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是擁有光榮革命傳統和光輝發展歷程的紅色熱土。廣州是最早成立中國共產黨早期組織的六個城市之一,是中國第一次工人運動高潮的發源地,中國共產黨第三次全國代表大會、第一次全國勞動大會和社會主義青年團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先后在廣州召開,南下的南昌起義軍在潮州設立了全國首個縣級紅色政權──潮安縣革命委員會,在汕尾海豐誕生了中國第一個蘇維埃政府,廣州起義建立了中國第一個城市蘇維埃政權……廣東在中國革命歷史進程中留下的紅色記憶永遠值得我們珍視和銘記。
李玉妹主任在省人大常委會及機關黨史學習教育動員會上的講話中明確指出,要深入學習領會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切實增強黨史學習教育的政治自覺思想自覺行動自覺。要按照黨中央決策部署和省委工作安排,結合人大實際,高標準高質量開展黨史學習教育。
自開展黨史學習教育以來,我省各地人大及其常委會對標對表“學史明理、學史增信、學史崇德、學史力行”這一目標要求,結合本地實際和工作實踐,認真抓好抓實黨史學習教育,取得了較好的效果。這次本刊策劃所選取的通訊報道都是來自有紅色經典歷史的地區,他們的黨史學習教育活動具有鮮明地方特色,呈現不少亮點。
人民代表大會制度萌芽于中國共產黨的早期革命實踐,正式確立于新中國成立之初,不斷健全和完善于改革開放后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新時期。這是中國共產黨以人民為中心執政理念在國家政治制度安排上一個非常重要和具體的體現。
學史明理就是要清楚的知道,中國共產黨是中國歷史發展的必然選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是中華民族和中國人民的必然選擇,堅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是實現堅持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依法治國有機統一的必然選擇。
學史增信就是要不斷增強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進一步堅定理想信念。作為人大代表和人大工作者,不僅要增強政治信念,還要增強對人民代表大會制度這一根本政治制度的自信。
學史崇德就是要通過學習教育,弘揚優良傳統,傳承紅色基因。廣大人大代表和人大工作者要從革命戰爭時期革命前輩們為了建立新中國拋頭顱灑熱血的犧牲精神中吸取更多的精神力量和前進動力,不斷發揚忠實履職、無私奉獻的精神。
學史力行就是要學以致用、學以篤行,把學習黨史和不斷推動提高人大工作水平、切實提升為民履職成效更好地結合起來。細讀欄目里的多篇通訊報道,各市人大及其常委會在學史力行中的一些做法值得相互學習。面對突如其來的疫情,廣州市人大常委會機關火線組建黨員突擊隊, 讓黨旗在抗疫一線高高飄揚。梅州市人大常委會組織機關干部到基層派發《梅州市紅色資源保護條例》,河源市開展送條例進革命舊址宣講活動,將黨史學習教育與紅色資源、革命舊址保護條例很好地結合起來,推動法規更好落地落實。惠州市安排近2 000萬代表建議辦理專項資金,用于解決28項群眾反映強烈的“急、難、老、小”的代表建議。東莞市推動各鎮人大和人大街道工委從2020年以來全市各級人大代表收集的近4 000件群眾意見建議中,按照“小切口、大變化”民生實事辦理制度要求,篩選出涉及交通、教育、醫療等方面的30個民生實事項目,作為全市黨史學習教育的工作重點逐項加以解決。汕尾陸豐市設立“代表書屋”,書屋搭平臺,人大代表講故事,將黨史學習成效轉化為推動鄉村振興的強大動力。這些好的做法不再逐一贅述。
在喜迎中國共產黨建黨100周年之際,廣大人大代表和人大工作者都應清楚地認識到自己肩負的歷史使命。讓我們賡續紅色血脈,爭當紅色傳人,戮力前行,守正創新,不斷開創廣東人大工作新局面,為堅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會制度作出新的貢獻,留下無愧于這個時代的紅色印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