反饋至核心競爭力的持續(xù)提升。
投資建議:1)關注受益于行業(yè)擴容和集中度提升的頭部車燈企業(yè):如星宇股份、華域視覺(華域汽車子公司)、一汽富維;2)關注受益于控制單元價值量提升的燈控企業(yè),如科博達、得邦照明;3)關注產業(yè)鏈上游材料端龍頭企業(yè)泛亞微透。

數據來源:星宇股份、中金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