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居輝
(財源鎮農村經濟管理服務中心,吉林 集安 134216)
有關農村土地的確權和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都是我們國家對農村改革提出的重要政策。其中農村的集體土地是農村在產權改革方面必須要涉及的資源性的資產,而農村的土地確權又是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方面的基礎性工作,涉及每一個農民的切身利益。不斷對農村土地確權進行必要的研究,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
在實際的農村土地確權工作中,要加快農村集體產權相關制度的立法進程。而在實際的相關農村集體產權的制度內容中,要體現三級管理模式并以此為最根本的制度來進行其他制度的立法事宜。具體的三級管理模式應為小組、村、鄉三級,并利用三級遞進式管理的具體方式,進一步明確農村的集體產權。與此同時,也要按照各村之間不同的實際需求和實際情況及村中集體產權的法人地位,給相關的農村集體資產管理,在實際執行中提供必要的法律支持。還要在農村土地確權過程中,將土地的實際所有權按照村子的實際需求,落實到與之相對應的集體經濟組織中,以明確集體經濟組織在相關法律方面的權利和義務,最大程度上避免在農村土地的實際經營和實際流轉的過程中出現因雙方所有權或雙方義務不明確的現象。
有關集體土地的用益物權,具體是指農民對國家所有或者集體所有的土地,依據相關法律享有在占有方面、使用方面及收益方面的權利。其中包括農業用地、村莊建設用地、農村宅基地等方面的使用權等等。但是不論是哪一種土地類型,都屬農村的集體所有,在實際的各類土地使用過程中,明確各類土地的實際使用權利和使用者十分必要。這其中的主要原因是,許多農民在承包土地和使用土地過程中,大多是僅通過村集體組織的派發和承包管理就可以了,不需要在村集體經濟組織進行登記備案,這樣最終導致農村土地在使用過程中出現混亂的現象。針對這樣的現象和問題,在農村土地確權的過程中,應該為這部分土地明確實際相關使用權,以保護農民的切身利益,也為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打下堅實基礎。與此同時,在農村的集體經濟建設中,也應該按照相關村落的實際情況,展開符合其發展的科學性合理規劃。保證與國家在建設用地保持一致,進而保證農民的實際權益。
在農村進行的土地確權最主要的目的,就是要明確農村相關的資產歸屬問題。農民享有對相關物權的保障機制,有權利對相關土地的在實際收益方面進行分配。在施行土地確權以后,集體經濟組織也會享有相關的股份權益,需要與個人共同承擔相關土地在經營方面的風險,同時也共同分享在土地方面的利潤。在對農村相關土地進行確權的過程中,通過深入核算相關的土地資產,對農村土地的實際歸屬關系進一步明確。也是通過這樣的調整,幫助農民明確相關土地的經營權和承包權,進而保證農民在集體經濟組織中長期穩定的收益。
綜上所述,在農村施行有關土地確權的工作,具有十分重要意義。通過對相關的土地確權方式,能夠從多個方面不斷優化農村集體產權制度,進而推進集體產權在制度方面的改革。通過明確農村土地的實際所有權和實際使用權的方式,保障農民對于土地的基本權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