彌 鑫
(西南民族大學,四川 成都 610041)
“一體兩翼”人才培養模式,在本文中指的是以經、管、農知識體系為主體,以創新能力與強烈的社會責任感為兩翼的,農林經濟管理人才培養形式。對于農業經濟來說,強烈的社會責任感,以及農業經濟管理人才,培養模式的創新,是農業現代化實現的基本手段,也是三農問題解決的重要途徑,因此我們說要想與高等農業經濟管理人才規格的要求相符合,就應積極培養具有社會責任感的,復合型創新人才。
首先,在開展人才培養工作過程中,我們應保障農業、經濟、管理知識復合型的強化,對其知識面進行拓寬,使專業知識的時代性、有效性以及科學性得以突出。其次,應對人才創新能力培養進行強化,加強實驗實踐教學的重視程度,可以增設一些農業科技以及相關課程,從而加深學習者對農業經濟管理重要性的理解。
傳統農林經濟管理人才培養模式下,專業課程是比較單一的,并且知識面過于狹窄,可能受到其他因素影響,而導致學科學習具有局限性,因此我們必須將農、經、管知識結合在一起,改變這種課程教學的單一性,將各門課程在人才培養中的作用與地位,作為出發點,以專業的觀點對各教學內容之間的關系進行處理,從而實現系列課程的整合與優化。
實驗教學是農林經濟管理,人才創新能力培養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傳統人才培養模式下,人們往往高度重視理論知識的培養,而忽略了人才實踐能力的培養,在“一體兩翼”人才培養模式下,我們應將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放在同樣重要的位置上,如果學習者的實踐能力,以及創新能力缺乏,那么“一體兩翼”人才培養目標也很難實現,由此可見,創新能力培養,實驗實踐教學體系的構建,對于農林經濟管理人才培養工作,是至關重要的。
在黨和國家的工作過程中,三農問題占有重要位置,三農工作具有自身艱巨性、重要性以及戰略性特點,從事三農工作的人才,也應具有使命感與特殊責任感,從而促進農業經濟管理專業,人才培養目標的實現。在新時期社會發展背景下,農林經濟管理人才,不僅要具有較強的專業素質,也要具有正確的社會責任感,這樣才能更好的為三農事業服務。
綜上所述,總所周知,我國是農業大國,在社會經濟高速發展的趨勢下,人們對于農林經濟管理專業,人才培養工作也愈加重視,經過我們的調查與分析,可以了解到,傳統的農業經濟管理人才培養模式,已經無法與新時期的社會發展相適應,“一體兩翼”人才培養模式的提出與應用,實現了傳統人才培養模式的打破,將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充分結合,學習者在學習過程中,能夠加深對該專業的理解,從而促進農林經濟管理專業,人才培養目標的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