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 勝 昌陸建筑工程集團有限公司
目前,房屋建筑領域中常見的機具主要有三種,即井架、龍門架和起重機。井架距地高度一般約為40m,其上裝有起重臂和用于吊放散裝材料或運料的吊盤,兩者的起重能力分別為5kN~10kN、10kN~15kN。龍門架主要由一根橫梁和兩根立柱構成,上面還可安裝吊盤、纜風繩、滑輪與導軌,其高度為15m~30m,起重能力在5kN~15kN 之間。最近幾年,龍門架技術不斷改進,高度分別為80m與100m的SSE-100型、MSS-100型龍門架已經在高層建筑施工場地得到應用。磚砌體施工中的水平運輸任務通常由塔式起重機承擔,若條件不具備應使用翻斗車或雙輪手推車。
向施工場地運磚之前,必須明確磚的品種、規格與數量,在此基礎上再對其出廠狀況進行嚴格檢查,不合格的磚不得流入建筑工地。為了防止砂漿中的水分被磚吸收而降低其粘接力,應在磚砌體施工前1d~2d 將磚潤濕,潤濕厚度以1cm 為宜,否則過量澆水會導致砌體變形,不利于實現安全施工。
用于砌筑的砂漿除了石灰砂漿以外,還包括混合砂漿與水泥砂漿,應根據設計要求進行合理選擇。一般而言,若砌體需要具有較高的強度或環境潮濕,選用水泥砂漿較為合適;若砌體的強度無特殊要求或環境濕度較小,宜選用石灰砂漿;若砌體位于地面以上且強度要求較高,應當選用混合砂漿。
磚砌體的施工技術水平高低將關系到整個項目施工的質量。而且為了能夠保障施工質量,同時也必須要提高施工技術,因此,在一般情況之下,施工過程當中運用到磚砌體的實際工序如下。
在使用磚砌體施工技術之前,一定要做好各項準備工作,首先就是要對其水平面進行抄平,而且在樓面或者是各個基礎面確定樓層的高度,然后使用混凝土進行砌墻,要確保每一段磚墻都能夠在同一個高度之上才能夠保證其美觀性和安全性以及穩定性[1,2]。之后再確定進駐的具體位置,以龍門板為基礎位置做好基礎頂面,同時要確定強身的邊線和中心線,而且在抄平之后對砌體的整體性也有著極大的影響。
擺磚樣的具體操作形式包括一順一丁法、三順一丁法和梅花丁式等,這幾種不同的類型都是十分常見的使用手法。為了能夠確定組砌行程,在門窗部位一定要盡量使用符合磚或者是進行灰這樣子能夠增強其工作效率,也可以有效降低其偏差,使得整體建筑物的外觀看起來更加美麗。
對于建筑砌體來說,這一部分也是十分關鍵的施工部分。進行這一步驟的操作,旨在能夠在保證施工的前提下,實現最大程度的保證,并且實現對后續轉起環節的垂直度,從而為后期施工的效果提供必要的保證。在實際的施工過程里,一般都會將其擺置在門窗或者一些樓板等多個位置。
這一部分中的盤角主要指的是墻體的墻角位置來說,主要通過磚塊處理時限對皮數桿的相關處理,這樣能夠為日后的磚砌做以一定的鋪墊。另外一方面,為了能夠實現對后續砲磚環節的便利使用,一般進行掛線操作。這一操作主要包括單側與雙側兩種方式,具體使用哪種方式具體要結合墻體的實際大小進行考量。
常用的磚砌體砌筑方法主要三種,首先是適用于實心墻的“三一”砌磚法,該方法既能保證墻面整潔、灰縫飽滿,又可使砌體具有良好的粘接力。
其次是先鋪漿再將磚擠入的擠漿法,該方法能夠保證組砌連續性,但常溫下的鋪漿長度應控制在75cm以下,若環境溫度高于30℃應避免超過50cm。
最后是在磚面和磚棱處抹上足量的砂漿然后迅速進行砌筑的滿口灰法,該方法雖可獲得較高的砌筑質量,但施工效率并不理想,僅適用于煙囪、保暖墻等特殊部位。磚砌體砌筑過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幾個問題。
一是對于轉角處的每皮磚而言,必須加砌七分頭磚;
二是避免用水沖漿灌縫;
三是水平灰縫內的砂漿填入量應≥80%。
為了使墻面具有良好的光潔度,每次砌筑完十皮磚都要對墻面清理一次,每一層樓的砌筑工作結束后,都要及時清走落地灰。勾縫的作用是保護和美化墻面,就其形式而言可分為平縫與凹縫,后者的深度通常在4mm~5mm之間。勾縫法的選擇應以墻體類型為根據,混水墻或內墻宜選用原漿勾縫法,而加漿勾縫法則適用于清水墻,其水泥砂漿之比通常在1∶1.5~1∶2范圍內。
磚砌體施工一直以來都是建筑工程項目在施工時必不可少的重要環節,磚砌體施工質量會直接影響整個建筑工程的質量和使用效果,而在整個施工過程中,灰漿飽滿又是能否保障墻體施工質量的重要因素之一。砂漿的功能是實現墻體部分負荷的分擔處理,實現與磚塊的有效粘接,但是在實際砌筑過程中,由于施工人員自身的經驗不足,導致磚砌墻在施工時的砂漿厚度缺乏一致性和有效性。這一問題主要集中體現在灰縫超過了10mm~12mm 之外,無法達到橫平豎直的基本效果,對施工質量造成嚴重影響。
灰縫厚度對砌體質量的影響是顯而易見的?;铱p的厚度不僅僅影響外觀質量,更會嚴重影響砌體的強度。有人做過這樣的實驗:灰縫的厚度在6mm~10mm時,砌體的強度可以達到100%,而厚度12mm 以上時,強度會降低30%~60%甚至更多。可見灰縫厚度對砌體強度影響有多大。之所以存在這樣的狀況,主要原因就在于砂漿的強度遠比砌塊強度低,砂漿厚度太厚了,砂漿就變成了強度控制的主要因素了,砌體的強度就變成了砂漿的強度了,強度自然而然降低了。
砌筑工程的質量對后序工序的影響也是舉足輕重的。在民用住宅項目中砌筑墻體做如下措施:(1)加設200mm 高腰梁,內置通長4C10 的鋼筋與結構柱或墻體拉結,箍筋為A6 鋼筋,混凝土強度為C20,當外墻有窗時,腰梁應于窗臺板同高且連通。(2)在砌筑墻體所有自由端增設強度為C20的構造柱,內設通長4C12 的鋼筋與結構板或梁進行拉結,箍筋為A6 鋼筋(此措施在窗口、門口時作用等同于抱框柱,以便固定門窗)。(3)砌筑時墻體上方預留15cm~18cm 斜砌,在墻體完成后15d后進行二次砌筑,將預留斜砌完成。這三項措施均可以有效控制砌筑墻體沉降,保證后期工序質量。
再進行施工過程當中,施工洞作為一種臨時性的洞口,它的擺放位置和寬度都要進行詳細分析,之后來決定在施工過程當中使用施工洞也會有著各種因素存在,要保證結構安全的情況之下來進行設置。
在砌筑好的橋面之上,一定要保證磚與砂漿的整體性不能夠重新砸墻再修。而且裝塊如果出現偏移也會產生松動,對整個墻體產生不可逆轉的影響。而且砂漿與磚塊產生縫隙只會影響到整體墻體的抗熱能力和保溫能力,這對于墻體的修筑而言和整體強度也有著不利影響。
就一般來說,在砌筑過程當中,由于砌筑的實際需求會產生一些碎磚,而這些碎磚也有著不同的大小差別。常小于二寸半的磚只能被當成廢料不能夠再進行使用,而大于兩寸半的專責可以繼續運用在墻體內部和一些受力較小的部位,但是不能夠集中使用,要保證整體墻體的受力程度和承載力,而且要及時保證不能夠砌成四皮以上的同縫。
當前在建筑磚砌體施工的整個過程中,施工材料的優劣會對施工效果產生極大的差別影響。這就要求相關技術人員在使用施工材料的過程中,要保障施工材料質量的合格。否則會產生諸多消極影響,比如施工質量下降,存在安全隱患等。所以說,相關管理人員要不斷增強對施工材料的重視,以此來提升工程懂的水平。
很多施工細節的失誤也是導致其施工質量受損的關鍵因素所在,因此,在具體的施工過程中應該重點針對一些施工細節進行密切的控制和管理,比如對于墻體中相關洞口的留設就需要在施工前進行詳細的處理,確保其后續施工的順暢;施工中灰漿的使用也應該得到相應的保障,重點保障其灰漿使用的飽滿性;另外,針對磚砌筑過程來說,上下錯縫也是一個基本的施工質量要求,需要引起施工人員重視。
為保障建筑工程最終的呈現質量,在竣工后要根據實際情況對建筑墻體展開一定的保護方案,要不定期地對墻體進行質量檢測和修護,以此防止墻體出現裂縫問題。譬如,現階段我國建筑工程常在墻體外層安置一定的保溫層面,以便保證房屋建筑的溫度指數符合相關的規范要求,在建筑墻體的外側安置保溫層可以有效改善房屋建筑在熱脹冷縮下的變化現象,避免房屋建筑因為溫度的變化而產生墻體裂縫。
除此之外,對一些年久失修的老房屋建筑進行溫度檢測,其原理是通過電阻型測量方法對房屋建筑的溫度進行測量,然后依據相關數據,對墻體問題進行把控和調節,以便保重墻體溫度處于合理的范圍之內,不會產生裂縫問題。
要想在整個施工的過程之中保證建筑磚砌墻體能有良好質量,那么久需要不斷對相關施工技術進行嚴格把控與檢測,以此來實現施工工藝按照國家標準實現施工。另外一方面,施工的相關人員要在整體工藝控制的過程中,有效實現對磚砌墻體的維護與檢測,只有這樣才能實現對工程整體質量的提高。在實際工作的時間里,如果出現技術出現差錯等相關狀況,就要求相關技術人員第一時間進行改進與督促,從而避免發生安全事故等情況發生。
綜上所述,不難發現的是在整個的施工技術過程中,砌磚體都是十分關鍵的部分。故此相關技術人員應當在具體的施工過程里,不但要對整體施工質量進行保證,也要加強對一些棘手現象的發生及時處理,并根據實際施工狀況來確定不同的解決方式。另外,不能忽視的方面在于,就砌磚體技術來說,仍然有較大的上升空間,這就要求相關從業人員一定要對自身的不足擺正態度,能夠通過科學的方法與態度進行學習與實踐,以此來保證其轉體施工這一技術能夠為建筑工程貢獻更多的價值與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