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沛山
(福州地鐵集團有限公司 福建福州 350007)
消防驗收是地鐵建設工程中極其重要的專項驗收,是專家評審前必須完成的7項前置任務(質量監督、消防驗收、特種設備、人防驗收、衛生評價、環保驗收、檔案驗收)之一。完成消防驗收,才能為下一步開展初期運營前安全評估,及開通初期運營奠定基礎。消防驗收涉及風水電、綜合監控系統(ISCS)、火災報警系統(FAS)、環境與設備監控系統(BAS)、乘客信息系統(PIS)、氣體滅火系統、土建、建筑、裝修、電梯、站臺門等眾多專業。具備消防驗收條件,某種程度上,意味著地鐵建設機電工程基本完成[1],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風水電工程作為消防驗收中的重要內容和基礎工程,其消防驗收施工管理相關文獻頗少。筆者基于福州地鐵1號線、2號線、6號線風水電工程施工管理經驗,探討總結地鐵車站風水電工程消防驗收施工管理規范做法,以期使風水電工程管理做到有的放矢,提高風水電工程消防驗收管理科學化、精細化、機制化水平。
風水電工程包括通風空調、給排水、動力照明3個專業,僅涉及消防驗收的設備,就有消防泵、排煙風機、防火閥、環控電控柜、應急照明(EPS)、疏散指示、防火卷簾、防火門、導向照明、配電箱、雙電源切換箱、礦物絕緣電纜、防火板、消火栓等多種設備材料,施工時間久、功能接口多、涵蓋范圍廣[2]。同時,目前施工管理人員日益年輕化,管理團隊存在年齡斷層,管理經驗普遍不足,對消防驗收相關工作重視有余而認知不足。
消防驗收具體需要完成哪些工作、具備哪些前置條件摸不清。在風水電工程施工過程中,相關管理人員管理思路不清晰,分不清輕重緩急,找不到重點難點,造成應優先完成的工作滯后,整體施工安排雜亂無章。
消防驗收作為專項驗收,由建設單位負責報驗、對接及組織工作。而一些管理人員因缺乏相關經驗,不知從何做起、不懂計劃安排、不會資料收集,造成驗收工作推進困難重重,進度低效甚至重復。
風水電工程消防相關設備多,設備安裝工藝細節好壞,直接影響整改清單多少及復驗時間。若工藝質量較差,或違反消防類規范要求,將直接影響消防驗收結論,進而影響整個地鐵工程工期節點。
上下水是水消防系統的關鍵。筆者認為,上下水作為地鐵車站風水電工程唯一與外對接施工內容,應作為地鐵車站風水電工程的重點和難點。在重要性和施工順序上,上水高于下水,應優先保障。
對于上水,風水電單位需在進場后盡快開展現場實地勘察,對照圖紙、標出異同,及時反饋給設計、監理和建設單位。必要時,由建設單位組織對接自來水公司。一般情況下,需自來水公司將給水管引至地鐵風亭處紅線內,若現場無給水管,或對方不同意引入,需及時對接解決。
對于下水,包括雨廢水和污水,《消防給水及消火栓系統技術規范》(GB50974-2014)第9.2.1和9.2.2條[3]規定,“消防水泵房和消防電梯的井底應采取消防排水措施;室內消防排水宜排入室外雨水管網。”下水接駁往往受制于土建附屬結構及地面道路施工。一般情況下,若下水接駁條件不具備,可先考慮臨時排水方案,待條件具備,在消防驗收前,短期集中力量完成接駁。
需要注意的是,由土建單位新建的自來水管網,自來水公司要求管網沖洗、試壓、水質監測、管網圖移交等相關工作辦理后,方可進行下一步支管引入或接駁施工。因此,風水電單位需及時提醒和跟進土建單位對接情況,以免影響上水接駁。值得探索的是,土建單位施工附屬結構時,可連同地面接駁井、管網一并預埋、回填,簡化土建與風水電施工界面,避免二次開挖[4]。
消防泵房是水消防系統的核心。對于消防泵房設備安裝,應提前籌劃和推進。一要推進泵房具備設備進場條件(如積水清理、滲漏治理、基礎澆筑、水溝預留、爬梯預埋等);二要加快消防泵和穩壓泵等設備及控制柜安裝及接線等;三要加快消防水池蓄水、消防管路沖洗、試壓;四要及時安裝電子液位計、水位計、壓力表、壓力傳感器等配套儀器儀表;五要做好管道刷紅、防火封堵、懸掛標識等[5]。
需注意的是,風水電進場后,要盡快踏勘消防泵房施工條件,如集水坑、預留孔洞、設備基礎、消防水池(滲漏、爬梯、柔性防水套管)等,有問題應及時反饋土建整改。
防排煙系統是風水電工程的重要內容。風水電管理人員首先要深入研究設計施工說明及相關規范,熟悉車站防火分區和防煙分區設計布局,掌握車站公共區、設備區、車站軌行區、區間隧道通風排煙系統設計要求。如《地鐵設計防火標準》(GB51298-2018)第8.1.5條[6]規定,“站廳公共區和設備管理區應采用擋煙垂壁或建筑結構劃分防煙分區,防煙分區不應跨越防火分區。站廳公共區內每個防煙分區的最大允許建筑面積不應大于2000 m2,設備管理區內每個防煙分區的最大允許建筑面積不應大于750 m2。”在施工管理過程中,就要特別注意各防煙分區擋煙垂壁設置(安裝數量、耐火極限、離地高度等);第8.2.4條[6]規定“當站臺發生火災時,站廳到站臺的樓梯或扶梯口處應具有不小于1.5 m/s的向下氣流”,第8.3.1條[6]規定“地下區間的排煙采用縱向通風時,區間斷面的排煙風速不應小于2 m/s,不得大于11 m/s”,在調試階段,應用風速儀檢測氣流速度是否滿足該要求,并做好原始記錄。
防排煙系統主要與排煙風機、防火閥、電動防煙防火閥、電動排煙閥、隧道排熱風機(TEF風機)、防火卷簾、余壓探測器等設備相關,在施工管理過程中,一要優先環控電控柜和設備控制箱的安裝放線,盡早完成智能低壓層面以下的設備單調;二要注意排風道施工情況,盡快完成防火門安裝及衛生清理,為風機排風排煙提供條件;三要依據設計風口風速和總風量,做好風口風量平衡調節,并做好相關測試記錄;四要做好防火封堵,避免冷煙測試串煙[7]。
需要注意的是,由于設備區走廊綜合支吊架空間有限,各專業交叉施工,常出現防火閥接線或檢修空間不足問題,影響防火閥接線、防火閥開閉狀態校對、電動排煙閥接線、各類閥體手動復位及故障處理等。因此,在施工前應做好BIM管綜優化與空間預留,施工時做好各專業施工配合與接線成端,施工后做好設備位置標記[8]。
應急照明需做好EPS控制柜及電池安裝調試工作,在車站公共區、自動扶梯、樓梯口、疏散通道、區間、配電室、車控室、消防泵房、防排煙機房及火災時,仍需運營人員堅持工作的房間要做好應急照明;疏散指示需裝修單位做好開孔配合工作。要在車站公共區、設備區走廊、區間、自動扶梯、疏散通道、安全出口等處做好疏散指示。
需要注意的是,車站疏散指示燈相比其他消防設備,易被忽視,但數量較多、檔次不一。若品質管控不到位,后期更換返工量極大。如是否具備CCCF認證、外殼要求鋁合金還是不銹鋼、面板是有機塑料還是鋼化玻璃等。
安全疏散通道同樣是消防驗收檢查重點,它關系到未來乘客及車站工作人員發生火災時的人身安全,必需引起重視。《城市軌道交通技術規范》(GB50490-2009)第7.3.19條[9]規定,“地下車站有人值守的設備和管理用房區域,安全出口的數量不應少于2個,其中1個安全出口應為直通地面的消防專用通道。”對不能滿足該規定的車站,應組織設計單位及時解決。如6號線某站,車控室所在設備區兩端均是公共區,其中一端為新增兩個出入口(D出入口和疏散通道甩項,C出入口已完成),建筑布局非常特殊。由于疏散通道甩項,造成車控室運營人員在火災發生后,只能通向公共區,沒有直通地面的消防專用通道。為保障消防驗收,與設計多次研究,最終確定利用消防泵房處的疏散通道,在環控機房內改造一條通道,聯通車控室設備區走廊,保證車控室運營人員經設備區走廊、環控機房通道、消防泵房處的疏散通道通向地面。
需要注意的是,設備區疏散通道要做到平整無高差,尤其是人防門檻處,應做好與地面瓷磚高差控制,避免人員逃生和消防人員救災時發生磕絆。
防火卷簾應做好與FAS接口調試,《火災自動報警系統設計規范》(GB50116-2013)第4.6.3和4.6.4條[10],對疏散通道和非疏散通道上的防火卷簾聯動控制做了詳細說明。設置在疏散通道上的防火卷簾,主要用于防煙、人員疏散和防火分隔,需要兩步降落方式;設置在非疏散通道上的防火卷簾,大多僅用于建筑防火分隔,只需一步降到地面。安裝在防火門上的門禁系統,也是消防聯動內容之一。因此,防火門應及時到貨安裝。
在風水電設備安裝、單調完成后,即開始與BAS、FAS、ISCS的接口調試;接口調試完成后,即開始各專業聯動測試;聯動測試合格后,再進行冷煙測試,模擬火災時各專業、設備是否按照火災工況正常啟動運行,檢驗防火封堵情況。測試內容主要有:車站公共區排煙風機與FAS聯動及風速測試、排煙風機與連鎖風閥開啟情況及狀態反饋、排煙風機狀態顯示、公共區站廳通往站臺樓梯風速測試、防火閥啟閉情況、切非命令下達后的應急照明啟動情況、防火卷簾半降全降情況等。
需要注意的是,風水電工程要做好排煙風機與防火閥或電動風閥、排煙風機與補風機(如環控機房、設備區走廊)的連鎖硬線連接,確保設備連鎖開閉。
《建筑設計防火規范》(GB50016-2014)(2018年版)第7.1.8條[11]規定,“消防車道凈寬度和凈空高度均不應小于4.0m,轉彎半徑應滿足消防車轉彎要求。”有的車站位置特殊、地面需回填硬化,該點容易被忽視。應提醒土建單位提前考慮回填硬化處理,做好消防車道規劃預留。
在具備以上消防驗收功能要求后,最后一項就是報驗資料。管理人員可提前對接主管部門(如市建設局消化處),按照其告知單要求準備報驗資料。一般報驗資料包括有:特殊建設工程消防驗收申請表、竣工驗收報告、消防設計審查意見書、建設工程竣工驗收消防查驗報告、施工圖設計文件審查批準書、竣工圖、工程規劃許可證、施工許可證、消防產品和材料清單、具有防火性能要求的建筑材料、建筑構件、裝修材料符合國家標準或行業標準的證明文件、施工單位、設計單位和監理單位質量自評報告、涉及消防的各分部分項工程的質量驗收記錄等。個別地區的主管部門還要求燃燒性能為B級的建筑材料必須提供進場復驗報告。
需要注意的是,建設過程中,施工單位等項目負責人會發生調整,造成施工許可證人員信息與竣工驗收報告等實際人員信息不一致,影響消防驗收報驗。因此,相關人員調整后,應及時辦理施工許可證信息變更。
驗收報驗資料準備好后,由建設單位進行報驗。消防主管部門受理后,相關人員會查看報驗資料,了解被驗項目的建筑類別、建筑特征、防火分區、安全疏散、消防設施等情況。
與消防驗收部門溝通確定好驗收日期后,即進入現場查驗環節。一方面,驗收人員會聽取驗收項目建設情況的匯報,進一步了解驗收項目,有針對性地提問;另一方面,會到現場檢查,檢查依據為設計圖紙和相關規范,防火分區、安全疏散、冷煙測試、消防泵房、設備聯動等是檢查重點。給排水設計和施工技術負責人最好左右陪同檢查,做好講解工作。
驗收人員在檢查現場后,會將發現的問題整體匯總,依據設計圖紙、消防審查意見、消防規范等提出現場存在問題和指導意見,反饋參建各方。
在初驗問題整改完成后,一般還要復驗,檢查存在問題和指導意見,落實整改情況。
在初驗和復驗進行完成后,由市建設局出具《特殊建設工程消防驗收意見書》。
風水電工程設備多,工藝細節不可能面面俱到,筆者僅闡述現場出現較多或共性問題。
《消防給水及消火栓系統技術規范》(GB50974-2014)第5.1.17條[3]規定,“消防水泵吸水管宜設置真空表、壓力表或真空壓力表”,避免吸水管產生真空打壞壓力表;第5.5.5條[3]規定,“消防水泵房內的架空水管道,不應阻礙通道和跨越電氣設備,當必須跨越時,應采取保證通道暢通和保護電氣設備的措施。”因消防泵房空間較小,架空水管道安裝時,應避開消防控制柜、集水坑水泵控制箱正上方;第12.3.2.8條[3]規定,消防水泵總出水管上的“壓力表和緩沖裝置之間應安裝旋塞”,該旋塞容易漏裝;第12.3.21條[3]規定“架空管道每段管道設置的防晃支架不應少于1個,當管道改變方向時,應增設防晃支架。”該防晃支架易容易漏裝[12]。第12.3.2.7條規定,消防水泵吸水管水平管段“變徑連接時,應采用偏心異徑管件并應采用管頂平接”,《自動噴水滅火系統施工及驗收規范》(GB50261-2017)第4.2.3條[13]條文說明圖文,詳細闡述了該條要求。
《通風與空調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GB50243-2016)第5.2.7條[14]規定,“防排煙系統的柔性短管必須采用不燃材料”,條文說明進一步明確“排煙風機軟接防排煙系統作為獨立系統時,風機與風管應采用直接連接,不應加設柔性短管;只有在排煙與排風共用風管系統,或其他特殊情況時應加設柔性短管;柔性短管應滿足高溫280℃持續安全運行30min及以上不燃材料。本條為強制性條文,必須嚴格執行。”實際施工時,專用排煙風機兩側經常加設柔性短管,違反該強條規定,應特別注意。
防火封堵應按設計大樣圖工藝要求封堵到位。一般要求在孔洞內填塞不燃玻璃棉,在孔洞口填塞防火泥,再在孔洞四周固定防火板,孔洞封堵時效不低于3 h。同時,站臺門端頭、排風道、離壁溝下部等位置需重點做好防火封堵,防止火災時煙氣串煙。
本文僅針對風水電工程消防驗收相關內容進行了分析與探討,對火災自動報警系統、氣體滅火系統、消防通信系統等其他系統和專業未進行探討。今后可進一步總結經驗,對地鐵車站消防驗收所涉及的所有內容進行全面梳理分析。同時,因消防驗收流程長、內容多、要求高,可提前對接消防驗收主管部門做先行指導,及早整改存在問題,共同推進消防驗收,保障軌道交通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