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堯 王俊權
(1.景德鎮陶瓷大學;2.景德鎮市陶瓷研究所)
景德鎮有著兩千年的冶陶史、一千年的官窯史和六百年的御窯史,積淀千年的陶瓷文化是當代最為寶貴的文化財富。2018年5月,習近平總書記視察江西時提出“建好景德鎮國家陶瓷文化傳承創新試驗區,打造對外文化交流新平臺”。10月17日召開的試驗區建設動員大會上,江西省委省政府對陶瓷文化產業的振興作出了部署、提出了要求。會議要求,堅持社會效益與經濟效益并重,著力提升品牌美譽度、產業集聚度、業態融合度,最大限度釋放陶瓷文化的經濟效益,夯實試驗區建設的產業基石。2019年7月26日,國務院正式批復《景德鎮國家陶瓷文化傳承創新試驗區實施方案》,方案中明確將“推動陶瓷文化產業創新發展”作為試驗區建設的重要任務之一。
對于推動陶瓷文化產業創新發展,圍繞方案提出的五方面具體任務,景德鎮在陶瓷產業體系、文化創意發展、科技創新發展、陶瓷品牌建設等方面均具備較好的發展基礎。
數據顯示,2019年,全市共有規模以上文化產業企業80家,比2018年增加30家,增幅高達60%;規模以上文化產業企業實現營業收入64.9億元,同比增長23.3%,實現利潤總額3.57億元,同比增長33.3%。陶瓷文化產業就業人數達8566人,同比增長6.6%。文化產業發展勢態良好。一是培育龍頭企業有新動作。引進法蘭瓷等一批優質文化企業,整合景德鎮紅葉陶瓷股份有限公司等多家國有陶瓷企事業單位,組建景德鎮陶瓷集團,著力打造集陶瓷研發、設計、生產、銷售和品牌推廣于一體的骨干龍頭企業。二是壯大中小微企業有新方法。一方面通過做好落實減稅降費各項新政,深化文化領域“放管服”改革,加大簡政放權力度;另一方面立足陶瓷文化產業特色,著力推進陶瓷企業“退城進園”。三是產業發展模式多樣化。有獨立法人模式,如部省市陶研所、真如堂、皇窯等規模較大的實體;有“公司+工作室”模式,如陶溪川、雕塑瓷廠等國有企業改制后的創意基地;還有春秋大集、樂天陶社、珠山東市之類的“文化集市”,以及遍布全市的手工作坊、民辦博物館、陶瓷藝術館、陶瓷電商等民營實體。
全面打造陶瓷文化產業集聚區,營造氛圍。制定景德鎮文化產業示范基地管理辦法(試行),著力培育打造名坊園、陶溪川、三寶瓷谷、洛客等一批新的孵化平臺,推動陶瓷文化創意服務產業不斷升級,現已建立3家國家級文化產業示范基地和16家省級文化產業示范基地。
一是社會創新氛圍濃厚。景德鎮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產業科技創新,制定出臺《景德鎮市加大全社會研發投入攻堅行動方案》《景德鎮市貫徹落實〈江西省推進創新型省份建設行動方案(2018-2020年)〉的實施意見》等一系列文件支持創新,營造出濃厚的社會創新氛圍。二是科研院所資源豐富。擁有中國輕工業總會陶瓷研究所、江西省陶瓷研究所、景德鎮市陶瓷研究所等部、省、市三級陶瓷科研機構;擁有全國唯一一所陶瓷類本科高等院校景德鎮陶瓷大學,另有景德鎮學院、江西省陶瓷工藝美術職業技術學院等三所高等職業教育學校,共同構建起涵蓋高等教育和職業教育的較為完整的陶瓷教育體系。三是人才高地逐漸形成。景德鎮這幾年吸引3萬多的“景漂”藝術家,成為陶瓷文化發展的重要力量,被中國文聯稱為“中國文藝新群體”。目前,我市有1名全國“文化名家”,23名江西省“文化名家”和“四個一批”人才,2名陶瓷藝術人才入選國家“萬人計劃”, 1名引進的藝術人才入選省“雙千計劃”。
近年來,景德鎮加快陶瓷品牌建設,走出了一條“育牌、創牌、樹牌、護牌”的品牌建設道路。一是知名品牌建設有新成績。著力推進景德鎮瓷器地理標志的傳承保護,加強陶瓷品牌建設,現有陶瓷品牌類注冊商標2449件,其中藝術瓷類約500件、創意瓷類約200件。2018年,紅葉陶瓷美國巴拿馬太平洋萬國博覽會金獎;澐知味公司榮獲“中國質量獎”提名獎;中潤陶瓷亮相亞運會;名鎮天下等企業亮相首屆中國自主品牌博覽會。二是產權保護力度加大。2019年11月,獲批創建“全國版權示范城市”,至此,景德鎮市成為中部地區第一個、全國第13個創建全國版權示范城市。市中級人民法院在全省同級法院中率先成立了知識產權庭,加大了陶瓷知識產權侵權行為的司法處罰力度。
從試驗區建設的角度看,景德鎮陶瓷文化產業的發展有一定現實基礎,但距離方案確定的推動陶瓷文化產業創新發展的五項具體任務目標仍有較大差距,課題組通過對比方案要求,走訪多個部門,認為在推動陶瓷文化產業創新發展中還需直面觀念、人才、創新三大主要問題。
一是革新意識不強。景德鎮豐富的陶瓷文化、深厚的陶瓷底蘊、超高的陶瓷技藝是歷史賜予的寶貴財富,然而自十大國有瓷廠改制后,數以千計的中小企業也僅僅滿足于老祖宗留下的幾大品種、技藝,致力于各種“古董”的再造,鮮有革新的意識。二是市場敏感性不高。千余年生產方式延續傳承下來,造成難以從市場的角度出發去尋找生產經營的突破口,難以根據市場的變化調節生產銷售的節奏,從而出現市場敏感度不高,較難適應市場新變化的情況。三是小富即安心態影響。在對陶瓷企業的調研中發現,當前很多中小微型陶瓷企業大多采取家族式經營模式,盡管企業主們都能認識到家族式企業的弊端,但出于小富即安的心態,大多數并不愿意去改變現狀。
產業發展需要人才作支撐。雖說景德鎮有十多萬名陶瓷從業者、三萬名“景漂”、數百名陶瓷大師,但由于經濟社會發展水平的整體滯后,人才結構性失衡問題仍然嚴重制約著陶瓷文化產業的創新發展。一是留不住人。雖有多所高等院校,但培養出的研發型、設計型人才往往流向工資水平更高、城市功能更完善的大中型城市。二是形不成氣候。廣大的“景漂”族是未來發展的巨大潛力,但當前并未形成氣候,很多人主要致力于自行的陶瓷設計,做著小打小鬧的小買賣,并沒有一個組織或機構能夠很好的將“景漂”們凝聚起來形成強大合力。三是發揮不了引領。數以百計的陶瓷大師一方面整體年齡結構偏大,另一方面精力主要在于個人創作,影響范圍有限,且由于消費欣賞能力問題,大師作品還屬于小眾市場,市場影響力較小。四是得不到重視。當前的陶瓷產業乃至全社會都普遍存在“重藝輕技”的傾向,即重視藝術型、創作型人才,忽視技術型人才。
創新是產業發展的持續動力,企業既是產業創新的源頭,也是創新成果實現轉化的重要陣地。但景德鎮陶瓷文化產業創新的整體能力和水平并不高,從產業創新發展的整體環境看,企業主要面臨三項主要困難:一是政策落實不到位。近年來,市委市政府出臺了一系列支持企業創新的鼓勵政策,但從政策落實情況看,效果并未達到最優。僅有30%的企業對于政府出臺的相關政策表示“非常了解”,36.6%的企業認為各項政策落實不到位或不了解政策落實情況。二是資金支持不到位。企業創新成果的轉化有著較大的不確定性,且周期往往較長,需要大量的資金作為保障,因此,企業積極性不高,且當前陶瓷文化企業“融資難、融資貴”的問題仍較突出,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企業創新的積極性。三是院企聯動不到位。調研結果顯示,企業已有研發機構大多為自籌自建,在技術研發上與高校、科研機構之間協同合作不夠緊密,產學研有效合作機制有待完善,技術創新資源需進一步整合。
緊扣方案提出的推動陶瓷文化產業創新發展的五項具體任務,結合當前景德鎮陶瓷文化產業創新發展的現實基礎,客觀分析發展中存在的三大問題,可在思想、人才、體制、創新、品牌等方面下大力氣,高效推動陶瓷文化產業創新發展,為試驗區建設夯實產業之基。
以試驗區建設為契機,發動一場自上而下的思想革命,通過多種形式的宣傳,讓試驗區建設深入人心,激發從普通民眾到本土企業家到外來投資者到政府部門干事創業的熱情和激情。一是增強自信心。景德鎮國家陶瓷文化傳承創新試驗區在全國屬首例,宣傳中要注重對景德鎮歷史文化底蘊的挖掘,注重對景德鎮陶瓷文化特殊地位的強化,增強文化自信,注重對試驗區藍圖的精準描繪,注重對產業發展新起點的展示,增強產業自信。二是增強危機感。景德鎮雖有輝煌的歷史和卓越的成就,但在市場經濟浪潮中的退敗同樣需要面對。改革開放以后,景德鎮錯失了第一輪發展的機會,有客觀原因更有主觀原因,面對國內其他產瓷區的快速崛起,敢于直面問題和差距,要有放下驕傲的勇氣,要有“三人行必有我師”的姿態,還要有“機不可失,時不再來”的危機感。三是增強緊迫感。試驗區方案要求,到2025年取得階段性成果,到2035年各項建設目標任務全面完成,16年時間,要將試驗區按照“兩地一中心”的戰略定位在全域范圍內呈現,時間緊任務重,要增強試驗區建設的緊迫感,營造“人人心向試驗區、人人建設試驗區”的輿論氛圍。
人才是產業發展的基礎,“匠從八方來,器成天下走”的盛世也是以八方而來的“匠”為基礎。當前景德鎮擁有三萬“景漂”群體,正是“匠”的重要組成部分,讓“景漂”們發揮力量,讓更多的人才集聚,形成推動產業發展的關鍵力量至關重要。一是抓項目,完善城市功能。利用試驗區建設的平臺,高標準集中引進一批休閑、文化、娛樂項目建設,進一步豐富城市生活、完善城市功能、增強城市活力,提高城市對周邊地區的輻射力,提升城市對青年人才的吸引力。二是抓營商環境,突出景德鎮特色。持續優化營商環境,除了做好各項常規動作外,要針對陶瓷文化產業發展的特殊性,突出優化營商環境的景德鎮特色。三是抓公共服務,優化軟件配套。在推動硬件建設的同時,還需優化軟件配套,不斷提高醫療、社保、教育等公共服務水平,讓人才留的住還要留的久。四是抓政策,提高人才服務水平。充分發揮市招才引智局、景漂景歸人才服務局的職能作用,制定人才服務政策,對專業型、科技型人才在落戶、社保、教育、醫療、住房等方面開通綠色通道。
在數千年的陶瓷發展歷史中,景德鎮從簡單的地名,提升為有底蘊、有深度的品牌。說起陶瓷,人們自然想起景德鎮,然而人們卻很難說出真正能代表景德鎮的陶瓷品牌,在新時代加強陶瓷品牌建設,將進一步提升陶瓷文化產業發展的競爭力。一是強化政策保障。出臺陶瓷品牌培育計劃,鼓勵陶瓷企業加強品牌建設,對品牌建設成績突出的企業給予相關政策優惠,如給予企業政策性專項貸款,既有利于激發企業加強品牌建設的積極性,又可讓企業將資金再投入產品設計和品牌宣傳。二是做好組合營銷。景德鎮作為陶瓷產區的名氣遠遠大于其所屬陶瓷品牌的名氣,可利用這一特點,對優秀的本土品牌進行組合式營銷。正如“好客山東歡迎您”這一旅游廣告的模式,通過打包營銷分項展示的形式,既突出產地優勢,又突出品牌特色。三是激發企業活力。企業在品牌發展過程中,首先要對自身產品有明確定位,這一定位不僅僅在于產品的檔次,更在于產品的理念和公司的文化。企業可采取自主培養設計創意人才、與專業的設計創意公司合作、跨界合作等多種形式,提高產品的創意性和設計性,從而提高產品的附加值和標識度。
試驗區建設是振興陶瓷文化產業的重大機遇,發展陶瓷文化產業是試驗區建設的重要引擎。以政策為指引,以體制為保障,不斷激發創新活力,陶瓷文化產業振興發展指日可待,對外文化交流新平臺必將完美呈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