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璇
【摘要】現如今,各類全新媒體的出現,對于電視媒體的發展是一件利弊共存的事情,尤其是對于電視新聞記者而言,新聞采訪方式也因為新媒體平臺和技術的出現、發展,迎來了全新的轉型發展機遇,但這也需要電視記者在面對工作問題的前提下,對其工作思路進行創新。故此,本文以新媒體環境下電視記者的變化特征分析為切入點,以其工作中暴露出的問題,探討了今后電視記者工作思路的創新發展策略。
【關鍵詞】新媒體環境;電視記者;變化特征;工作思路;創新
中圖分類號:TN92? ?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 ? ? DOI:10.12246/j.issn.1673-0348.2021.21.068
在新媒體技術持續發展的影響下,人們對新聞信息傳播的速度、精準性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新媒體平臺和移動智能終端持續發展的影響下,憑借各種新聞APP以及短視頻平臺,人們可以在碎片化的時間及時了解各種社會大事。這種情況的出現對于電視記者而言,要求在轉型發展的同時,對工作思路進行合理的創新,而這也是電視新聞媒體得以持續穩定發展的必然要求。本文基于新媒體環境下的電視記者變化特征分析,探討了其工作思路創新的策略,以便為今后電視記者的轉型發展提供借鑒、參考。
1. 電視記者的工作內容分析
對于身處新媒體環境下的電視記者而言,其工作內容也出現了一定程度的變化,不但需要電視記者完全按照電視臺里的各種規定完成既定的任務,也需要在廣泛開辟全新的新聞源頭的同時,做好與實習記者、播音主持之間的多向聯系以及溝通,從而能夠在全面發揮各方工作主動性和積極性的前提下,推動新聞工作的全面、一致發展。除此之外,電視記者也需要對自己所負責的新聞項目從最初的材料選擇到最后的文稿撰寫等方面進行嚴格的審核,而且其中所運用到的各種圖像和音頻資料也需要進行嚴格的篩選,確保能夠在與文稿完全統一的前提下,落實后期的同期聲合成,從而制作出質量相對較高的新聞節目。新聞記者在采訪中所用到的各種設備也需要由其定期進行維護,并針對設備所出現的各種磨損和故障問題進行及時備注以及報告,以便為臺里進行設備的更換以及各項使用計劃的制定提供支持。
2. 新媒體環境下的電視記者變化特征分析
2.1 電視記者的全能化轉型發展
傳統技術下的電視記者工作模式,都是由記者和攝影師二者進行搭配的組合式工作,但在各種新媒體傳播和生產技術快速持續發展的影響下,自拍桿這類攝影工具成為新聞記者獨自進行新聞報道的重要組成部分。這種報道方式能夠很好的利用現階段的移動網絡以及智能手機終端進行新聞事件的實時播報,也正是因為這種新聞傳播和拍攝方式的變化,推動了電視記者向著全能型的方向進行轉變。在今后國內新媒體技術快速持續發展的影響下,電視記者今后的發展趨勢之一就是全能性發展。從傳統新聞工作的層面看來,電視記者需要徹底改變之前單一化新聞內容播報的工作模式,其工作內容也需要從之前單一化的新聞稿件編撰,添加新聞信息的采編、視頻聲音合成剪輯等多項工作內容。新媒體環境下的電視記者新聞工作體系變得十分繁雜,這就需要其關注一些全新的且全能性電視新聞直播設備,以此來進一步推動電視新聞播報方式的更新。
2.2 新聞報道的靈活、全面發展
隨著我國新媒體建設的持續發展,電視記者在傳播新聞的過程中,除了可以利用已有的廣播,電視,報紙等傳統方式之外,全新的網絡平臺也成為一種新聞信息傳播的有效途徑,這就要求電視記者持續提供其專業素養水平,以便在熟悉各種現代化媒體傳播技術的前提下,持續提高電視新聞聯播報道的深度,幫助受眾群體在觀看新聞節目的過程中,發掘事件背后的本質。除此之外,新媒體平臺技術的發展,也使得電視新聞記者的播報方式,從直接的電視新聞播報轉變為電視、廣播以及新媒體平臺同步播報新聞的模式,使得新聞信息的傳播速度和效率都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高。
2.3 電視記者的自媒體化轉型發展
現階段,電視記者隨著各種新媒體技術的發展,出現了一種向著自媒體方向發展轉型的特征,主要是借助各類社交軟件或者是網絡平臺、社區,將規范性以及非違法性的行為信息向社會公眾進行傳遞。這種傳播方式不但能夠強化新聞信息傳播的精準性、深度和廣度,同時也使得電視新聞記者工作的主觀性得到了全面的發揮,突破了傳統固定的工作程序,堅持社會新聞事件事實、實質的還原。一般而言,電視新聞記者在采訪的過程中,可以借助各新媒體技術與當事人,針對新聞事件本身進行深刻的交流,并從多角度發表自己的看法,確保帶領目標受眾群體逐步接近社會新聞事件的本質。
3. 新媒體環境下電視記者工作中暴露出的問題
3.1 缺乏具備足夠價值的新聞
以現階段我國電視新聞的發展看來,能夠符合社會穩定發展要求,并且推動傳播弘揚正能量的新聞就是有價值的電視新聞。電視記者的職責便是客觀、真實、準確的進行新聞事件的報道,始終在挖掘社會新聞事件本質的過程中還原整個事件的經過。新聞采訪本就是一項繁瑣復雜的工作,對于記者的新聞事件敏感性有著相對較高的要求,需要新聞記者在發現社會生活中的有價值的新聞信息的前提下,通過信息的收集以及采訪等配合工作,將社會新聞事件傳遞給受眾群體。但根據目前的情況看來,各種新媒體技術的持續發展,使得社會公眾內的每一個個體都可以成為社會新聞事件的傳播者,進一步加大了新聞記者發現有價值新聞的工作難度。
3.2 職業道德方面存在一定缺陷
職業道德是新媒體環境下影響電視記者轉型發展的重要影響因素之一。記者本身作為社會個體之一也會接受到來自內外多種壓力以及誘惑,在各種不良因素的影響下,新聞記者也會在職業道德方面出現一定的問題,其中又以經濟利益和社會文化因素影響最為嚴重。新聞行業作為中國社會經濟發展的基礎行業之一,從事新聞工作的記者也需要滿足其基本的社會生存需求,在此之后才能夠將個人理想融入到新聞報道工作中。在這種情況下,新聞記者更加重視在新聞工作過程中制作符合大眾口味或者是可以創造收視率的新聞,使得新聞工作出現了追求經濟效益的不良現象。
3.3 報道方式和社會發展脫節
新媒體技術的快速發展為電視記者進行新聞采訪和播報提供了全新的技術方式,但電視記者往往受到傳統的新聞采訪工作思維、工作流程的影響,部分記者的新聞采訪工作仍舊呈現出一種模式化的現象,與被采訪人員之間對話交流,維持一種一成不變的狀態。正因為這種現象的存在,很容易導致新聞記者在同一事件進行采訪的過程中,出現報道側重點完全相同的問題,繼而導致了新聞節目內容出現了同質化的現象,拉低了電視新聞節目對于受眾的吸引力以及忠誠度。
4. 新媒體環境下電視記者的工作思路創新策略
4.1 重視與觀眾的有效互動
現階段,我國電視節目的多元化發展使得電視節目成為了人們日常娛樂和消遣的重要組成部分,而電視節目發展的一大特征便是內容和形式的多元化發展。在這種背景下,受眾群體對于節目內容的審美要求也呈現出一種持續提高的狀態。為了電視記者在新媒體環境下更好的發揮正確引導社會輿論的作用,需要與受眾進行有效互動的同時,進行全面的新聞節目市場調查,針對那些審美習慣、年齡、職業等方面存在差異的觀眾進行全面調查,做到以觀眾的喜好作為出發點,確定節目的定位以及標準。只有電視記者在明確自身工作定位和新聞節目內容定位的前提下,方能夠針對節目的設計、內容采編等多個環節進行針對性更新以及優化。同時,在新聞播報的過程中,也可以通過進行場外的連線以及彈幕實時評論等方式,重視與受眾之間的深化互動,以便在全面了解受眾對于節目需求以及建議的前提下,真正制作出有價值的符合社會公眾需求的新聞內容。
4.2 重視自身專業化的建設
對于新媒體環境下的電視記者而言,其與新聞編輯二者之間存在著一定的共性,需要在工作理念、新聞報道形式等方面維持高度的一致和統一性,以此來持續提高新聞報道工作的實效性和同步性。在這種情況下,新聞記者需要在熟悉自己本職工作流程和內容的同時,針對自身的專業素質進行持續建設,使用業余時間學習有關編輯、合成等方面的專業理論知識和操作技巧。同時,為了更好的應對各種因素影響所帶來的新聞記者職業道德缺等問題,電視臺也需要組織電視記者定期進行職業道德等方面的專業培訓,以此來持續提高電視記者自身的專業工作素質水平,幫助電視記者憑借自身的綜合能力,強化提高新聞節目的內容質量以及社會影響力,制作出帶有深度、美感的電視新聞節目內容。
4.3 以報道的深化向外界展示媒體的公信力
現階段我國電視新聞節目內容的廣度和深度呈現出一種持續拓展的狀態,除傳統的時事政治和娛樂新聞報道之外,也是對各個新聞的本質內容進行深刻的挖掘。在這種背景下,電視記者在進行轉型發展的同時,需要針對自己的工作模式進行調整,更好的適應新媒體環境下對于電視工作的具體要求。簡單而言,電視記者需要在深刻挖掘每一個社會新聞事件本質的同時,幫助受眾群體掌握事件的真相,深入了解社會經濟的發展。這種工作模式能夠進一步強化電視新聞在社會范圍內的公信力、影響力。比如,央視開辦的《今日說法》這一欄目,其中的每一期節目都與社會熱點話題有著緊密的關聯,并且從多個角度對社會的熱門事件進行了分析,對社會發展的本質和人性進行了深刻的揭露,有效維護了人民群眾的合法利益。電視記者完全可以借鑒這種節目內容以及形式,在新聞事件報告的過程中深入進行采訪和調查,真正將事件的真相報道給群眾,并同步宣傳一些有關的基礎法律常識和其他方面的知識,真正讓受眾體會到電視新聞與實際生活之間的觀點,以此來強化受眾對于電視新聞節目的忠誠度。
5. 總結
新媒體技術的發展以及出現對于傳統電視新聞記者而言,提供了工作技術、方法、傳播途徑,推動其逐漸向著全能化以及自媒體方向轉型發展,但針對目前電視新聞技巧工作中暴露出來的職業道德偶有缺失、缺乏足夠有價值新聞的問題。電視記者需要在重視與觀眾之間有效互動的前提下,推進自身的專業化建設,并通過新聞報道深化的方式展示新聞媒體本身的公信力,推動電視新聞行業的快速穩定發展。
參考文獻:
[1]夏羽.融媒體時代記者新聞采訪創新模式分析[J].記者觀察,2020(18):66-67.
[2]余輝.淺論當前電視記者工作的創新路徑[J].傳播力研究,2019,3(34):48.
[3]包漢青.新媒體環境下廣播電視記者工作創新發展策略研究[J].科技傳播,2019,11(16):84-85.
[4]黃偉.試論媒介融合時代下的電視記者采訪創新模式[J].記者觀察,2019(23):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