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索恩乾
“乾兒,你把更多的心思放在工作上,不要擔心我。”和父親掛上電話的一剎那,我的心中不禁為父親堅韌的精神點贊。
父親因為不小心跌倒,辦了住院手續,住院期間,我盡量抽時間去看他老人家,可他總是怕影響我的工作,每次都是忍住病痛,都讓我哥打電話給我:沒得事的,不用操心。出院后,父親回到老家休養。每次電話聯系,他都重復這幾句話。
小時候,因為祖父去世早,在祖母和叔祖父的嚴格要求下,父親讀書很用功。在那個年代,奶奶艱難地撫育著大伯和父親,走過了很多苦難的日子。困境中的父親練就了一身堅硬的骨板,滿懷著對美好生活的企盼,一路領著我們兄弟三人前行。奶奶是個有文化的人,她艱難地培養著父親讀書。父親18歲那年,參加了在都勻民師舉行的布依班短期培訓,之后便被分配到鄉里一所邊遠的學校教書,從此,教書的日子便和父親的生命結下了因緣。
在長達30多年艱苦執教的日子里,父親僅領著每月微薄的民辦教師報酬,還要負責全家的生活開支。那時母親生病,父親一方面借債給母親治病,一方面還要照顧我們兄妹,真可謂萬分辛苦。我每天早上起來時,父親已從山上割草回來了,安排好家里的一切后,便急匆匆地去講課。有時候我獨自跑到學校看父親,只見他已坐在辦公室備課,安排學校一天的工作,那時候的村小學辦公室5平方米凸凹不平的地上就只有一張桌子、兩三根凳子、一鋪硬板床,父親和另外一個教師便在這樣的環境中工作了30多年。30多年的日子靠的不是那一個月十來個工分或是十來塊錢的報酬,而是父親對山鄉的一種執著的期盼和信念。
每當深夜,我從睡夢中醒來,總能看見昏黃的煤油燈下,父親伏在桌子前不停地寫著、念著。為了上好每一節課,他養成了查字典的習慣,他在家里和學校準備了好幾本漢語字典和辭典,遇到不認識的字,不懂的詞語就查一查,稍有空閑便隨手翻一翻。
父親雖然只讀了幾年書,但他勤學不輟。長期苦練使他能打一手好算盤,寫得一手好字。在30多年的民辦教師經歷中,為了補貼家用、節約人力,父親學會了鑿石、編制篾器、打門窗,成了一名萬匠通。無論是教書還是課外的幫忙,父親總是做一行愛一行,并能認認真真地把它做好,贏得了寨鄰老少的尊重。
我是在父親的關懷下長大的,深知父親內心隱藏著巨大的毅力。
在我的記憶中,1976年那個陰晦的梅雨季節讓我永遠難忘。母親因心臟病復發住進醫院,父親一個人便在家、學校和醫院三點一線來回奔跑。看到父親疲憊的身子和憔悴的面容,幼小的我感覺到父親身心勞累之極。正當父親苦悶難解之際,屋漏偏遭連夜雨,家里遭到了一場天災,連續十天的大雨使家里房屋后山上泥土裂縫,隨時面臨崩塌的危險。那一夜,正在夢中的我和妹妹被狂風暴雨驚醒,睜開眼睛,只見大雨傾盆,電閃如鳴,四處漏風的房屋搖搖欲墜。后山的泥石流已被大雨沖到了內屋,被壓在泥下的豬、牛嗷嗷亂叫,整個家全被驚嚇所籠罩。伏在被窩里的我一直不敢抬起頭,只聽見父親在指揮著年紀稍長的大哥抓緊轉移還未沖走的糧食,父親堅定的聲音在雨電中顯得特別厚重和清晰。到第二天早晨,雨才有些平息。我從被子里爬出來一看,家里已全部是泥沙,所有的檐柱都泡在泥石流里。面對這突飛而來的災難,父親堅強地硬挺著。那段日子,父親既要教書,又要照顧母親,還要回家安排災后重建事情,面對我們,父親總是一句話不說,也許父親的心里承載著十分沉重的負荷,但是面對三個年幼的孩子,他無法傾訴、無法減輕壓在肩上的負擔,可我從沒有看到父親苦喪著的臉。在我們面前,他總是鼓勵著說:“你們只管好好學習,不關你們的事。”
小時候,父親就是這樣時時庇護著我們,為我們遮風擋雨。特別是當我們遇到困難和困惑的時候,父親總能為我們帶來光明,帶來順利。父親在我們心目中不僅僅是我們童年時衣食的依靠,還是我們一生精神生活的靠山。

在父親的人生字典里,都一直與命運從容抗爭,抗爭的過程就是幸福,這種幸福流光溢彩,讓人流淚。每次回家,父親總是一個人上山打草、砍柴,風風火火。那一年,操勞一生的奶奶來不及和家人說一句話就去了,接著我已過世的大伯的兒子也患病去世。最傷心的是,母親元月份被查出癌癥,僅僅待了六個月的時間,也陪伴奶奶而去。在不到半年的時間里,家里連續去了三位親人。父親憔悴了許多,頭發白了許多,我看見父親流淚了,這是不輕彈的淚,人的一生要承受多少打擊才算足夠?可我知道,不管怎么樣,父親是不會倒下的!
父親一生飽經滄桑,一生也從不畏風霜。生活的艱辛,鍛煉了他堅強的性格。工作的勞累,鑄造了他精神的健康。特別是父親對困難、對艱苦的樂觀;對生活、對生命的熱愛;對工作、對事業的執著,對做事的堅韌,永遠都是我們學習的榜樣。
我繼承了父親很多好習慣,特別是執著堅韌的精神,這些好習慣在我的人生道路上,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因為我明白,生活中,在向著目標奮力沖刺奔跑過程中,就是依靠一種堅韌執著的信念;就像父親一樣,雖然病痛,但內心寧靜,精神充盈,時刻感到從容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