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大會期間只能看到當年的財政預算報告,現在能看到近3年的數據,可按月、區域分析,更好了解政府的錢花在哪。”1月23日晚,在省十三屆人大四次會議住地的預算草案咨詢室,省人大代表、普華永道中天會計師事務所深圳分所政府事務部總監盧旭蕾點開預算聯網監督系統后說。
這是省人代會首次向代表開放預算聯網監督系統。預算草案咨詢室共設置5臺電腦供代表審閱預算報告。該系統包括審查審議、專項監督、代表服務、智能分析、智能預警、省市聯網等板塊,代表只需輕點鼠標,就能生成各種數據報表,實時追蹤財政支出去向。
“結合人大監督需要,系統設置了若干預警指標,聯網部門數據導入后,若觸發指標,會亮紅燈提醒。”省人大常委會預算工委預算監督處工作人員介紹,系統設置了稅收收入占一般公共預算收入比例的預警指標,一旦比例低于60%就會亮紅燈,提醒加強對收入質量的跟蹤監督。
由于各指標逐月都有數據可追蹤,代表在“云端”便能監督政府“錢袋子”。“可以實時追蹤財政資金使用情況,生成個性化指標分析。”省人大代表、建行廣東省分行辦公室主任石中心說,比如醫療救助情況可精確到精準人群,“男女比例、年齡分布、家庭情況等,為我們提建議提供依據”。
“我之前提交了針對指標更個性化的建議,現在就能用到,系統更新迭代很快。”石中心認為,這種真正意義上的大數據管理,體現了“數字政府”的理念。
在省人大常委會預算工委預算監督處工作人員看來,雖然預算報告紙質內容“瘦身”了,但“云端”的信息量更大了。更海量的數據,搭配更個性化的指標,讓預算報告更智能。
這是預算聯網監督系統在政務外網的“首秀”。盧旭蕾建議,接下來還可以對數據變化情況增加解釋。“比如去年公共預算支出4-5月突然增多了,大家都知道是受疫情影響,復工復產后支出加大了,很合理。希望不光有統計圖表,還能增加說明分析,有助于我們判斷數據的合理性。”
據了解,預算聯網監督系統發端于廣東,如今已迭代到3.0版本,實現了與省財政、社保、國資、醫保、審計、稅務6個部門聯網,今年還將與省自然資源廳、省統計局聯網。目前系統中已預留有與全國人大國有資產管理監督系統的聯網端口,已提前做好與全國人大國資數據聯網的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