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 俊
(江蘇省常州技師學院 智能制造學院,213017,江蘇常州)
世界技能大賽(World Skills Competition,以下簡稱世賽)是最高層級的世界性職業技能賽事,由世界技能組織(World Skills International)每兩年舉辦一屆,其競技水平代表了當今職業技能的世界先進水平,為青年人搭建了交流經驗、切磋技藝、增進友誼的重要平臺。迄今為止,世界技能組織已成功舉辦44 屆世界技能大賽。中國于2010 年加入世界技能組織,2011 年參加了第41 屆世界技能大賽,到2019 年已經是第五次參加了。并且在2017 年第44 屆世界技能大賽的舞臺上中國一共獲得了15 枚金牌,列金牌榜首位,其中機電一體化項目獲得金牌。
在世界技能大賽的項目設置中,參賽分為六個領域,機電一體化作為傳統的競賽設置項目,其項目編號為04,屬于機械制造與工程技術領域。機電一體化項目是運用搭建工業自動化系統所需要的專業知識和技能,依據專業技術規范,根據比賽任務提供的器材和工藝流程要求,完成自動化生產線的設計、組裝、編程、調試、維護及優化的競賽項目。第42 屆世界技能大賽我國第一次參加了機電一體化項目的競賽,與其他技能水平較高的國家相比,我國在此項目上存在一定的差距,最終獲得優勝獎。之后參加的第43 屆、第44 屆、第45 屆我國選手水平有了很大的提升,分別獲得銀牌、金牌和銀牌。從幾屆參賽情況來看,我國在機電一體化項目上通過幾年的努力,水平已經達到了世界一流水平。但是在這個項目上,日本、韓國、巴西、瑞士在近幾屆都獲得過金牌,競爭較為激烈,這個項目的競賽處于一種群雄逐鹿的狀態,誰也沒有把握獲得下屆金牌,所以我們還需不斷學習,吸取別國好的經驗,不斷提升我們的技能水平。
世界技能大賽機電一體化項目是團體雙人項目,賽程為4 d,累計比賽時間19 h。內容包括:根據特定的行業需求設計系統;按照文件說明裝配機器;按照行業標準,正確連接電線及管路;根據要求,安裝、設置并調整機械、電氣及傳感系統;按照標準及說明,利用輔助設備和PLC(可編程邏輯控制器)對機器進行試運行等。比賽過程中,競賽平臺由主辦方為所有參賽隊伍提供,并將競賽平臺按照考核內容分解成幾個不同的考核模塊。參賽選手在規定的時間內完成相應的任務并通過裁判評判獲得相應的分數。
機電一體化競賽項目評分表總分為100 分,項目共包含6 個考核任務,不同的考核任務配分存在差異。每個任務的配分又細化為若干小的評分點,每個評分點低至0.05 分,高至5.00 分。在每個大的任務內,評分細分為具體的考核指標,每個指標都為客觀分,且有具體的配分。
世界技能大賽機電一體化項目競賽的特點,給我們提供了技能人才培養的一些借鑒。
世界技能大賽的技術文件要求每位參賽選手在整個任務實施的過程中嚴格按照事先規定和約束的控制端口表,不得改動和變更規定好的端口。基于這個前提,所有選手完成的任務的結果應該是一致的,所不同的是所花的時間多少和控制精度。這一部分在世賽的評分表中不能直觀地表現出來,卻是整個系統評判的前提,要想取得高分,需要嚴格執行控制的規范性和一致性,這樣對各個參賽隊伍也是公平的。
在世界技能大賽的技術文件中,功能實現的正確性和控制要求的準確性在評分表中的占比很高,達70%。技術文件要求所有的動作必須按照任務規定的要求正確、準確地執行。在運行的過程中,錯誤的動作會直接導致評分結束,而不準確的動作會導致失分。系統運行過程中,正確性是由控制程序來決定的,準確性是由硬件裝配的精度和控制程序中參數的整定決定的。要想保證功能的正確性和準確性對選手要求是很高的。
系統運行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也是重要考慮的方面,如果創建的系統不能安全可靠地運行,那就失去了實際意義。這要求我們選手具備很強的調試能力,同時具備很好的故障排除能力,可以處理一些突發的故障現象,并能迅速地進行故障的排除,從而保障系統穩定地運行,這塊占比達15%。
當今時代科學技術的發展日新月異,產業對我們設備的環保性和節能性要求越來越高。機電一體化賽項對這方面也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主要是實現特定的功能如何更經濟高效。要求我們的選手能不斷地優化我們的系統,盡量節省時間和能源,這塊占比達15%。
產業結構調整、新型工業化國家建設都要求轉變生產方式。由以前的粗放式轉變為集約式,其核心就是追求產品的質量和精度。之前社會對產品的需求量大,很多行業并沒有飽和,企業一味地追求生產效率,對熟練的技術工人非常青睞。但是隨著經濟社會的不斷發展,產品的需求逐漸飽和,人們對產品更看重品質和滿足個性化的需求,所以對于學生的培養,不能只看重其是否熟練掌握了該門技術,還要培養其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在世賽的舞臺上,從考核的內容上也能體現出這種全球趨勢。
世賽對參賽者職業技術規范的考查非常重視,體現在現場工具擺放是否規范、電氣安裝是否精準到位、耗材應用管理是否合理、加工工藝是否合理、現場是否整潔干凈等方面。而這些方面是當前技能人才培養上所不受重視的,為了能更好地培養出一流的技能人才,必須轉變培養方式,從單方面強調職業技能向職業素養和職業技能并重轉變。因此,在教學過程中,參照世賽對職業技術規范的要求,逐步形成一套體現出職業素養和職業技能并重的人才培養體系。這包括人才培養方案、課程標準、授課計劃的修訂,也包括實訓室、教師隊伍的建設。只有通過對這些方面加以改善,才能培養出社會需要的高技能人才。
世界技能大賽將技能種類劃分為設計能力、制造能力、溝通能力和營銷能力四大類,要求示范技能必須包括兩個以上。這就體現出了世賽的項目都是技能復合型的競賽項目,這也是經濟發展對職業院校培養學生的要求。技能的復合也不是單單技能簡單的疊加,而是復雜任務的綜合應用,它要求選手能把多項技能進行充分地融合并加以應用。同時光有超強的技藝也是遠遠不夠的,還需要競賽選手具有較高的溝通營銷技能。在比賽過程中團隊成員高效的溝通及與裁判的良好交流都對最終比賽結果具有很大的影響,這些都是選手職業素質的體現。因此,職業院校在培養學生的時候,要側重學生綜合職業能力的培養。
世界技能大賽是一個全球性的競賽平臺,更是一個交流學習的平臺。通過對機電一體化項目的學習和分析,借鑒世賽對技能人才培養的先進經驗,從而更好地促進職業院校機電一體化專業技能人才的培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