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文斌,靳高嶺,王愛兵
1.泰州市纖維檢驗院,江蘇泰州225300;2.中國化學纖維工業協會,北京100020;3.東方國際(集團)有限公司,上海200336
近年來,我國檢驗檢測行業持續發展,檢測機構數量持續增加,機構從業人數隨之也持續提升。根據國家市場監管總局統計,截至2020年底,我國境內(不含港澳臺)檢驗檢測機構48 919家,實現營業收入3 550.1億元,從業人員141.19萬人,共擁有各類儀器設備808.01萬臺(套),儀器設備資產原值4 118.91億元,共出具各類檢驗檢測報告5.67億份。檢驗檢測機構在不斷發展中會面臨不同的新舊檢測項目的發展及管理問題。
項目管理是在有限的資源條件下,運用系統的觀點、方法和理論對項目涉及的所有工作進行全過程領導、計劃、組織、協調、控制和評價的活動。項目可以包括工程、服務、研究課題以及活動等內容。我國檢驗檢測行業覆蓋面廣,行業特點和項目內容各有不同,既有機構的設立和實驗室的建設,也有新的檢測項目的擴項或增項。隨著我國檢驗檢測行業的飛速發展,近年來新的檢驗檢測機構不斷設立,帶動了新的檢測實驗室的建設,新的標準和方法的不斷研究制定以及新的檢測項目的擴項等,實際上每一個環節都是一次完整的項目管理過程。
比如,2020年一場突如其來的新冠疫情使得口罩需求急增,許多企業紛紛建立新的口罩相關生產線,導致口罩產能暴漲,對口罩的檢驗檢測也帶來了挑戰。由于口罩檢測量的驟然增加,原具備口罩資質檢測的機構不得不加班加點應對檢測任務。面對市場巨大的潛力,國內其他檢測企業聞風而動,紛紛上馬口罩的檢驗檢測項目。疫情就是命令,時間就是生命。在這種情況下,口罩檢測項目的建設尤為重要,項目從人員、策劃、計劃、進度、標準、設備、認證和維護等各方面提出了要求。
國內檢驗檢測機構人員結構基本是以與自身檢驗檢測業務密切相關的人員為主,特別是檢驗檢測業務相對較單一的機構,如紡織服裝檢驗檢測機構的人員多以紡織服裝相關專業為主,這些人員專業性強,技術較好,能很好地幫助客戶解決產品檢測過程中存在的一系列問題。然而,由于許多項目是一次性任務,很多檢驗檢測機構在項目結束后,普遍存在不重視項目管理人才的培養和儲備。
綜合性檢驗檢測機構對行業發展和技術儲備相對較好,一些小微檢測機構和單一檢測機構對技術儲備相對較缺乏,待到項目建設需要時才臨時物色相關人員,而這些技術人員對于其他橫向相關技術和設備缺少了解。比如,紡織服裝相關技術人員對口罩的檢測儀器設備、標準、方法等并不是很專業,在口罩檢測項目建設時,既不了解口罩技術的發展,也不了解相關項目的要求,容易導致項目目標出現重大偏差,甚至可能會出現采購到已被淘汰的檢測設備的現象。
由于檢驗檢測機構的人員大多以專業技術人員為主,其管理人員基本上也是技術出身,對于項目管理理論和管理方法了解不多,缺少系統、完整的理論基礎,導致他們在項目管理過程中對項目的目標、任務和特點認識不透徹,對項目的要素和節點內容無法有效控制,不能利用很好的創新管理方法實現對項目的有效管理,還是以原有的思維和模式去完成任務,導致項目目標出現偏差,最終項目的進度無法順利推進,甚至部分項目還會出現“爛尾”的情況。
項目管理內容包括范圍管理、時間管理、成本管理、質量管理、人力資源管理、溝通管理、風險管理、采購管理等方面。因項目管理內容涉及面較廣,覆蓋工程管理的各個方面,本節主要討論進度管理、成本管理、風險管理、質量管理等內容,其他內容不一一贅述。
項目進度管理也稱時間管理,是在保證成本在預算范圍內、質量能夠滿足檢測需求的前提下,充分利用資源,合理規劃工作內容和時間,提高工作效率,實現以最短的工期完成項目建設的目標。如口罩檢測項目建設對進度要求很高,要充分考慮口罩檢驗檢測時效性的因素、設備的市場因素、競爭對手的因素等,最大程度避免和降低不可控因素對項目造成如進度延期、成本上升、質量未達到要求等的影響(部分檢驗檢測機構在國內疫情已經得到基本控制的情況下檢驗檢測設備還沒有到位)。
項目進度管理要將項目逐步劃分為小的、便于管理的活動,并以此作為對項目進行進度估算、執行、監督和控制的基礎,要識別和記錄活動之間的關系,定義各工作之間的邏輯,估計活動的持續時間,制訂進度計劃,對進度計劃進行檢查監督,并不斷優化,以確保項目工期的順利實現。
項目進度管理的方法有里程碑法、甘特圖法、關鍵路徑法等。里程碑法是一種目標導向方法,以目標分解結構為基礎,通過建立里程碑和檢查各個里程碑的實現情況,來監控項目工作的進展和保證總目標的實現,適用于公司管理者指導項目進度的總體性綱要性的目標計劃。甘特圖法是通過條狀圖來顯示項目進度和其他與時間相關的系統進展情況,是一種任務導向的工作方法,主要應用在一些結構分解比較簡單的工作活動之間以及邏輯關系不是很復雜的項目。關鍵路徑法也是一種任務導向方法,是指設計中從輸入到輸出經過的延時最長的邏輯路徑,以工作分解結構(WBS)為基礎,分析各活動間的邏輯關系,估算各工作的持續時間。
項目成本管理與企業的預算管理略有差異,企業的預算管理是指對企業一個經營周期的經營活動進行預測,并對預算執行進行監測、控制的活動過程,而項目成本管理是對項目涉及的各項內容進行合理的預測,并對預算的執行情況進行監管和控制的活動。
成本管理方法主要有基于經驗的成本管理方法、基于歷史數據的成本控制方法、基于預算的目標成本控制方法、基于標桿的目標成本控制方法、基于市場需求的目標成本控制方法、基于價值分析的成本控制方法。掙值法是一種成本優化管理方法,是指把項目的計劃與實際差異作為核心目的,對項目中各節點的內容、時間、質量和成本的差異性進行分析。
如部分檢驗檢測機構因臨時決定建設口罩檢測項目,缺少經驗值,無法估算成本,且由于貨源緊張,導致價格波動很大,對項目的成本管理提出了較高的要求。
項目風險管理是通過預測、識別、分析和評估項目實施過程中可能導致預期收益降低的任何不確定因素,把可能造成的不良影響(風險)減至最低的管理過程。項目風險管理伴隨著整個項目的生命周期,主要包括風險識別、風險評估、風險控制和風險應對。
項目風險識別是根據項目實施的環境、設備、技術、標準、方法等方面,對達到既定目標過程所需面臨的風險因素進行全面分析。風險評估是通過現有分析方法對識別出的風險進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目前,常用的分析方法有層次分析法、模糊分析法和專家打分法幾類。風險控制是對風險評估結果消除和減少風險發生的可能性,從而降低風險發生時所造成的各種損失。風險應對主要是在風險發生后如何降低風險帶來的影響或彌補風險造成的損失。如某檢驗檢測企業在檢測設備購置過程中,未能有效識別標準的關鍵技術點,導致設備上線后無法通過認證機構的認證,最終給企業帶來直接經濟損失。
項目質量管理是指用來指揮和控制與質量相關的一系列組織協調活動。在我國質量標準中,質量管理是指質量方面指揮和控制組織的協調活動,建立和確定質量方針、質量目標及人員職責,并在質量管理體系中通過策劃、控制、組織、實施等來實現質量目標而進行的活動。項目質量管理的方法有全面質量管理(TQM)、戴明環(PDCA循環)等方法。全面質量管理是指以質量為中心,以全員參與為基礎,實現讓顧客滿意和本組織所有成員及社會受益而達到長期成功的管理途徑。PDCA循環法是指計劃(Plan)、執行(Do)、檢查(Check)、處理(Act):計劃階段要收集數據了解客戶的需求,然后設定最合理的目標;執行階段是按照計劃目標來執行落實相關內容;檢查階段是指計劃實施后,對計劃的實施過程和效果進行檢查,分析在實施中遇到的問題;處理階段是根據檢查出的問題有針對性采取措施,改進過程和方法,鞏固成果,積累經驗,為下次計劃做準備。
隨著我國檢驗檢測行業的發展,檢驗檢測行業各類新項目的建設與日俱增,每一次任務的每一項內容都是一次完整的項目管理過程。面對我國部分檢驗檢測機構中存在項目管理人才、橫向技術人才以及項目管理理論和方法缺失的現象,檢驗檢測機構高層領導在任命項目負責人和項目組成員時,應從項目管理過程中的進度管理、成本管理、風險管理和質量管理等方面綜合考慮,才能有效確保項目的順利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