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 君,王佳佳
(榮成市農業農村事務服務中心,264300,山東榮成)
農藥是指廣泛用于農業、林業的病、蟲、草和其他有害生物的防控,以及有目的地調節、影響植物和有害生物生長、發育的一種或者幾種物質的混合物及其制劑。農藥包裝物就是與農藥直接接觸的包裝材料,包括不同材質、各種規格的瓶、罐、桶、袋等。其中塑料和鋁塑材料難以降解,是農村“白色污染”的重要組成部分,而易破碎的玻璃瓶則給人、畜以及農業機械的使用帶來安全隱患。包裝廢棄物內殘留的農藥成分直接污染土壤、水庫河道水及地下水和各種糧食、蔬菜等,嚴重威脅人們的健康并對環境造成不同程度的破壞。《農藥管理條例》 的頒布實施,使農藥管理走上了法治的軌道,農藥包裝廢棄物回收工作也被提升到法律的層面,但在農藥包裝廢棄物回收工作中存在著諸多認識上的不足和操作上的瓶頸。
2020 年,對榮成市農藥包裝廢棄物產生現狀進行了專項調查,統計了兩個蘋果主產鎮的三個村和三個農作物主產鎮的六個村的農藥包裝使用量。通過走訪調查,得出如下結論:大田作物(小麥、玉米、花生)按耕地面積每年產生農藥包裝物60~90 個/hm2,平均為75個/hm2;果樹每年產生農藥包裝物為750~1 200 個/hm2,平均為975 個/hm2。榮成市大田作物面積為5.33萬hm2,果樹面積1.13 萬hm2,年可產生農藥包裝廢棄物約1 500 萬個。殘留的農藥不可避免地對水源、土壤及農產品造成了直接的污染。以每個包裝物內殘留農藥約1.43 g 計算,全市每年流入環境當中的農藥達21 t 之多,對農作物、環境危害極大,包裝物殘留農藥是農業面源污染的主要來源。
《農藥管理條例》于2017 年6 月1 日起施行,對農藥包裝廢棄物的回收作出了規定。2019 年,山東省四部門聯合印發《山東省農藥包裝廢棄物回收處理管理辦法》,明確規定“農藥經營者必須回收確屬其銷售農藥的包裝廢棄物,同時建立農藥包裝廢棄物回收處置臺賬,記錄農藥包裝廢棄物的類型、回收數量、回收日期、處置去向等信息”。
依據《農藥管理條例》及《山東省農藥包裝廢棄物回收處理管理辦法》,各級均制定了農藥包裝廢棄物回收處理辦法。但是到目前為止,榮成市還未建立起完善的農藥包裝廢棄物回收體系。雖然農藥監管部門(農安中心)按照《農藥管理條例》要求各農藥經營單位制定農藥包裝廢棄物回收管理制度,設置了回收桶、回收袋等設施,建立了回收臺賬,但農藥包裝廢棄物的回收還處于“擺設階段”,且農藥經營單位回收了農藥包裝廢棄物,后續如何處理還沒有定論。農藥包裝廢棄物主動交回的少,大多數的農藥使用者仍習慣性把農藥包裝廢棄物隨意丟棄在水源地、田間地頭,尤其以河道溝渠、機井等水源附近及果園配藥池周圍最為集中,經風吹雨沖,直接漂浮在河流水庫中的也不在少數。
2005 年,上海市崇明縣啟動了農藥包裝廢棄物回收工作,全縣800 多名村莊垃圾收集人員成為兼職“農藥包裝物回收員”,依托已有的農資銷售網點,建立覆蓋全縣18 個鄉鎮272 個行政村的統一回收體系。由村垃圾回收員現場付款有償回收,回收信息登記造冊并將農藥包裝廢棄物送至縣農資公司設立的指定回收點,再由回收網點按照分類分別清點,現金當場支付給村回收員;農資公司在分類整理計數后,再將農藥包裝廢棄物送到上海永程固廢處理公司進行無害化焚燒和處理,最終廢渣被送至上海危險品填埋中心進行處理。到2011 年,7 年的時間,回收農藥瓶2 800 萬個、農藥袋13 000 萬只,回收率達80%,每年財政投入資金150 多萬元,有效避免了農藥包裝廢棄物對大氣、水體、土壤、農產品及人畜造成的危害。
總結崇明縣的經驗,上海市農委于2009 年9 月印發了國內首個農藥包裝廢棄物回收專業法規——《農藥包裝廢棄物回收和集中處置試行辦法》。該辦法明確了農藥包裝廢棄物回收過程中涉及的幾大部門的權責分工,同時要求各縣、鄉鎮農業部門應組織各行政村指派專人,負責收集本村行政區域內農藥包裝廢棄物,送至所在鄉鎮農藥包裝廢棄物定點回收點,再集中到縣市級回收點,統一交有資質企業處理。
2015 年《浙江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印發浙江省農藥廢棄包裝物回收和集中處置試行辦法的通知》發布,開化縣即著手構建以市場農藥經營主體負責回收、專業有資質機構負責處置、公共財政提供資金扶持的農藥包裝廢棄物回收和集中處置體系,利用各鄉鎮、村的農藥經營單位(個人),開展農藥包裝廢棄物的有償回收工作,財政資金給予支持,取得了較好的效果。
為治理農田農藥面源污染,從2009 年開始,北京市植物保護站實施了田園清潔循環工程——農藥包裝廢棄物回收項目。通州區通過以物換物的形式提升使用者交回農藥包裝廢棄物的積極性,全年回收農藥包裝廢棄物540 萬個。順義區則是利用農藥連鎖配送,探索以現金回收促回收和銷售的模式。大興區雇用保潔隊,通過保潔人員撿拾農藥包裝廢棄物,達到清理和回收農藥包裝廢棄物的目的。
隨著人們對農產品質量安全意識的不斷提高,人們對農藥使用的安全性要求也越來越高,農藥包裝廢棄物的回收處理被提上議事日程。2018 年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十屆榮成市委員會第二次會議上就有委員提案:加強農村廢棄農藥瓶(袋)綜合治理的建議。為此,農業部門在監督管理過程中不斷探索,按照《山東省農藥包裝廢棄物回收處理管理辦法》 提出的市場運作、政府引導、屬地管理的原則,根據建立“誰使用誰交回、誰銷售誰收集、專業機構處置、市場主體承擔、公共財政補充”的農藥包裝廢棄物回收處理體系的總體要求,借鑒外地的先進經驗,提出榮成市農藥包裝廢棄物回收處置意見。
上至決策層領導、下至普通的農藥使用者均應提高農產品質量安全意識、生態環境安全意識,提高對農藥包裝廢棄物回收處理工作重要性的認識。農業推廣、農業監督管理部門應廣泛宣傳,提高廣大農藥生產者、經銷商、使用者以及普通民眾回收處理農藥包裝廢棄物的意識,使回收農藥包裝廢棄物成為大家的自覺行動,自覺地做到“誰使用誰交回,誰銷售誰收集”。
對交回者、回收者、儲存單位或個人、運輸及處置企業等每個環節的回收處理者給予一定的補助,吸引更多的人自覺交回,甚至是收集以前遺留在田間地頭的農藥包裝廢棄物,讓更多有條件的農藥經營業主主動回收,把農藥包裝廢棄物的回收工作打造成“有利可圖”的產業,助推農藥包裝廢棄物回收處理工作的落實。
村級交回:充分發揮村級協管員的監督管理作用,督促本村區域內農藥使用者主動交回包裝廢棄物。
市、鎮、村級回收點:從現有的農藥經營單位(個人)中選擇符合條件、能夠履職盡責的網點,作為農藥包裝廢棄物回收點,回收農藥使用者交回的農藥包裝物。
由農業及環保部門確定有資質的回收處置單位對回收的農藥包裝廢棄物進行無害化處理。
農業、生態環境部門應加強監督管理,對于不執行有關法律法規規定的單位和個人,嚴肅處理。
以上建議的實施需要政府財政的投入,需要法律法規的強有力保障,需要切實的監管,需要廣大農藥生產、經營、使用者對農藥包裝廢棄物回收認識的普遍提高,需要回收處置單位的大力配合。
正式的《農藥包裝廢棄物回收處理管理辦法》已于2020 年10 月1 日起施行。自《農藥管理條例》實施以來,雖然農業部門為農藥包裝廢棄物回收工作各方聯系,向社會大聲疾呼,但幾年努力的結果見效甚微,田間地頭仍可見被隨手丟棄的農藥包裝廢棄物。農藥包裝廢棄物回收的政策性引導和意識的提高還有待時日,農業部門對農藥安全使用的監督任重道遠。為了還人們綠水青山,需要全社會齊抓共管,唯有如此,才能做好農藥包裝廢棄物的回收處置工作,達到建設美麗鄉村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