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廣君(濟南)
郵票、煙標、火花和酒標,被稱為世界四大平面收藏品,這是專題收藏的天堂。而銅墨盒上呈現出的繪刻內容和信息,不僅與這四大平面收藏品有很多相似之處,更有諸多其無法企及的地方,是開掘專題收藏的富礦。關于銅墨盒的專題收藏優勢,不少藏友已充分認識和領略到了,并緊鑼密鼓付諸收藏行動。但是,也有一些藏友對自己是否進行專題收藏,如何進行專題收藏,因存有模糊認識,有的在等待徘徊,有的半途而廢,有的沒有收出成績。現和大家一起來廓清這些模糊認識:
看不起專題收藏,就是看不起墨盒,或者說就是看不懂墨盒。因為銅墨盒的一個很重要特征,就是天生適合專題收藏。墨盒的專題收藏,不是普通階層和新人的專利玩法,圈內很多資深藏家都有自己的專題,有的有一個,有的有好幾個,玩專題不僅沒有降低他們的身份和檔次,反而增添了他們的收藏樂趣。他們既是精品收藏的領跑者,也是專題收藏的佼佼者,因兩者“通吃”而實現了“雙贏”。其實墨盒專題收藏中有許多高端選題,比如:清代狀元專題、青銅器專題等。
收藏沒有最晚,只有更晚。人類的收藏活動會一代一代持續下去的,今天的晚,就是明天的早。墨盒收藏剛剛進行了三十幾年時間,按二十年一代人來算,還不到兩代,很多老一代藏家還活躍在圈子內,可以說老人新人仍處于同一個大時代,只是老人早跑了幾步而已,新人的機遇機會還是很多的。目前,墨盒專題收藏還處于原始積累階段,留給我們可寫最新最美圖畫的白紙還有很多,大量的選題還沒有人碰,一些新穎獨特的角度還沒有被我們發現。墨盒專題收藏不缺好的選題,只缺識珠的慧眼。特別是收藏平臺的不斷發展,信息交流更加便捷,一個藏家成長的時間大大縮短,過去幾年甚至十幾年才能完成的一個專題,現在可以一兩年就能建立起來。
不管玩什么,樹立精品意識是非常正確的。但在專題收藏中,應先求“量”,而后求“質”,當達到一定規模后,再“進一退一”淘汰普品,逐漸提升整體質量。完成一個專題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要經過長期的努力和追求。如果上來就盯精品,可能好長時間買不到一件,幾年下來信心就沒了,只得中途退場。同時,精品與普品也是相對的,有些看似普品的東西,擺到專題里就是精品了。因為它的特殊別致,少了它專題就不夠豐富。往往這些東西,會因我們光盯精品而被忽略,等轉過頭來認識到它的重要性時,已經花落別家了。我始終認為,20方左右是構成一個專題的標準數量,達到這個基數時,再對藏品去粗取精比較合適。當然,也不能亂花錢買一些老普殘來湊數,凡入藏專題的普品總得有一眼、價格也不高才行。
有的藏友認為,什么題材的墨盒都藏比較豐富,而玩專題太單調了,容易產生審美疲勞。其實,什么都藏和玩專題并不矛盾,這不是讓我們做選擇題,專題應該是大多數人收藏活動的一個附加題,并不是說一碰專題,別的都不搞了,只搞這一個題材,而是摟草打兔子,兩不耽誤。如果你的經濟能力不錯,在主攻各類題材精品的同時,完全可以再經營一兩個專題來豐富你的收藏生活。如果藏家手中藏有一兩百方墨盒,卻沒有一個專題,那他不是一個成熟的玩家。玩專題不僅不單調,而且是魚與熊掌兼得,又娶媳婦又過年,多好的事啊!
在專題收藏中,有一種奇怪現象,一旦某一個題材有人先期進入,就很少再有人搞這個專題了。大家不搞的原因很簡單,只要搞專題,就要在這類題材中做老大,絕不當第二,否則就不搞。其實,有些題材存世量很大,完全可以多人一起玩的。據觀察,現在玩得比較熱鬧的題材是北京風光專題,已有多位藏友同時在玩,大家你追我趕,難分仲伯,不亦樂乎。電影《大笑江湖》中的歌詞唱道:“天下第二也挺好。”收藏旅途只有暫時的第一,沒有永遠的第二。只要你有足夠的資金厚度和足夠的生命長度,今天的第二,可能就是明天的第一。在收藏界,后來居上的事例不勝枚舉,舊物易主更是司空見慣。同時,專題收藏玩的就是喜歡和快樂,因為喜歡某一類題材的東西,而有意重點收求,這個過程本身就是快樂的,并不應在乎什么第一第二的。退一步講,能做個千年老二也是件不錯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