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小燕
(甘肅省水利水電工程局有限責任公司,甘肅 蘭州 730030)
甘肅省引洮供水二期工程主體工程施工第11-1 標段,位于總干渠4#東正川節制分水閘(五干節制分水閘)~22#洞1#支洞(汪家曲支洞)控制段末,4#東正川節制分水閘(五干節制分水閘)為地面開敞式鋼筋混凝土結構。土方開挖應按照從上到下的順序分層作業,先從12#東正川下渠通道段至閘室段方向進行一層一層的開挖,每層開挖厚度控制為2 m 左右。采用機械施工時底部留設0.3 m 厚的保護層,邊坡留設0.5 m 厚的保護層,防止基底被擾動。開挖留設保護層時采用人工輔助機械施工的方法,人工清理細部結構,保證細部結構符合設計要求。開挖機械無法到達的部位及邊坡修整、槽底清理全部為人工施工。
施工過程中采用的成孔設備為履帶式柴油錘打樁機(型號:W1001),成孔時用Ф40 cm 鋼管,壁厚為1 cm,鋼管長9.6 m。該工程地質為濕陷性黃土,沉降較大,沉管時用柴油錘對鋼管進行錘擊,鋼管逐漸下沉,在錘擊過程中鋼管對周圍土體產生擠壓作用,隨著鋼管逐漸進入土體形成樁孔,然后提出鋼管,結束成孔工作,每個樁孔的形成需2~3 min。采用10%水泥土將打好的樁孔填滿夯實,10%水泥土所需土為試驗合格的素土,用拌合機按配比進行攪拌,攪拌合格的10%水泥土用裝載機運至施工現場后用小鏟車均勻倒入孔內,回填量為0.12~0.15 m3/次,深度為1 m 左右,然后用夾桿式夯錘進行夯實,每回填1 m 的夯擊次數大概為22~25 次,當錘聲較清脆時才能進行上一層10%水泥土夯實。按照這個順序一層一層進行填土、夯實,直至樁頂。
在填10%水泥土之前應先對孔底進行夯實,做好10%水泥土的擊實試驗,得到最大干密度和最優含水率,在10%水泥土含水率接近最優含水率時方可用于回填。10%水泥土中的素土有機質含量不得大于2%,禁止采用膨脹土和凍土,素土顆粒不宜大于15 mm。根據設計要求壓實系數>0.97(輕型擊實),樁間土的最小擠密系數≥0.93(輕型擊實)。通過對10%水泥土進行擊實試驗,得出其最優含水率為15.7%,含水率偏差不得大于±2%,最大干密度為1.78 g/cm3。樁基施工結束后,選有資質的檢測單位對整個基礎進行復合地基載荷試驗,承載力大于150 kPa。
全自動夯填機邊送土邊夯實,通過皮帶將土均勻送入孔內,經統計分析每夯實一個孔需20 min。采用機械施工較節省人力,工作效率提高幅度較大,可確保夯填質量。
總干22#隧洞施工點設置了鋼筋加工車間。根據鋼筋弧度在工作臺上將弧度線測放正確,用釘子在弧度線內側以8~10 cm 的間距釘上內排扒釘,弧度線外側一端釘2 只扒釘,在內外側扒釘之間放入鋼筋的一端,采用線繩反復試拉回填,鋼筋與設計弧度線相符時可采用,存在誤差時用扳手將鋼筋校正。施工過程中考慮到鋼筋會變形、回彈,可適當加大內側扒釘的弧度,確保弧度符合設計要求。采用彎曲機配合人力相結合的施工程序,用交流電弧電焊機對鋼筋進行搭接施工,成型的鋼筋分類標識堆放。
鋼筋彎曲制作程序為調直→除銹→放線→焊接,切斷→彎制→校正→標識→堆放。根據設計圖紙和規范要求下料,下料前要進行準確計算,減少廢料。用調直機調直鋼筋使其長度符合要求,用切割機切割鋼筋時要確保切口垂直、沒有彎曲。采用彎曲機加工鋼筋,彎曲前按設計圖紙放出加工大樣圖,然后根據大樣圖施工。彎曲施工過程中要避免出現斷裂和裂縫。鋼筋安裝按照先外層、后內層的順序,施工程序為鋼筋安裝臺車就位→打孔安裝定位筋→測量放線→安裝外層筋→測量放線→安裝內層架力筋→安裝內層筋→檢查合格→進行下道工序。鋼筋的墊塊厚度應為設計保護層厚度,拼接應選用長度不少于6 m 的鋼筋。
模板制安原則上采用組合鋼模板,也可采用木模板,接縫處用雙面膠條填塞,人工拼裝。確保模板接縫均衡、平直、整齊、嚴密,準確確定預埋件和預留孔洞的位置。為了確保模板穩定,其底部應平整無雜物、干凈無積水。模板應進行加固處理確保其安全性和可靠性符合要求,安裝過程中臨時的拉、撐設施要牢固,防止傾覆。
組合模板的安裝必須緊密,杜絕縫隙漏漿。相鄰模板間用螺栓固定,確保使用時不漏漿不移動。模板施工完成后對結構斷面的尺寸和位置、模板的平整性和接縫、模板的穩定等進行檢查,經驗收合格后方可澆筑混凝土。
混凝土澆筑時通過預留孔將混凝土入倉,從模板的兩側對稱均勻的分層澆筑,一層一層的將入倉口封堵。混凝土進入倉內的自由降落高度不得超過1 m,否則混凝土會產生離析。混凝土施工過程中要重點觀察模板穩定性、支架和鋼筋以及預埋件和預留孔洞的位移情況,當發現移動或變形時立即采取加固措施。突發事項導致混凝土澆筑間隔超過2 h時,產生的縫按照施工縫的處理措施進行處理。用插入式振搗器振搗混凝土,機械操作時必須符合如下規定:每一層混凝土表面出現浮漿和不再沉落時,當前混凝土方可結束振搗;振搗器可移動的距離為振搗器作用半徑的1.5 倍;振搗棒與模板的間距小于振搗棒振動半徑的0.5 倍,且不能與鋼筋、模板、預埋件產生碰撞;振搗棒在下層混凝土內的深度大于50 mm。
邊墻及頂拱混凝土的澆筑厚度為350 mm,澆筑過程中要控制好下料速度及混凝土坍落度,防止下料速度過快或由于坍落度過大造成模板側壓過大使得模板變形或發生崩倉現象。邊墻混凝土必須分層平倉循環澆筑,澆筑高度為35 cm/次,振搗時上層要插入下層至少50 mm,嚴禁用振搗棒直接振搗撞擊模板、拉桿、止水等。混凝土自高處傾落的自由高度不得超過2 m,若超出2 m 須架設溜桶等緩沖設施。管身混凝土澆筑必須從兩側均勻下料(高差≤50 cm),以避免混凝土側壓導致模板變形、移位。
變形縫止水材料的各項物理化學特性要符合設計圖紙和相關規范的規定;用定型模板及專用工具安裝止水帶,使止水帶的安裝位置符合設計和規范要求;橡膠止水帶搭接處用銼刀銼毛,清洗干凈并干燥后用環氧樹脂粘接,為了保證止水帶的粘結強度,應在止水帶的兩接頭中加入適量的石棉絨,并用專用工具處理粘接頭處,止水帶搭接長度為10 cm,轉角處做圓角處理。伸縮縫及其埋件的施工按照規范執行。金屬止水片采用咬接或搭接,雙面焊,銜接長度大于2 cm,須采用與母材一致的焊接材料,以保證焊接質量。閉孔泡沫板施工時先用砂漿將混凝土面抹均勻,然后用砂漿將泡沫板面涂刷均勻,最后將閉孔泡沫板貼在混凝土面上壓實、穩定即可。聚硫密封膠施工時將密封膠的膠槽清理干凈,膠槽厚3 cm,確保膠槽內的作業縫沒有灰塵和油污。用毛刷在密封膠槽兩側將底涂料抹勻,30 min 后用刮刀向涂膠面上涂3~5 mm 厚的密封膠并擠壓密實,確保密封膠與被粘結界面結合牢固,然后用注膠槍向密封膠槽內注膠并壓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