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城市規劃與建設
城市雙修背景下福州舊城區空間重塑策略研究——以金雞山南片區為例
陳 晨(1-1)
精細化管理的城市標識系統管控策略研究——以廈門市為例
陳毅偉(1-6)
革命老區村莊的特色保護與開發策略——以莆田市常太鎮馬院村為例
王 霓 馮俊杰(1-10)
鄉村振興中產業發展探析——以荔城區西天尾鎮后黃社區為例
吳智丹(1-15)
廈門市控制性詳細規劃制度改革與創新——基于面向國土空間管控
陳衛龍(2-1)
生態城市公共空間營造研究——以安徽省長豐縣縣城為例
侯 敏(2-5)
鄉村振興戰略背景下村莊規劃發展實施路徑——以左貢縣旺達鎮列達村村莊規劃為例
衛丹陽(2-11)
基于建設項目規劃審查的建筑面積計算分析
陳墅香(2-15)
古鎮可持續發展規劃研究——以西來古鎮旅游規劃為例
李艷萍(3-1)
樟洋活化:從傳統保護到鄉村振興的非遺實踐及展望
孫 燕(3-6)
國土空間背景下的縣域鄉村建設規劃研究——以莆田市城廂區為例
馮俊杰(3-11)
后疫情時代的開放式健康社區規劃設計——以福州市長樂棋山花園小區為例
楊 葳(3-15)
基于情感記憶的災后重建規劃研究——以北川巴拿恰商業街協調區城市設計為例
周 琪 李嘉華(3-23)
國土空間規劃背景下村莊規劃設計方法——以福建省霞浦縣長沙村為例
駱星辰(3-28)
適應高品質生活的公共服務保障策略研究——以柘榮縣為例
陳弼成(4-1)
產城融合視角下中小城市工業園道路交通規劃研究
張思旺(6-1)
小學規劃項目交通影響評價方法研究——以龍巖市松濤第二小學為例
吳曉武(6-5)
泉州市中心市區舊廠房改造政策實施成效分析
魏紹鋼(6-8)
創意城市的發展模式和空間構建研究——以上海創意產業園區為例
李云峰 東 立(6-11)
面向實施層面的濱水小城鎮有機更新策略研究——以福州琯頭鎮為例
陳 晨(7-1)
國土空間規劃視角下的離島村莊規劃編制思路與發展探究——以平潭綜合實驗區大練島漁限村為例
吳瀚哲(7-6)
城市交通意象探微
王永清(7-12)
基于15分鐘生活圈的老舊小區公共設施服務水平分析及對策研究——以廈門島內為例
吳晨玨(7-16)
旅游度假區總體規劃設計方法研究——以大田縣桃源鎮桃源里旅游度假區為例
李小曉(7-20)
寧德融入福州都市圈協同發展的思考與策略研究
劉 杰(10-1)
國土空間規劃背景下縣域村莊布局優化專題研究——以福建省寧德市屏南縣為例
付 鵬(10-6)
特色保護型村莊的多村聯編規劃編制探索——以南靖縣云水謠片區為例
方 園(10-10)
海上絲綢之路背景下的特色小鎮創建探析——以廈門漁港小鎮為例
陳 宏(10-14)
基于風貌特色評價的河谷型傳統村落帶風貌管控體系研究
韋柯筠(10-18)
基于產業集聚模式的特色小鎮創建研究——以福安市灣塢不銹鋼新材料小鎮為例
鄭 嘉(11-1)
上下杭歷史文化街區交通優化提升研究
林筱怡(11-6)
國土空間規劃再認識——我國空間規劃演進與變革芻議
周旭東(11-11)
統籌視角下的城郊地區村莊規劃編制探索——以廈門市同安區五顯鎮村莊為例
許宏彬(11-17)
基于“統籌規劃與規劃統籌”原則下 “空間詳細規劃”的探索與實踐——以廈門濱北外貿片區為例
鄭家齊(11-21)
基于臺風災害影響下的城市防災減災生命線工程應急保障規劃研究——以福鼎市 “瑪利亞”臺風災害影響為例
陳弼成(11-27)
基于數字化調研及可視化技術在社區營造規劃中的應用研究——以雙滬社區為例
黃江懷(12-1)
基于國土空間一張圖的福州臨空經濟區項目監管平臺設計與實現
李 晃(12-6)
“木蘭蜚山,古坊風韻”,城市文化的傳承與塑造
——以仙游寶泉工藝產業園規劃為例
李其青(12-11)
景區建筑規劃設計的旅游行業特征研究
陳 川(12-15)
文旅融合語境下縣域文化和旅游發展規劃的路徑與對策——以閩侯縣“十四五”期間文化和旅游發展規劃為例
李小曉(12-19)
二、建筑理論與設計
醫院人性化空間細部設計——以福建省腫瘤醫院診療中心大樓項目為例
謝宏麗(1-19)
海峽兩岸公共廁所無障礙設計標準比對研究
高 燕 王少武 柴建偉(2-20)
鄉村振興背景下鄉村書院設計創新與實踐——以河南省蘭考縣胡寨村文化書院改建為例
段 瑩 盧亮紅 李 鶯(2-25)
場所精神介入的校園建筑設計研究——以福建省建寧縣將屯小學為例
劉 鋒(3-33)
廈航翔安機場航空配餐中心一期工程設計研究
楊 瑒(4-6)
廈門明清傳統墓上建筑形制研究
張廷琰 陳志宏(4-11)
福州舊住區室外公共場地適老化改造需求分析與對策
奚建芳(4-19)
基于因“地”制宜原則的場地設計研究——以龍巖市東山三小校園方案設計為例
李華明(4-24)
養老機構中體驗中心的作用及選址合理性分析
邱毅梅(4-28)
高層商業住宅地域性建筑設計創新與實踐——以莆田國湄領秀小區設計為例
崔育青(4-33)
福建工貿學校建設項目擴建工程設計分析
李 超(5-1)
嵌入·整合·共生——福州肺科醫院腫瘤綜合住院大樓項目方案創作分析
陳艷艷(5-5)
酒店功能及流線的設計研究
陳夏濱(5-11)
地景建筑設計策略的研究與應用
林 鑫(5-15)
幼兒園建筑的場所精神再現——以福清市直幼兒園方案設計為例
吳 昕(5-19)
匯聚與融合——龍巖學院擴建(一期)建筑設計
郭 亮(5-23)
平疫結合的建筑彈性設計研究——以連江縣方艙醫院改造設計為例
李艷英(5-28)
基于“綠色再生”理念下的船政文化馬尾造船廠片區工業遺產保護實踐
黃 平(5-32)
設計,讓暮年生活更溫暖——城市公園中的老年活動中心
張津子(5-36)
西溪河畔的都市再生——安溪縣解放路西片區舊城改造項目設計
張享福(5-39)
基于生態文明的綠色學校文化空間規劃設計研究——以未來城紫陽學校設計為例
林曉嵩(5-44)
灰空間在幼兒園建筑中的應用——以莆田市涵江區實驗幼兒園尚書分園設計為例
劉 榮(5-50)
小型老年人日間照料設施設計探析
邱毅梅(7-26)
山地校園改擴建設計探析——以閩侯縣第三中學新校門建設項目為例
傅玉麟(7-32)
現代化高校學生居住空間的室內設計——以閩江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宿舍室內設計為例
李雅菁(7-37)
遺產理景中福州歷史建筑譜系梳理與價值解讀
鐘 艷 李云琦(7-42)
技術與部品部件集成的研究與實踐——以福州市建筑設計院有限責任公司新樓為例
楊大東(8-1)
基于城市肌理的歷史文化街區的更新與活化
黃曉忠(8-9)
建筑設計及EPC實踐中建筑策劃的應用研究——以柘榮鴛鴦草場游客服務中心為例
許育能(8-18)
疫情背景下的疾控中心設計研究與實踐——以福建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新院區為例
俞兆輝(8-24)
高密度城市環境下的老年大學設計再探索
盧 偉 楊大東 陳樂明 李俊峰(8-31)
公共建設前期策劃的必要性研究——從價值評估角度出發
孫秋月(8-36)
基于整體論的山地校園設計策略——以閩清第三實驗小學為例
陳偉強(8-41)
“全過程工程咨詢”的產生、內涵以及優勢與對策
楊 健(8-46)
校園空間中場所精神的“融”建筑實踐——以閩侯縣第二實驗小學為例
黃陽陽(8-49)
關于住宅設計與貨值最大化的問題探析
朱正權(10-24)
情感化設計在現代辦公空間中的應用研究
朱怡丹(10-27)
論漏窗造型藝術在當代建筑室內空間中的延承
吳國榮(10-30)
城市超高層公共建筑設計研究——以福州泰禾中心為例
鄭再良(10-34)
基于綠色校園建筑理念的校園建筑設計——以漳州西湖生態園片區謝溪頭小學為例
林美鳳(11-32)
詩意的古城空間敘事——新門街三創園改造
吳崇昊(11-38)
基于地域性的福州地區現代建筑設計策略研究——以海峽非物質文化遺產生態園項目為例
陳愛美(11-42)
福州市羅星中心小學改擴建項目設計探析
黃曉冬(11-46)
模塊化建筑設計探析——以喬莫肯雅塔國際機場臨時旅客航站樓方案設計為例
黃曉冬(12-23)
從場地到場所——山地新城建筑整體設計研究
黃曉忠(12-28)
傳統書院的再生——將樂“兩山學堂”建筑創作談
黃樂穎(12-36)
TRIZ理論應用初探——第五代住宅建筑發展趨勢預測
陳德貴(12-40)
三、園林、景觀規劃與設計
老城中心區街道景觀精細化更新設計研究及實踐——以福州市華林路景觀提升工程為例
林 茜(1-23)
汶河濕地公園生態保護及其綜合利用探析
楊一夫(1-27)
某校園景觀橋設計方案比選分析
葉明月 董桔燦(3-37)
保留鄉土特色 留住鄉愁記憶——以泉州石筍公園為例
林國評(3-41)
建筑邊坡生態防護在福建地區的應用研究
徐媛媛(5-54)
基于生態足跡模型的西安市生態承載力評價
蔡 菲 張思佳 黃穎 張欣銘 劉興詔(7-48)
漳州市西湖生態園綠色建筑專項規劃探析
林美鳳(7-52)
基于GIS的漳州城市公園服務范圍及布局優化研究
賴紹雄(10-39)
北京市城市森林公園游人感知及使用特征探析
黃繆欣 陳昕慧 高宇童 常 青(11-51)
基于城市設計視角下的風景園林設計方法研究——以泉州府文廟申遺景觀提升工程為例
劉雅鵬(12-45)
新中式風格的售樓中心景觀設計研究——以張家港建發和璽景觀設計為例
劉 晨(12-50)
四、建筑結構
一種從拓撲優化結果到拉壓桿模型的自動提取方法研究
喬文正 陳國榮(1-32)
既有建筑抗震鑒定可變荷載取值修正研究
游劍龍(1-36)
特別不規則結構的計算分析——以馬尾物聯網會議中心結構為例
陳克用(1-41)
莆田學院圖書館綜合大樓結構設計分析
楊 平(1-45)
地鐵車輛段上蓋開發工程梁式結構轉換層適用性分析驗證——以佛山南海環島車輛段上蓋工程為例
趙璧歸(2-33)
常用H型鋼次梁端部節點力學性能研究
吳賢明(2-39)
結構樓蓋振動舒適度的控制在商業綜合體鋼平臺中的應用研究
陳克用(3-46)
鋼管混凝土柱與鋼支撐組合結構設計分析
鄭國榮(3-50)
部分框支剪力墻結構抗震性能目標選擇分析
錢路曦 汪小娣(3-55)
方套圓中空夾層不銹鋼管混凝土短柱軸壓承載力有限元分析
彭桂瀚 宋春生 黃國興(4-38)
一體成型鋁合金加勁肋角型件高強螺栓連接節點力學性能研究
謝坤明(4-43)
大空間鋼結構設備檢修層結構設計研究
林 斌(5-59)
對于裝配式結構設計方法的研究
陳望舒(5-63)
某辦公樓抽柱改造方案研究
張開瑩(5-67)
廈鎢年產四萬噸鋰電池項目主廠房消能減震設計研究
任 彧 劉梅婷 張雅杰 陳更新(6-18)
某商業廣場超限結構設計研究
張學深 鄧侶偉(6-25)
某地鐵運行庫上蓋超長混凝土結構溫度效應探析
陳 峰(6-30)
高層結構整體穩定性探析——以馬尾物聯網1#樓為例
陳克用(7-59)
鋼-混組合梁負彎矩區抗阻裂設計探析
郭 君(7-64)
山地建筑結構設計研究
林天洋(7-70)
裝配整體式混凝土結構鋼筋連接技術研究進展探析
詹霖偉(7-76)
橫隔板對波形鋼腹板組合梁翼緣有效寬度影響研究
吳啟明 董桔燦(7-82)
東湖VR大廈結構設計探析
翁錦華(8-53)
某超限高層連體辦公樓結構設計探析
徐 毅(8-59)
抗風支座在高風壓地區基礎隔震結構中的應用研究
何雁斌(8-68)
閉合剛體在山地建筑地下室結構設計中的應用研究
林 杰(8-74)
化繁為簡——論聚春園會展酒店的結構設計
林 航(8-81)
超長框架結構冷庫溫度作用及結構設計探析
林 波(8-86)
UHPC單面無損加固歷史建筑砌體墻技術研究
王竹君(9-134)
懸臂式型鋼懸挑腳手架直角折梁內力計算
陳運達(9-140)
某小學項目結構設計探析——“先放后抗”理念在大跨度轉換結構上的創新應用
白若冰(10-44)
剪力墻結構樁筏基礎設計探討
張咸昌 陳瑞生(10-49)
混凝土空心樓蓋在某超限高層結構設計中的應用
洪 哲(10-54)
CFRP材料加固的鋼筋混凝土(11-RC)框架抗震性能研究
陳征鋒(11-56)
某高層建筑隔震設計及地震響應探析
黃鵬云(11-62)
高層裝配式鋼框架柱垂直度偏差影響分析與處理
任 彧 林禎杉 吳雨君 顏建填(11-67)
基于有限元的密拼縫疊合樓板彎矩實用設計方法
任 彧 林禎杉 吳雨君(12-55)
某高層辦公樓連接體結構方案選型探析
張開瑩(12-62)
首航國際大廈結構設計探析
王 康(12-67)
裝配式建筑套筒灌漿密實度對受力性能影響及檢測方法研究
余印根(12-73)
某鋼管桁架人行棧道荷載試驗方法研究
林月云(12-77)
不同節間長度下鋼桁架結構受力性能研究
王雅文(12-81)
五、建筑施工
盾構施工對不同齡期樁基影響分析
郭 聰(1-50)
雙頭螺桿連墻件在超高層工程中的應用研究
曾俊淋(1-56)
基坑工程范圍內既有溫泉井的保護之實踐創新——以福州某溫泉區域基坑工程為例
吳艷斌 劉鵬輝 涂儒杰 肖子涵 張業強(2-43)
超高層核心筒液壓爬模施工優化方案探析——基于杭州寶龍高層項目異形核心筒工程
張三鵬 張文光 鐘國興 李國富(2-47)
裝配式集裝箱建筑適應性設計與快速建造技術
陳 錦(3-61)
拔桿吊裝、高空滑移施工技術
林懷志(3-67)
預制裝配式豎向結構套筒灌漿施工技術研究
詹霖偉(4-47)
鋁模在高層住宅建筑建造體系中的應用研究
羅 輝(4-52)
某高層隔震建筑的隔震橡膠支座安裝施工技術探析
鄧 鵬 彭世成(6-59)
裝配式鋼結構中鋼筋桁架樓承板樓板結構施工質量問題控制要點探析
楊 淼(7-86)
膠合木張弦梁結構施工階段監測研究
潘 鴻 黃俊杰 劉得龍 孫 赫 張 晉(9-1)
單元式玻璃幕墻在曲面外墻中的施工技術研究
徐洪斌 張 雨 張曉晨(9-6)
內爬塔吊拆除施工關鍵技術研究
鄭 杰 孫祖根 吳煒程(9-10)
大跨度懸吊結構臨時支撐體系的設計與應用
宋吉鋒 潘田飛 王 超 莊云棟 劉國富(9-15)
超大跨度懸挑鋼桁架高空安裝技術研究
倪新星 馬 偉(9-19)
揚州中國大運河博物館今月橋分段吊裝技術研究
陳曉東 李義俊(9-24)
多隧道下穿區大截面上翻梁轉換結構施工方法
余 健 孫仁紅 楊 征(9-30)
超高層建筑伸臂桁架層結構的施工關鍵點分析與對策
張書劍(9-35)
海上風電項目長距離海纜敷設ROV后沖埋施工探析
張 沖(9-41)
盤扣式鋼管獨立支撐塔架承載力研究
馮巍貽 梁昊慶(9-44)
大跨距、高空間鋼結構廠房機電安裝施工的難點與對策
管文祥 吳 健 陳三多(9-49)
智能導排在砂性土填埋場地下水危害防治中的應用
李富榮(9-53)
局部逆作法施工的支撐體系設計與軸力監測
高德元 楊皓東 李茂友 涂剛要(9-55)
構造柱混凝土澆筑裝置的改進設計
秦濟光 陳 龍(9-60)
大跨度超重鋼桁架在局限空間吊裝施工研究
連世洪(9-64)
裝配式預應力混凝土框架結構施工技術
石如峰 葉思偉 黃 宏(9-94)
裝配式橋梁預制立柱吊裝與安裝施工技術
宋 珪 程勝華(9-99)
裝配式鋼結構住宅施工工藝探析
馬 中(9-103)
基于改進可拓理論的地鐵基坑工程施工安全評價
崔起飛(10-60)
建筑施工吊籃新國標執行情況分析與對策
張 旭(10-64)
裝配式花格墻構件預制工藝難點分析與對策
李心杰(10-66)
大跨度不規則端頭井鋼斜撐施工技術研究
李秋霜 湯 宇(10-70)
承插型盤扣架在超高超重體系產業園項目中的應用
詹霖偉(10-75)
碳達峰、碳中和目標下的裝配式裝修探析——以建行大數據實驗室的裝配式裝修材料為例
方豐陽(11-73)
方形輻流式沉淀池錐形池底二次結構施工技術探析
林志欽(11-77)
裝配式裝修技術工程實踐及發展建議
連世洪(11-82)
復雜條件下不對稱深基坑工程施工質量控制研究
游易楚(11-86)
強夯法在填方區不均勻地基的應用探析
郭堯順(11-92)
某大跨度空間鋼桁架施工全過程模擬分析及監測研究
黃仲輝(11-97)
大口徑長距離S形鋪管軌跡定向穿越工程施工難點及對策
李 峻(12-85)
一種適用于沿海地區的暗柱疊合裝配式地下綜合管廊研究
黃國雄(12-91)
ALC墻板施工過程質量控制和質量通病預防探析張杰勇(12-96)
某高層裝配式住宅地下室頂板鋼管支撐加固方法研究
詹霖偉(12-101)
某高烈度區建筑基礎隔震支座施工關鍵技術研究
彭世成(12-106)
某既有磚砌體墻的UHPC抗震加固的制備與施工研究
陳偉恩(12-111)
某超高層建筑逆作法關鍵技術研究和應用
陳加才(12-116)
六、巖土與基礎工程
不均勻地基基礎設計選型——以福州大學城某高校教學實驗樓為例
吳承志(1-60)
山地建筑與建筑結構相結合的邊坡支護設計優化
高文工(1-66)
取樣方法對花崗巖殘積土強度影響分析
潘生貴 陳少峰 楊 輝 鄭有強 陳志波(2-51)
深基坑混凝土支撐軸力數值模擬與理論計算分析——基于現場監測
韓超超(2-57)
市政工程勘察占道作業對周邊環境影響評價與對策
田其煌(4-56)
地鐵車站基坑開挖對鄰近既有地下室的影響分析
劉春亮(4-60)
復雜地質條件下大直徑嵌巖樁檢測分析
江 輝(5-71)
軟土地區既有建筑物加固改造勘察實例分析
卓富林(5-75)
深大基坑施工對鄰近地鐵車站影響監測分析
卓國棪(5-79)
塊石回填淤泥基坑開挖施工及支護技術研究
張滿紅(5-84)
地方標準《巖土工程信息模型技術規程》編制解讀
李 欣(5-88)
組合樁在福州港白馬港區灣塢作業區8#泊位工程的應用研究
陳 松(6-35)
巖溶地區預應力超高強混凝土管樁應用研究
伍德挺(6-39)
某軟土場地樁錨支護結構基坑失穩原因探析
林生法(6-43)
海上風電高樁承臺基礎鋼管樁可打入性探析
張強林 方常芳 張祥龍(6-48)
h形雙排樁在邊坡與基坑聯合支護中的應用研究
洪世海(6-53)
論可回收預應力錨索在基坑支護中的應用研究
陳書明(7-90)
深基坑施工中的危險源辨識及控制
林懷志(7-95)
基于FLAC 3D的單樁豎向抗壓靜載試驗模擬研究
劉駿龍(8-91)
福州軟土地區灌注樁的大噸位靜載試驗工藝設計分析與研究
黃 健(8-96)
深基坑施工對既有地鐵隧道的影響及保護措施研究
林章凱(9-108)
SMC工法在復雜環境深基坑支護中的應用
吳曉雨 耿顯勇 李棟謀 何 飛 顧洪磊(9-113)
預應力張弦梁鋼支撐在深基坑中的應用研究
王 強 胡曉蓮(9-117)
巨厚砂層中鉆孔灌注樁施工關鍵技術研究
汪銀廣 翟光耀 姚瑞平 周劉聰 (9-122)
長江漫灘地區緊鄰文物地鐵車站深基坑變形分析及控制研究
于 程 童祖玲 賴蘇玲(9-127)
JM大直徑可回收錨索在軟土基坑中的應用探析
程玉果(10-80)
錨管土釘在福建濱海風積砂高邊坡加固中的應用
藺保云(10-84)
預應力錨桿框架在復雜環境下邊坡中的應用及問題探討
金文婷(10-87)
濱海相軟土地基處理技術應用研究
劉麗英(10-90)
人工改良垃圾填土在福州市堆山工程中的應用
藺保云(11-102)
復雜地層中超深地下連續墻的質量控制研究
張國珍(11-105)
斜坡樁-土動力p-y曲線的簡化計算方法——以西南地區某典型碎石土場為例
陳 峰(11-111)
復雜環境軟土基坑支護設計與應用研究
鄭 穩(11-117)
基坑環形內支撐體系的優化設計研究
吳小龍(12-120)
大直徑灌注樁樁端后注漿技術在某高層建筑中的應用
鄭 宇(12-125)
臨近變形敏感建筑的深大軟土基坑降水風險與控制系統探析
陳 帥(12-130)
地下工程抗浮設防水位的取值及設防措施探析
楊 明(12-135)
鋼管內斜樁+排樁組合支護體系在濱海飽和軟土地質基坑工程中的應用探析
徐接武(12-139)
七、公路橋隧
東非地區沼澤土路基施工處理方法研究——以烏干達波特爾堡-希馬公路項目為例
楊 祥(1-70)
城市山林步道綜合評價體系研究及應用——以廈門市山海健康步道為例
張良以(2-62)
山區隧道復合式路面結構溫度場研究——基于ABAQUS有限元軟件數值模擬
楊 斌(2-66)
淺埋條件下盾構施工參數對地層擾動影響研究——以福州地鐵4號線某路段區間盾構隧道施工為例
邱文翔(2-70)
基于FLAC 3D的軟基路段管廊路基施工期沉降數值模擬
陳宗燕(3-70)
閩清大橋橋墩沉井基礎維修加固技術研究
汪冰彬(3-77)
基于MIDAS/GTS NX的地鐵安全評估應用
涂儒杰 林環周 張錚太(3-81)
大跨空間異形桁架人行橋設計分析
黃積勇(3-86)
公路軌道合建過江通道設計與研究
黃國雄(3-90)
軟弱富水地層地鐵電纜隧道沉井施工技術研究
楊明輝(3-95)
福州地鐵濱海快線區間通用環管片選型研究
陳仙宇(4-66)
某跨線橋方案比選及結構設計
陳宏彬 董桔燦(4-70)
地鐵施工對交通導改最優化研究
周 培 丘雯敏 邱樂燴 林毅強 林煒鴻 張春麗(4-74)
公路市政化改造中橫斷面設計研究
陳 煒(6-64)
休閑旅游廊橋結構選型研究
張 弛 王 峰(6-68)
城市橋梁預制拼裝蓋梁結構設計及計算探析
魏 瀾(6-72)
空間索面異型獨塔斜拉天橋信息化施工監控研究
池啟貴(6-76)
地鐵車站風水電工程進度制約因素分析與對策
楊沛山(7-100)
某懸臂梁橋加固效果探析
陳亮豐(10-94)
地鐵施工事故統計分析及預防措施
池傳樹(10-98)
一種新型超矮組合結構——鋼-UHPC組合梁受力性能探析
顧進友(10-102)
近場強地震動特征下的橋梁響應探析
羅 娜(10-107)
單洞雙向隧道防煙設計初探
陳必宙(11-122)
基于參數敏感性分析的斜拉橋轉體施工線形控制
崔怡觀 宋 雨 謝 歡(11-128)
福州市福灣路提升改造工程總體方案研究
魏 瀾(11-134)
雙柱墩新型減震梁橋的失效機制與減震控制
李環輝 許燕芳 顏桂云 張東鵬 袁宇琴(11-139)
城市山林高架步道設計要素探析
鄭 磊(11-146)
某橋梁樁基托換工程變形控制探索與實踐
侯偉清(11-150)
模板臺車在橋梁現澆混凝土防撞護欄施工中的應用研究
楊 淼(11-155)
新建鐵路隧道上跨爆破施工對既有鐵路隧道振動影響探析
范德全(12-144)
山區公路橋梁薄壁高墩混凝土無拉桿滑式翻模設計與施工技術研究——以南龍高速公路擴容工程 B6 標橋梁為工程案例
劉志偉(12-149)
高密度電法在引水隧洞勘察中的應用研究
吳偉達(12-153)
八、給排水與消防
高層住宅衛生間排水立管設計若干問題探討
楊俊槐(1-74)
某大型建材家居商場消防設計探析
黃玲平(2-119)
某超高層綜合樓給排水及消防設計
王旖嵐(3-108)
平潭綜合實驗區再生水利用研究
洪 星(4-89)
無市政水源地鐵車輛段臨時給水方案分析
楊彩玲(4-93)
南安市某農村集中式A2/O-MBR工藝污水處理模式分析與應用
黃 晗(4-98)
廈門海峽收藏品交易中心消防系統應用研究
胡宗恒(4-134)
兩級沉淀法處理高濃度含氟廢水工程設計研究
吳煌州(6-85)
污水倒虹管的設計案例探析
曾海勇(6-88)
一體化預制泵站設計存在問題探析
張孔鋒(7-103)
劇場大空間火災自動報警系統設計探析
陳如麒(7-141)
老舊小區雨污管網改造的研究與實踐
繆仁江(8-101)
老舊建筑改造項目中消防水系統的提升改造研究
鄭 翔(8-107)
大型地下汽車庫閉式泡沫-水噴淋滅火系統設計優化研究
朱飛建(8-113)
地鐵車站風水電工程消防驗收相關施工管理的探索與實踐
楊沛山(12-175)
某市民中心消防系統設計細節探析
杜應龍(12-178)
九、建筑材料
泡沫輕質土特性及工程應用分析
陳 行(1-77)
有機酸對水泥土強度影響的試驗研究
巴 瀟 賈景超 林維地 陳志濤(2-77)
泡沫混凝土在道路工程中的應用研究
黃朝良(3-100)
多種機制砂的砂漿性能研究
王 熙 程貞樺 李少偉(7-114)
聚羧酸超塑化劑對水泥土強度影響的試驗分析
陳三姍 陳 峰(7-118)
水泥改良鐵尾礦砂的力學分析
丁 峰(7-123)
大體積混凝土配合比設計及裂縫防控技術研究
高 峰(9-151)
增效劑對混凝土性能的影響研究
夏 蕓 鄧亞芬 金科益(9-156)
鋼渣微粉表面特性及瀝青膠漿高溫流變性能研究
陳益文(10-122)
論堿激發劑和礦渣對石粉-鎳渣聚合物砂漿性能的影響
毛文宮(11-158)
再生粉體對混凝土抗碳化性能的影響
方 禹(11-161)
十、暖通空調
某辦公建筑復合式地源熱泵空調系統優化分析——基于濟南地區
高 偉(1-81)
基于模糊綜合評價的室內空氣品質判別研究
程凱麗(1-86)
空調系統冷凝熱回收設計分析
陳建勝(4-82)
福建某醫院感染科空調通風系統平疫轉換設計研究
曹華明 池 蘭(5-92)
室外空調機組加裝全封閉式降噪設施的問題研究
賀 婷(7-107)
公共機構能源審計及節能潛力探析——以醫院類為例
劉培陶(7-111)
平疫結合醫用PCR實驗室空調系統設計探析
鄭嘉耀(8-117)
中學化學實驗教室桌面通風系統運行分析與改造設計
劉 拓(10-112)
酒店建筑配套游泳池空調綜合解決方案
廖文武(10-115)
環形排煙系統在辦公建筑中的應用探析
俞學煒(10-118)
民用建筑暖通空調設計中的常遇問題分析與對策
葉清理(11-169)
夏熱冬冷地區某商業綜合體公共區域的暖通設計探析
潘智捷(12-156)
劇院觀眾廳氣流組織模擬與設計探析
陳必宙(12-161)
十一、建筑經濟
福建省中小型醫院節能潛力分析及其應對策略研究——基于能源審計
賴林鳳 王建飛(2-28)
招標代理企業所有制形式與信用綜合評價關系——基于邏輯回歸
丁 俊(2-81)
模糊綜合評價法在施工招標綜合評標法中的應用
黃小雁 章凌云(2-85)
提高財政投資項目評審質量分析
陳李喜(3-111)
基于蒙特卡羅的地鐵車輛段工藝設備投標價格模擬
丁 俊(3-114)
政府投資項目固定總價合同投資控制條款研究
林小婷(3-118)
我國EPC工程總承包模式發展SWOT分析與未來審視
楊鈺婷 張積林 葉麗詩(4-122)
工程技術經濟分析法在項目投資決策中的運用
甘 凌(4-126)
地鐵工程項目的成本控制與優化
余智慧(6-103)
蒙特卡洛模擬計算在項目財務評價中的運用
楊 杰(7-132)
建筑工程施工臨時用電成本管控探析
余智慧(7-138)
基于審計視角的工程項目報建研究
吳春明(10-128)
價值工程在“鄉村振興”戰略中的應用研究
林賢錦(10-132)
房地產企業建筑材料采購的供應方式選擇與對策研究
陳書華(10-136)
基于建設工程造價指標的模擬清單編制方法探究
涂德耀(11-173)
房屋裝飾裝修殘值造價鑒定探析——以具體訴訟案為例
殷 芝(11-175)
十二、建筑電氣與智能化
地鐵站臺門等電位連接的解決方案分析
楊嘉約(3-105)
高等院校電力增容及配電改造建設方案分析
黃惠青 張家章(4-86)
基于工程應用場景智能建造推進模式應用研究
賴家彬(4-114)
地下綜合管廊健康監測管控系統
劉 貴(4-118)
中性線保護的必要性探析
林佳鋒(6-92)
主題樂園電氣設計探析
陳文興(6-95)
信息化時代辦公建筑電氣設計研究——以某銀行大廈為例
曾 萍(8-121)
潔凈廠房電氣設計的探析與實踐
張 濤(8-125)
人防地下室電氣設計探析與實踐
熊子南(8-128)
地鐵車站建筑與機場建筑低壓配電設計差異研究
林 挺(11-166)
十三、工程管理與企業管理
EPC工程總承包模式在財政投融資工程項目應用研究
林 英 曹孫勝(3-121)
基于演化博弈的建筑業安全監管機制研究
李文峰 張文光 鐘國興 邱志全(4-78)
工程總承包模式下設計院的現狀及發展
鄭 陽(5-109)
新建造體系在廈門國貿璟原項目的應用研究
謝正德(6-99)
裝配式建筑工程精益質量管理與改善研究
鐘 瑾(9-145)
十四、市政工程
改擴建機場項目中對現有地下管線保護的管理策略
屈坤玉 陳 勇 戴小鋒 俞晨龍 汪陽春 潘鈞俊(1-98)
“雨水花園”在福州老舊小區改造中的應用研究
曾文平 葛紹楚 黃偉鵬 陳杰坤(2-109)
巖石地層條件下污水管線頂管施工技術
吳 偉(2-113)
市政道路地下通道框架結構計算若干問題研究
吳 超(5-105)
路塹邊坡的工程管理探析
王培強(6-114)
廈門市某老舊小區雨污分流改造方法探析
蔡玲玲(10-150)
福州濱海新城海水入侵特征及對地鐵工程影響研究
宋開灼(10-154)
肯尼亞市政道路工程施工管理經驗探析
王鵬通(10-159)
頂管施工對既有地鐵隧道安全影響研究
方志斌(11-201)
福州城市森林步道建造關鍵技術研究
薛東波(11-205)
建筑、市政工程監理服務收費成本估算方法應用研究
殷 芝(12-183)
福州市浦上河黑臭水體綜合治理探析
李 濤(12-188)
十五、信息化
BIM技術在大型空港改擴建不停航施工中應用
季小普 呂君毅 陳 華 董 超 葉聿樞 潘鈞俊(1-89)
基于遙感與GIS的違法違規建筑監管空間信息平臺建設
趙華成(1-93)
BIM技術在屋面排磚深化設計中的應用——以某三級綜合性醫院上人屋面為例
吳鳳英 蔡開發 古 杰(2-90)
BIM技術在群塔作業與腳手架安全驗算分析中的應用——以廣東某項目為例
劉一哲 張博方 于月軒 孫慧靈 謝丹鳳 蔣立鑫(2-94)
福州某城鎮既有建筑安全管理信息系統構建
晁鵬飛(2-99)
全生命周期BIM機電安裝工程應用分析——以某高校技術勞動開發大樓項目為例
張 克(3-125)
BIM技術在建筑工程項目管理中的應用分析
吳鑠濱(4-102)
基于VR技術在閩南傳統建筑聚落虛擬體驗研究——以浦西城堡為例
陳浩瀚 張子康 鄭林蕊 王鵬昆 朱申榮(4-105)
高支模自動化監測與分析
陳俊民(4-110)
BIM技術在提升建設項目品質的落地應用研究
張純江(5-96)
基于CityEngine的規范可視化技術研究——以福建省城市規劃容量指標控制為例
陳航宇(5-100)
首部《巖土工程勘察信息模型技術規程》研究及編制
余昌蔚 戴一鳴(6-106)
橋梁預制梁場智慧建造數字孿生技術研究——以京雄高速公路網SG5標段為例
孫永方 丁 杰(6-109)
BIM技術輔助盾構區間下穿既有高架橋的施工技術研究——以天津地鐵11號線一期工程為例
王松濤 李 星 丁 杰(7-128)
勘察設計企業數字化知識管理的探析
危澤長(8-132)
Tekla技術建模在生產安裝過程中的應用優化探析
高 勇 吳吉瑞 孫會貴(9-69)
基于BIM技術的混凝土工程精細化算量方法研究——以沈陽龍湖天街項目為例
蔣靖豪 王本仁 金曉友 劉 威(9-73)
BIM技術在航站樓設施設備運維中的應用——以上海機場T1航站樓為例
喬培華(9-78)
建筑斜屋面結構的BIM技術應用及施工研究——以三明市西江悅A3地塊商住樓為例
郭芳炳(9-82)
BIM+智慧工地在福建省委黨校新校區建設項目的應用探索
鄭嘉豪(9-86)
BIM技術在復雜地質條件樁基施工中的應用
李燦峰 龔宇凱 劉 寧(9-90)
建筑電氣安裝工程質量問題分析與對策
曾龍煒(10-140)
基于BIM技術在三維地質與樁長分析中的應用
熊自斌 丁國強 王成龍 陳明法 游齊錦(10-142)
建設工程檔案驗收問題及對策研究——基于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制度改革背景
劉鴻健 汪琦欽(10-145)
基于物聯網的塔式起重機安全監測系統應用研究
胡敬銓 王文龍 張曉曦 陳 潔(11-179)
BIM在醫療建筑建設與運行管理中的應用研究
卓 述 彭 穎(11-182)
裝配式PC構件的BIM參數化族庫設計和應用
徐 曠 張桂雄 蔣陳兵(11-186)
智慧城市時空大數據體系研究
范 江(11-191)
BIM技術在鋼筋分項工程的應用探索——以福建省婦產醫院項目為例
倪 楊(11-197)
BIM技術在建筑機電設備安裝與管理的應用曾龍煒(12-168)
結合BIM的預制空心帶鋼筋骨架GRC材料泛水技術應用研究
劉文方(12-171)
十六、測繪
基于地質雷達法的鋼絞線定位模擬分析與應用
戴泉水(1-101)
福州地鐵5號線一期工程衛星定位控制網的建立及精度分析
林萬榮(2-104)
多時相衛星影像在“兩違”動態監測中的應用
林碧珊(4-130)
振動測試技術研究與工程應用
岳增峰 劉近龍(9-159)
基于多時相高分辨率航空影像的建筑物變化檢測研究
倪 凱(10-163)
基于U型神經網絡兩違疑似圖斑識別模型研究
鐘洪德(10-166)
精密三角高程跨江水準測量在城市軌道交通工程中的應用
范 江(10-171)
十七、教與學
凱里學院建筑工程學院第二課堂實踐成效及困境探析
龍明蓮 王展光(1-105)
以專業評估認證為抓手推動工程造價專業建設
蔣婷婷 李 杰 林曉艷(1-109)
手工建筑模型制作對建筑學專業學習作用探析
李小虎 曾 琳 夏盛玉 薛明遠(1-113)
侗族木構建筑營造技藝數字化傳承教改研究與實踐——以貴州凱里學院為例
蔡 萍 王展光(2-125)
新工科視域下土木工程制圖課程改革研究
繆宏杰 鄭宣恭 黃若鵬(6-118)
基于崗位能力培養的工程造價專業課程體系重構研究與應用
李月蓮 李 杰(6-123)
“新工科”建設背景下“人工智能+城市交通規劃”研究生教育研究與實踐——以華僑大學為例
高悅爾(6-128)
基于心流的跨界教學方法研究——以《建筑構成》課程為例
汪晶晶(10-175)
《建筑設計》課程教學改革初探——以福州大學至誠學院建筑學三年級專業課程教學為例
黃惠穎 關瑞明(10-178)
“1+N”多元主體共育裝配產業化人才路徑
單翠 高文超 宋偉香 劉兆平(10-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