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洋 煙臺市城市建設投資有限責任公司
“鑿戶牖以為室,當其無,有室之用?!薄皯綦弧奔词恰伴T窗”,先賢用充滿哲理的語句強調了門窗對建筑物功能的重要性。
建筑圍護結構主要有外門窗,外墻,屋頂。其中,外墻、屋面保溫,因構造相對簡單,基于保溫材料性能大幅提升,保溫層增厚等有利條件,節(jié)能降耗效果明顯。而外門窗被賦予了采光、通風、裝飾、隔聲、防火等越來越多的功能,外門窗成為建筑外保溫節(jié)能中最薄弱環(huán)節(jié),也是最不穩(wěn)定環(huán)節(jié)。據不完全統(tǒng)計,外門窗的熱能消耗約為墻體的4倍,屋頂的5倍,約占建筑圍護部件總耗能的40%~50%。
在采暖或空調條件下,冬季單層玻璃窗熱損失占熱負荷的30%~50%。在夏季,透過單層玻璃窗的太陽輻射而消耗的冷卻量約為空調負荷的20%~30%。因此,增強門窗的隔熱性能,降低門窗的能耗,是改善室內熱環(huán)境質量,提高建筑節(jié)能水平的重要環(huán)節(jié)?;谏鲜鲋匾?,以下重點對居住建筑外門窗節(jié)能提升措施發(fā)表幾點不成熟意見。
建筑外門窗因材料、構造方式等不同,節(jié)能效果差異較大,綜合分析主要有以下幾點。
外門窗氣密性是影響建筑物節(jié)能效果的最重要因素。針眼大的洞,碗口大的風。話俗理不俗,道出了門窗氣密性的重要性。特別是在夏熱冬冷的北方地區(qū)尤其明顯。氣密性受構造設計、加工安裝精度、密封條類易損小輔料、自然風壓等因素影響,質量不易控制。
外門窗材料導熱性能,是影響外門窗保溫性能的本質性因素,一經設計選定,及長期穩(wěn)定的影響保溫效果。特別是玻璃及金屬類窗框材料,是影響外門窗保溫的“原罪”。
而隨著時代進步,人民對建筑物采光、通風的要求逐步提升,外門窗面積越來越大,窗墻比迅猛增大,給外墻保溫客觀帶來了比重性不利影響。
3.1.1 優(yōu)化門窗開啟方式
據有關專家詳細研究,成果如下:“采用壓差法檢測了典型的4 種不同材料、開啟方式的建筑外窗氣密性,這4 種窗戶分別是塑鋼平開窗、塑鋼推拉窗、鋁合金平開窗、鋁合金推拉窗。通過統(tǒng)計近半年內39個項目124個檢測單體的外窗氣密性測量結果,分析外窗開啟扇方式、窗框材料以及窗戶所處環(huán)境對外窗氣密性的影響,并得出結論,平開窗氣密性明顯好于推拉窗的氣密性,而塑鋼型材的窗戶氣密性略好于鋁合金窗。”
鑒于以上成果,結合筆者多年實踐經驗,推拉窗的氣密性比平開窗的氣密性要低。居住類建筑選擇窗戶開啟方式,建議按如下順序:固定窗—內平開窗、外平開窗、推拉窗。
3.1.2 增強門窗剛度、穩(wěn)定性
門窗框因型材自身剛度不足或者框體設計構造剛度不足,以及門窗框加工、安裝質量差,造成的門窗框變形、翹曲,進而影響外門窗氣密性現象,比較普遍。而且后期維修難度大。以隔熱斷橋鋁合金門窗為例,增強其剛度、穩(wěn)定性主要有三點。
首先,要提升鋁合金型材的原材性能,既要優(yōu)化型材構造設計,模擬跨度、風壓等計算,有針對性的提升型材截面抵抗矩,減少撓度變形。又要提高型材生產工藝,推進澆筑成型鋁型材,提高強度、剛度。
其次,要科學嚴謹的進行建筑設計及門窗深化設計。當今許多建筑設計師,多是僅出于建筑外立面效果考慮設計外門窗尺寸、分格,缺乏對門窗型材結構性能的研究,甩項給后期門窗廠進行專項深化設計,門窗廠設計能力有限,對門窗的結構計算不嚴謹,或為降低成本選用不匹配的型材,造成門窗剛度不足。鑒于此,要嚴把門窗專項深化設計及審核關,必須由具備相應能力與資質的機構,進行門窗深化設計以及設計審查。特別是門窗結構計算及審查,確保設計合規(guī)。要嚴控門窗框體尺寸,在相應規(guī)格型材的允許跨度范圍內設計,避免超型材允許跨度門窗框。邊角連接件采用鑄鋁卡扣固定件,增強轉角連接的剛度。避免設計大面積玻璃,因果大風壓力造成型材變形、玻璃受損。
再次,要提升鋁合金門窗框的工廠加工質量以及施工現場的安裝質量。這是個廣泛性問題,既重點涉及門窗剛度問題,有廣泛涉及門窗每個質量問題。因為文章討論方向及篇幅所限因素,不做展開論述。
3.1.3 提升密封材料性能
以隔熱斷橋鋁合金門窗為例,其密封材料按分為密封膠條、密封毛條和密封膠,分述如下。
首先,密封膠條在門窗使用中起著固定玻璃,緩沖振動和阻斷水、氣流通的作用,對鋁合金門窗的密封作用起到重要的影響,優(yōu)質的膠條能長期的使用而不會失去彈性。但是劣質的膠條在幾個月內就會變硬,失去彈性,從而失去密封性能。而三元乙丙膠條、硅橡膠膠條分別以三元乙丙橡膠、硅橡膠作為主要原料,經過加工后,這兩種膠條的耐老化性能優(yōu)異。對于平開窗而言,多采用隱藏式鉸鏈,鉸鏈隱藏,窗戶美觀。但這種鉸鏈部位的密封條是不易安裝的,多在鉸鏈處無密封條,影響氣密性較嚴重。建議采用外置鉸鏈,確保密封條無斷檔,且鉸鏈可適當增加,提升開啟扇穩(wěn)定性及剛度。
其次,密封毛條要選硅化加片毛條。經過有機硅處理的毛條稱為硅化毛條,具有一定的拒水能力,從而保證外窗遇水時,仍能保證密封能力,且壽命更長。硅化夾片毛條是毛條的升級版,通過在生產過程中將一聚丙烯膠片加到毛條中間,塑料薄片能有效阻擋氣流通過豎毛,使毛條的密封性和抗水性得到成倍提高。
再次,密封膠會承受長時間的太陽光紫外線輻射,因此密封膠應選用具有良好耐候性能和位移能力的硅酮密封膠。好的密封膠產品外觀細膩、均勻、無氣泡、無凝膠。建筑門窗的安裝使用,均需密封膠條來實現型材與玻璃之間、扇與框之間的閉合密封,密封膠要區(qū)分玻璃之間、玻璃與框體之間的結構彈性耐候膠,以及框體與洞口之間的密封耐候膠。使用中空玻璃時,建議使用雙道密封和用聚硫中空玻璃膠,中空玻璃間隔條應采用連續(xù)彎角式結構,如果用四角插接式的,在接頭處必須用丁基膠作密封處理。
3.1.4 優(yōu)化門窗內腔氣流組織
窗框與玻璃之間,窗框型材之間,窗框與洞口之間,均比有空隙,稱之為“內空腔”??諝饨涍^內空腔進行室內外空氣交換。絕對的密閉式不存在的,因此組織疏導氣流比封堵氣流更有實踐意義。本文所述“內空腔氣流組織”,是基于國內外相應技術研發(fā)及實踐,簡而言之,自外至內,分為三部分:外層密封;中層內空腔;內層密封。
基本原理是:以冬季外寒內熱環(huán)境條件為工作環(huán)境,外層密封采用相應密封條、密封膠,防止大部分室外空氣進入內空腔。內密封層同理,密封層級更高,防止絕大部分室內空氣進入內空腔。此時,內空腔內少量的室內熱空氣,與多量室外冷空氣混合,熱氣上升,自然形成上升氣流,在內空腔頂端外側設置出風口(同時做好防雨水、防蟲等措施),利用內空腔內部及與外側氣壓差,模擬“煙囪”效應,將內空腔內空氣循環(huán)排至室外,不進入室內,從而提升了窗氣密性。
這種做法相應也能降低風噪。內空腔為相對開放的空間,室外氣流在流經窗框間隙的時候,氣孔能夠分流大部分的氣流,進入到進內空腔的氣流會由于空間增大,使得氣流的速度明顯降低,低速的氣流對空氣的震動效果會明顯降低。在空腔內設置有緩沖腔,在緩沖腔的內壁上設置有一層的纖維毛刷層,當氣流接觸到纖維毛的時候,會將氣流的動能轉化為纖維毛的機械能,消耗掉氣流的動能,從而有效的消減氣流產生的噪音。
3.2.1 提升金屬類門窗框材料的斷橋隔熱性能
金屬類隔熱斷橋鋁合金型材,隔熱性能關鍵在于隔熱條質量。斷橋鋁隔熱條常見兩種形式:美式注膠式(聚氨酯隔熱膠與鋁型材一體成型)與歐式穿條式(穿插尼龍玻璃纖維隔熱條)。二者相比,前者隔熱性能是后者的1.25 倍,且前者在強度、截面尺寸與形狀、鋁材使用率等方面明顯優(yōu)于后者。美式注膠式現在國際市場使用較多,國內市場受加工成本等因素影響,使用較少。呼吁推廣鋁型材標準化,降低鋁型材澆注成型模具的成本,以便推廣綜合性能更好的注膠式隔熱斷橋鋁型材。
3.2.2 提高塑鋼類門窗占比
塑鋼類門窗隔熱性能明顯優(yōu)于鋁合金斷橋門窗,主要受限于抗風壓性能、防火性能等方面,使用較少。建議改進塑鋼型材性能的前提下,加大在低風壓地區(qū)、非高層建筑中的使用占比,降低投資,提升綜合性能。
3.2.3 提升玻璃熱輻射隔離性能
現行常用節(jié)能玻璃主要有以下幾種。
(1)熱反射玻璃,這是對太陽光有反射作用的鍍膜玻璃,其反射率可達20%~40%。它的表面鍍有金屬、非金屬及其氧化物等各種反射陽光薄膜,從而達到阻擋太陽能進入室內的目的。夏季可節(jié)省室內空調的能源消耗。熱反射玻璃的傳熱系數、輻射率則與普通玻璃差別不大。
(2)低輻射玻璃,又稱為Low-E 玻璃,是一種對波長在4.5μm~25μm范圍的遠紅外線有較高反射比的鍍膜玻璃,它具有較低的輻射率。在冬季,它可以反射室內暖氣輻射的紅外熱能,輻射率一般小于0.25,有效的保溫和減少熱量的外散。在夏季的時候也能夠阻擋室內物體的二次輻射,其輻射率傳熱系數比較低。
(3)中空玻璃,是將兩片或多片玻璃以有效支撐均勻隔開并對周邊粘接密封,使玻璃層之間形成有干燥氣體的空腔,其內部形成了一定厚度的被限制了流動的氣體層。由于這些氣體的導熱系數大大小于玻璃材料的導熱系數,因此具有較好的隔熱能力。中空玻璃的特點是傳熱系數較低,與普通玻璃相比,其傳熱系數至少可降低40%是目前最實用的隔熱玻璃。
(4)真空玻璃,其結構類似于中空玻璃,所不同的是真空玻璃空腔的氣體非常稀薄,近乎真空其隔熱原理就是利用真空構造隔絕了熱傳導,傳熱系數很低。根據有關資料數據,同種材料真空玻璃的傳導系數至少比中空玻璃低15%。但目前生產成本較高,僅在一些特殊場合應用。
根據研究及實踐反饋,建議外門窗玻璃使用三層中空玻璃,而且在北方應推廣使用Low-E 型(低輻射)中空玻璃。在南方,以太陽輻射熱為主的地區(qū),應推廣使用陽光鍍膜玻璃。
根據建筑功能分區(qū),觀景區(qū)有限考慮設置在室外陽臺,臥室適當考慮降低窗戶面積。推進新風系統(tǒng)設計,盡量采用主動通風,降低開窗被動通風的面積。降低落地窗的使用頻率,提高安全性,降低能耗。以節(jié)能理念為指引,引導設計不是單純地追求外立面窗效果,綜合考量,降低窗墻比,提高節(jié)能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