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東陽
廈門城健建設有限公司(361000)
鋁合金模板作為新型板材,因其質輕、拆裝便捷、可循環(huán)利用等優(yōu)勢廣泛應用于高層核心筒工程施工中。隨著我國建筑結構的日趨多樣化,鋁合金建材在我國建筑施工中出現(xiàn)頻率也越來越高,文章就以廈門市東宅安置房工程為例,深入分析鋁合金模板系統(tǒng)在高層核心筒施工中的應用。
廈門市東宅安置房工程為城市綜合體項目,地上2幢建筑32層,3幢多層商業(yè)建筑,地下室2層(人防及車庫)和1幢幼兒園;基礎結構為樁基礎,主體結構為鋼筋混凝土剪力墻結構、框架結構形式建筑,總建筑面積約77500m2,地下室建筑面積為22299.67m2,建筑高度近100m。工程面積大、范圍廣、投資額巨大。
本工程在設計中有左右兩個核心筒結構,總面積為525m2(如圖1所示)[1]。

圖1 核心筒結構圖
根據(jù)本工程內外墻狀況,選擇合適的鋁合金模板(如圖2所示),外墻模板采用140重型鋁合金模板,將其拼接組成大模板,內墻采用65鋁合金模板早拆體系施工。從本工程地下室位置開始到地上一層位置采用鋁合金模板施工,施工前結合施工方案在相應位置預埋爬模。核心筒剪力墻與橫向外墻結構均采用鋁合金模板早拆體系施工,且施工同時進行[2]。

圖2 鋁合金模板外爬內支施工示意圖
本工程施工段總共分為兩部分,分別采用流水施工和爬模、鋁合金模板施工。
流水施工有兩個流水施工項目,一是左核心筒結構;二是右核心筒結構,當左核心筒結構鋁合金模板全部爬模施工完畢,施工人員開始切換到右核心筒結構進行爬升爬模施工,這時做核心筒結構開始進入下一環(huán)節(jié)的施工,如鋼筋綁扎、混凝土澆筑等。爬模、鋁合金模板施工流程(如圖3所示)。

圖3 核心筒內模板施工流程示意圖
3.2.1 爬模模板設計
文章中所述外墻模板采用140重型鋁合金模板組拼成的大模板,高度為4700mm,將其懸掛至液壓爬升裝置上。設計爬模時需對面板、背楞等進行承載力驗算,確保大模板應力滿足條件。還需在模板上開設預埋件的安裝孔,主模板采用1200mm×3000mm和1200mm×1700mm的模板。
3.2.2 鋁合金模板設計
剪力墻模板設計為開孔和不開孔兩種形式,標準模板寬350mm,為減少施工誤差,后補充模板的寬度為300mm,250mm,200mm,若在施工中不得不嵌補模板時,按照文章給出的補充模板寬度順序進行[3]。
承接模板(如圖4所示)是指樓面板接高時水平配置的模板,通常安裝在外墻面,承接模板設置要求高處樓面45mm,且在外墻面采用M16×80的螺栓安裝。

圖4 承接模板示意圖
3.3.1 配模生產(chǎn)
根據(jù)工程的設計方案圖紙進行配模生產(chǎn),合理選擇鋁型材、鋁板厚度以及鋁合金模板和配件的尺寸。嚴格完成加工后對個模數(shù)模板進行編號預拼裝作業(yè),檢驗預拼裝是否合格,將合格的模板編號分類堆放,為后期的施工安裝使用提供便利。
3.3.2 復查檢驗
在鋁合金模板施工前需要完成墻柱鋼筋綁扎,以及各預埋件的安裝,并進行核驗檢查。在此確認墻根和柱腳的標高和,以及定位軸線的準確度,針對超出誤差部位進行適當調整,直至符合安裝要求。對模板面進行清潔處理,均勻涂抹專用的水性脫模劑。
首層施工是高層建筑核心筒施工中的重要環(huán)節(jié),爬模首層施工高度控制在7m,先在外墻首層上部約4.5m處設置140重型鋁合金模板,外墻模板下部約2.5m處設置65鋁合金模板,模板設置好后,安裝爬模預埋件,先拆除模板后再進行爬模施工。
標準層樓高為4.5m,采用一次爬升方式進行施工作業(yè),爬升施工到2~7層后,出現(xiàn)5m、6m層高,為非標準層,此時采用2次爬升方式施工,2次爬升后的內墻模板不應拆除。
按照先墻柱后梁板的順序和先非標準板再標準板的原則進行模板安裝。剪力墻模板根據(jù)工程設計要求按編號擺放在相應位置,復查墻底的混凝土標高后,采用銷釘將模板與踢腳板固定。模板上安裝穿墻螺栓,并采用水平方式安裝背楞,背楞選用兩根Φ235型60mm×30mm×2.5mm方管,用對拉螺栓夾緊,間距分別控制為250mm(距地面)、1150mm、2050mm共三道,剪力墻設置道斜拉桿(如圖5所示)[4]。

圖5 鋁合金剪力墻模板圖
柱模板的選用和剪力墻模板相同,其中,柱模、梁側模板與梁底模板之間須使用螺栓連接,并用拉螺栓加緊背楞的方式將柱體外兩端作為柱箍,注意控制柱箍與底部的距離,建議設置為250mm,兩個柱箍之間的距離控制在600mm左右。雙向各配置一根柱斜拉桿,轉角處根據(jù)實際情況進行配置。柱模板安裝完成后及時檢查安裝情況,檢查模板垂直度是否符合施工標準,檢查無誤后方可安裝梁模板。
根據(jù)梁的位置和跨度,確定梁模板的安裝位置,梁模板安裝前現(xiàn)將梁底模板支撐在柱模板預留的梁缺口上,跟隨底模的安裝進度設置梁底支撐桿,梁底立桿支撐間距不得大于1300mm,并且在各支撐上都要設置早拆頭(如圖6所示),早拆頭采用100mm×300mm,厚度為6mm,使用兩個銷釘聯(lián)結梁底板,梁寬≥300mm時需要采用三個銷釘聯(lián)結。通過立桿底托將梁底標高調整到位后安裝梁側模,如文章所述,再使用螺栓連接梁側模板與梁底模板。

圖6 鋁合金模板支撐早拆頭安裝圖
樓面模板支撐間距設置為1300mm×1300 mm,采用單支頂支撐,并控制鋼支撐的可調高度范圍為2000~3500mm,在各鋼支撐上配置早拆頭。
在檢查核驗合格后即可進行澆搗混凝土,此時需要專業(yè)施工人員進行護模,針對模板、頂撐、斜撐、銷釘?shù)奈恢眯螒B(tài)變化進行測查,若出現(xiàn)某一環(huán)節(jié)問題,需立即停止?jié)矒v并及時通知技術人員進行處理調整。
在混凝土澆搗時預留一定的拆模試塊。在混凝土強度達到1.2MPa時即可進行豎向模板拆除;混凝土強度達到設計強度的75%時,方可拆除梁板底模(除早拆頭外);混凝土強度達到設計強度的100%時,才能拆除早拆頭及其支撐,并在施工層下保留兩層以下的支撐。梁板低模拆除過程中,需要先從跨中拆除梁模,按順序向兩端拆除,拆除過程中控制力度,不易過猛,并注意保持早拆頭及支撐體系的穩(wěn)定性。
模板拆除作業(yè)需嚴格遵循規(guī)定好的拆除時間和力度,避免出現(xiàn)應操作不當而引起的表面起皮現(xiàn)象,確保不要傷害到板材,建筑施工人員根據(jù)混凝土凝固程度選擇合適的時間點進行模板拆除工作。拆除墻體與水泥樓板結合的位置的模板時,應先把挨在一起的模板拆掉,依靠專門的拔模器具將模板抽出來。拆除后的模板要立刻清除表面污漬,防止模板銹蝕,以供下次使用。
建筑工程從施工前期準備工作一直到整個工程完成都必須嚴格按照《鋁合金模板技術規(guī)范》(JGT522—2017)和《金屬與石材幕墻工程技術規(guī)范》(JGJ133—2001)進行施工。在前期施工圖的設計、配件的加工制造過程中,質檢人員要嚴格把控,一旦檢查出有質量不合格的配件,嚴禁將其應用在施工中以防不合格品進入場地,造成不必要的麻煩。主要措施如下:①質量保障措施:由團隊中的質檢員擔起這一重任,嚴格按照相關標準實施,既是對工程項目的負責,也是為自己的人身安全負責。②進度保障措施:在施工前期以及過程中制訂好詳細的生產(chǎn)計劃,嚴格實施,防止工期被托緩,還要應對相關突發(fā)事件,比如停水停電,要早作打算,防患于未然[5]。③施工安全保障措施:在施工前要提前對工人進行相應的施工培訓,防止出現(xiàn)像高空拋物等一些違規(guī)操作。
綜上所述,通過廈門市東宅安置房工程鋁合金模板應用情況,可以證明鋁合金模板系統(tǒng)在建筑核心筒施工中優(yōu)勢較大,節(jié)能環(huán)保、可塑性強,能夠滿足基本的施工質量要求,提高施工效率。與傳統(tǒng)的木模板相比,鋁合金模板更具專業(yè)化、標配化和標準化,具有經(jīng)濟、環(huán)保等特性,是值得被推廣的綠色施工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