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鑫
山西路橋第六工程有限公司 山西晉中 030600
目前,滿堂支架在橋梁項目建設中實現了廣泛應用,在具體施工中涉及到的體系轉換比較少,或是無需進行體系轉換,施工效率高、操作便捷。滿堂支架現澆箱梁作為橋梁項目建設中的關鍵參與要素,適用在墩臺施工或者是潛水橋位制梁,是橋梁建設的一種關鍵施工工法。
此高速公路工程項目的全線長度是23.16km,起訖樁號是K15+290--K38+450,采用的是雙向四車道,設計的行車速度是100km/h。此項目包含了一座橋梁(屬于高速公路互通匝道橋),橋長度是1.26km,采用的是現澆箱梁(其跨徑是35m+50m+35m),箱梁結構類型是單箱雙室斷面形式,頂寬度是15.5m,底寬度是10.5m,翼緣寬度是2.5m,縱向與橫向各自布設了預應力鋼束。通過分析橋梁項目實際情況以及施工要求等,然后確定采用滿堂支架現澆箱梁施工技術[1-3]。
此橋梁項目中滿堂支架現澆箱梁施工技術流程詳見圖1所示。

圖1 滿堂支架現澆箱梁施工技術流程
全面清理項目施工現場中的雜草、樹根以及碎石等,然后采用平地機實施整平處理。選擇燁犁將表面土層(厚度約為30cm)進行翻松處理,同時檢測土層的含水量,在符合規定要求后,通過壓路機實現密實碾壓,保證土層密實度≥90%。若是項目施工現場存在淤泥層,則需要結合實際情況采取換填處治方式,以保證滿足項目施工要求。
基礎材料選擇的是φ48碗扣式腳手管,嚴格按照規范要求搭設滿堂支架。此項目中箱梁底板下腳手管確定的橫向安裝間隔距離是:底板與翼緣板位置是0.9m至1.2m,腹板位置是0.6m。從所有立桿頂端布設頂托,同時規范安裝I10橫向分配梁。箱梁底模選擇的是竹膠板(其厚度是12mm),縱向次肋使用的是木枋(其規格是10cm×10cm),橫梁與縱梁采用的是木枋(其規格是10cm×10cm),內模選擇的是竹膠板(其厚度是12mm),縱向主肋、次肋采用的是木枋(其規格是10cm×10cm)。支架搭設詳見圖2。

圖2 支架搭設
通過支架預壓能夠有效消除非彈性變形,并確定實際彈性變形量,實現支架剛度以及穩定性檢驗,從而防止支架后續使用階段發生不均勻沉降。此項目中支架預壓采用的是砂袋滿鋪壓載模式,其中壓載量確定是箱梁自身重量120%,待達到滿載狀態同時維持48h之后才能夠卸載。以預壓之后得出的結果為基準,然后合理對底模標高進行調整。
腹板側模與翼緣板底模安裝。采用竹膠合板制作腹板側模與翼緣板底模,在拼裝階段應重視檢測,保證模板能夠精準就位。同時板間縫隙采用雙面膠粘貼處理,然后使用膩子進行刮平,并實施拋光處理,以確保其平整性和緊密性符合要求。此外,腹板側模面板與翼緣板底模面板厚度都是12mm,采用“汽車吊(重量是25t)+人工”方式實現模板安裝。結合設計圖紙要求安裝模板,并仔細檢查模板安裝效果。
內模安裝。待底板與腹板位置鋼筋安裝完成之后,通過吊裝方式把內模置于內腔連為一體。此項目模板工程內模結構分為竹膠合板與雙拼[12框架,其中支撐裝置選擇的是腳手管與可調節頂托,以增強內側模的穩定性,然后安裝仿木(其規格是10cm×10cm)作為橫向支撐,從而型號才能“井”字框架支撐體系。為了能夠實現內模的有效拆除與底板鋼束張拉,需要提前合理預留1.2m×1.2m施工空間。
由專業技術人員根據設計圖紙內容及要求從加工場制作鋼筋,并認真、仔細檢查鋼筋質量,分類堆放與掛牌標識鋼筋。考慮到鋼筋和潮濕空氣接觸之后會出現銹蝕問題,所以需要從其下方、上方做好防護處理。同時鋼筋使用之前必須進行深度清理,保證鋼筋表面整潔、無任何雜物,以及無缺陷與變形等現象。骨架鋼筋尺寸要符合規定要求,且無翹曲、變形。為了能夠實現主筋接頭的有效連接,需要采用連接器實施連接。從中跨L/4位置連接主梁上緣、下緣主筋,合理控制鋼筋接頭量。
鋼絞線下料與編束。采用的鋼絞線必須確保無刻痕、銹蝕等現象,各批次鋼絞線需要具備出廠與質量證書,同時在使用之前進行試驗,保證鋼絞線強度、彈性模量以及伸長量等指標符合要求。鋼絞線外觀應干凈、完整,無任何的裂紋、油漬附著等現象。合理控制鋼絞線實際下料長度,采用砂輪機進行切割處理,各束各鋼絞線處于平行狀態,防止出現纏繞現象[4]。確定的鉛絲綁扎間隔距離范圍是1.0m至1.5m,然后按照要求編號掛牌與分類堆放。考慮到鋼絞線容易受潮濕環境條件的影響,所以需要與地面保持一定距離,采取相應的保持干燥處理措施,從而防止鋼絞線出現銹蝕等問題。
穿束。采用引入套管牽引方法,把鋼絞線穿入到波紋管之內,并從鋼絞線頭位置纏繞膠帶,以防止鋼絞線頭損傷波紋管。同時需要提前精準確定錨墊板具體位置,確保孔道通暢。鋼絞線連接位置應采用連接套筒處理方式,使兩側鋼束中心處在同一直線上,防止發生彎折問題。在混凝土澆筑施工之前必須對錨墊板口進行密封處理,防止水泥漿滲入。
預應力張拉。此項目中鋼絞線張拉力是190kN,貫徹的是雙控標準,以張拉噸為作為關鍵指標分析研究張拉效果,通過伸長量檢測,保證指標符合規定要求。在預應力設計階段,管道摩阻系數確定的是0.16,偏差系數取值是0.001,鋼束的彈性模量是190×105MPa,松弛率小于3%。以分級方式進行張拉施工,詳細流程是(持荷時間控制為5min)→錨固。若是需要加載預應力,則需要保證混凝土強度級別≥設計強度級別90%,同時養護時間≥7d[5]。待所有條件確認無誤之后才能夠進行張拉,且張拉階段需要認真、仔細檢查預應力鋼束,同一斷面內斷絲率不能超過1%,無整根拉斷現象。
在預應力張拉施工完成之后,且預應力束與錨具無任何的異常問題,緊接著就要實施壓漿施工。一般張拉施工后24h之內必須完成壓漿施工,此項目選擇的是真空輔助壓漿方式。壓漿施工流程如下:①壓漿之前應做好各項準備工作,以高壓水泵射水形式進行孔道清理,確保孔道整潔、無雜物;②按照要求試運行壓漿泵,如果轉速、壓力符合規范要求則可以開始壓漿,基本原則是勻速途徑,其中最大壓力控制是1.0MPa。施工技術人員必須認真觀察,若是箱梁排出物質的順序變化是空氣→水→稀漿→濃漿,則需要將排氣孔夾緊,并合理加大壓力,然后進行穩壓,同時將壓漿孔中的噴嘴拔出,并塞入木塞進行封堵處理;③壓漿階段應預留長度是7.05cm立方體試塊(一共是3組),標準養護時間28d,并對其抗壓強度進行檢測,以保證壓漿施工效果;④壓漿施工需要保證均勻性、連續性,若是遇到了特殊條件必須中斷,則應采用壓力水進行沖洗處理,在問題有效解決之后才能夠恢復壓漿施工[5-7]。
(1)模板拆除。嚴格按照規定要求進行混凝土強度級別檢測,在混凝土強度級別≥設計要求數值的60%之后,才能夠組織專業施工技術人員進行內模板與側模板拆除。以端模拆除為例,必須保證端模混凝土的強度級別≥2.5MPa,同時在最大程度上控制混凝土結構整體性破壞的前提下快速進行拆模。而底膜拆除必須確保混凝土的強度級別達到100%。此項目中模板拆除施工順序詳見圖3所示,根據要求順序進行有序拆模,同時拆除的模板應進行仔細清理與保養,然后實施分類堆放。

圖3 模板拆除順序
(2)支架拆除。待腹板位置張拉與壓漿施工完成之后,應組織專業施工技術人員負責進行支架拆除。而在支架拆除具體施工中需要確保一次落架,以一聯中間跨為起點,然后同步朝向兩端實施推進,整個施工階段必須符合對稱施工規定要求。此項目中支架拆除作業必須嚴格落實先中跨后邊跨與先跨中后支座的基本原則。
(3)注意事項。提升支架安裝質量。從本質上分析,支架安裝效果直接決定著橋梁施工安全與質量。為了能夠保證支架結構強度,就需要提前對項目場地進行整平與夯實處理,若是場地土層比較軟弱,則應采用有效的硬化處治措施,以增強土層結構承載力與穩定性。若是現場地質條件不符合施工要求,則應采用壓路機進行密實碾壓,以防止地基出現不均勻沉降,同時預壓重量一定要>混凝土澆筑整體重量的120%。此外,為了進一步增強地基結構承載力,應選擇明挖方式擴大基礎面積,若是出現了軟土地基則要選擇換填處治方法,同時將地基中的淤泥等雜物清理干凈。
保證施工人員安全。在滿堂支架現澆箱梁的施工階段,為了能夠有效保證安全施工,嚴格控制違規操作,必須安排有責任心、能力出眾的監管人員,負責對施工現場進行實時監管,一旦發現存在安全隱患,則必須要求立即停止施工,然后制定合理、可行的解決方案。由于支架搭設一般需要進行探孔鉆探,此環節易發生安全事故,因此必須提前完成各項檢測工作,尤其是鉆探施工相關參數確保符合規定要求,若是條件允許則應實施預防處理,以實現探孔鉆探的安全作業。
本文結合橋梁項目實際情況,重點研究了滿堂支架現澆箱梁施工技術,主要包含了施工準備、支架搭設、支架預壓、模板工程、鋼筋工程、預應力施工與壓漿等。研究表明,此橋梁項目采用滿堂支架現澆箱梁技術合理、可行,且保證了橋梁施工質量及安全,為類似橋梁項目施工提供了借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