佘花娣,蘇勝宇,李 孝,張冬梅,全立海
(1 唐山市農業科學研究院;2 唐山市種苗中心:063000,河北唐山)
青貯玉米具有產量高、營養豐富的特點,素有飼料大王的美譽,是世界上用于生產奶、肉等畜產品最重要的飼料來源[1]。青貯玉米作為玉米的飼料專用品種,具有生產周期短、產量高、營養豐富、適口性好等優點,目前隨著我國畜牧產業的快速發展,種植面積不斷擴大。在國家調結構、“糧改飼”政策的推動之下,我國的青貯玉米產業將進入快速發展期。
玉米是唐山地區第一大糧食作物,常年種植面積在25 萬hm2左右。唐山奶牛存欄41 萬頭,對玉米青貯飼料的年需求量300 萬t 左右。為了滿足快速發展的畜牧業生產對優質飼料的需求,必須大力發展青貯玉米并提高其種植效益。由于種植一茬青貯玉米收益低,經研究總結出一套適宜唐山地區的一年兩茬青貯玉米高產高效栽培技術。
澆足底墑水,精細整地。結合整地施腐熟的農家肥30 000 kg/hm2。
根據當地的生產條件和種植方式,選擇產量高、品質好、抗病性強、保綠度好、抗倒伏的專用型青貯玉米或糧飼通用型玉米品種。上茬可選擇生育期中熟的玉米品種,如京科青貯516、北農青貯208 等;下茬可選擇生育期較短的玉米品種,如鄭單958。
第一茬3 月底至4 月初搶時播種,第二茬在第一茬7 月初收獲后及時播種。
一般3~5 cm,要求深淺一致。
3.3.1 播量 播量一般為30~40 kg/hm2,留苗75 000~90 000 株/hm2,以75 000 株/ hm2為宜。
3.3.2 種植方式 第一茬:利用多功能播種機,播種、施肥、噴藥、覆膜一次完成。用35~40 cm/70~80 cm 大小行播種,以株距16~18 cm、播種密度75 000~90 000 株/hm2為宜。采用緩控釋肥一次底施免追肥技術、種肥同播,施肥量600~750 kg/hm2,種肥水平間距不得低于8 cm。噴施化學除草劑封閉土壤,用乙莠水或玉米寶4 000~4 500 mL/hm2。第二茬:第一茬玉米收獲后,清理地膜殘膜;雜草較多時,全田噴施一遍草甘膦,并馬上鐵茬直播。采用50~55 cm 等行距播種,播種量與施肥、噴藥同春播。播種行要與上茬根茬錯開,以保證播種質量。
第一茬玉米幼苗長出2~3 片葉時及時放苗,放苗后用土將放苗孔和膜破損處封嚴,以防膜下雜草大量滋生。
早間苗,間除弱小苗。玉米幼苗3 葉期間苗,4~5葉期定苗。
如中后期降水多,為防止肥料流失引起后期脫肥,灌漿期可噴施葉面肥,用尿素7.5~10 kg/hm2加磷酸二氫鉀2.5 kg/hm2。
灌水應根據天氣變化、土壤墑情、植株表現確定灌水時間。一般全生育期灌水4 次:拔節期澆第一次水,大喇叭口期澆第二次水,抽穗期澆第三次水,灌漿期澆第四次水[2]。
為了降低植株穗下節位,可在8~10 片葉時噴施“金得樂”水劑,用量為150 mL/hm2。只噴施上部葉片,避開高溫時間,噴旺不噴弱,噴高不噴低,不能重復噴灑。
5.1.1 地下害蟲 播種時用辛硫磷或2 000~3 000 倍樂果溶液拌種,可防治螻蛄、蠐螬、地老虎等地下害蟲。
5.1.2 玉米螟 玉米螟的防治可在大喇叭口期用辛硫磷顆粒劑灌心。
5.2 病害
絲黑穗病:每100 kg 種子用12.5%速保利可濕性粉劑480~640g 或2%立克秀可濕性拌種劑300 g 拌種。
春播第一茬青貯玉米可以在7 月5 日—15 日收獲,第二茬玉米于10 月10 日—20 日初霜前收獲。兩茬青貯玉米收割時帶穗全株做青貯飼料[3]。
青貯玉米在乳熟末期至蠟熟期收獲,植株綠莖葉90%以上,最適收獲期為植株水質量分數在61%~68%時。若收獲過早,植株含水量過高,飼料口感不佳;若采收過晚,則纖維素含量過高,飼料養分也會隨之下降,并導致產量損失。選晴好天氣進行機械收獲。收獲玉米植株留茬不宜過低,防止夾帶泥土而造成青貯飼料腐敗。青貯玉米收割時間必須與粉碎、裝填等青貯窖藏時間合理銜接,做到收割與加工同步,防止積壓過多。[4-6]
采取一年兩茬玉米種植進行青貯,是解決奶牛優質粗料來源的簡便方法。利用全株玉米青貯飼喂奶牛比玉米秸稈青貯飼喂奶牛提高產奶量14.9%,全年一頭牛可增純收入1 000 余元。使用全株青貯飼料還可以使奶牛體質大大增強,顯著提高牛奶品質,可以提高玉米的利用率,以滿足畜牧業發展對優質青貯飼料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