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鵬祥 國基建設集團有限公司
近年來,國內的經濟正在穩步發展,在這樣的背景下,建筑行業也得到了質的飛躍。然而,在發展的同時,建筑行業也面臨著較多的問題。對比其他行業,建筑行業具備如下特征。建筑體積大、施工周期長、生產模式分散、涉及高空地下等危險作業,上述特征使得建筑行業的危險性較大,進而使得施工現場安全事故頻發,導致了較為嚴重的人員傷亡以及財產損失,同時也為社會帶來了惡劣的影響。一旦發生安全事故,施工企業輕則遭遇經濟損失,重則面臨企業破產,相關負責人也將面臨刑事責任。由此可見,必須重視建筑行業的安全問題,而做好建筑工程施工現場的安全管理,一方面可以促進我國建筑業的良性發展,另一方面也可以確保施工企業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站穩腳跟。
對于生產來說,安全是重要的前提。生產必須以安全作為保障,缺乏了安全的生產必然受阻,也必然會對整個社會造成影響。只有將安全隱患有效控制,才能使得生產環節更快、更好。從建筑行業來說,安全管理與生產管理同樣息息相關,可以將安全管理視作生產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密切影響著建筑工程的進度以及效益。值得注意的是,在建筑行業中,與生產相關的部門及人員都應當參與到安全管理中來,安全管理不僅僅是安全管理部門的責任,更是企業全員的責任。
在建筑工程安全管理中,必須要堅持“預防為主”這一原則,具體來說,相關管理者首先要認識到安全對于生產來說必不可少,安全管理的不到位必然會使生產力受損;同時,還應重塑安全觀、端正安全管理工作態度、完善安全管理知識儲備,并應進一步研究相關建筑工程項目涉及的生產內容,分析其中的安全隱患并提出防范措施,將“預防為主”落到實處。
在建筑工程安全管理中,“抓落實”同樣重要。相關管理者應妥善制定目標,并圍繞目標開展有針對性的管理工作,應合理利用各項施工資源,杜絕盲目的、作秀式的安全管理。在制定目標時,應以確保施工人員的健康和安全為首要任務,并應將施工現場的各類安全風險考慮在內。
在建筑工程安全管理中,踐行“四全”動態管控十分重要,“四全”即為全面、全員、全程、全日。安全管理工作涉及參與生產工作的全員、關系到建筑工程所有的施工環節、也覆蓋到建筑工程所有的施工時間段。同時,在施工過程中,安全和危險是動態發展的、處于一種不穩定的狀態。因此,現場的安全管理也應不斷探索、不斷重新定位,進而不斷優化管理方式,確保施工全過程處于受控狀態。
加強施工現場的安全意識宣傳工作對于強化安全意識來說十分重要,在開展安全意識宣傳工作時,要重視宣傳的現實性以及可操作性,具體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加強宣傳工作。
其一,強化對于施工企業領導班子的安全宣傳,提升法人以及安全生產主管領導的安全意識。
其二,強化對于現場管理者以及一線操作者的安全宣傳,確保現場人員熟知安全生產相關法律、法規,同時把握現場安全生產的具體方針、策略。總的來說,應該通過安全意識宣傳工作在現場樹立“以人為本”這一安全意識。
同時,還應將安全教育培訓工作日常化、制度化、生動化,具體包含如下措施。
其一,在培訓中融入施工安全常識、常用安全技能,確保安全培訓工作“接地氣”。
其二,在培訓中引用相關典型案例,案例可以是正面的,也可以是負面的,通過生動的案例實現“曉之以理、動之以情”的培訓效果。
其三,靈活的開展安全教育培訓工作,將培訓靈活的貫穿在施工生產的過程中,杜絕“走過場”的培訓形式,并保障安全教育培訓時長符合要求,避免因為工期緊張而占用培訓時間。
其四,在安全教育培訓工作中注重因材施教,針對不同人員,配置多層次、多渠道、多形式的培訓體系。例如,對于進城務工人員,應注重培訓的直觀性、生動性,具體可以在培訓中引入典型安全事故視頻,以淺顯易懂的方式來強化他們的安全意識,使得他們了解到違章操作可能帶來的不良后果,進而避免他們在實際施工中野蠻操作。
安全技術的概念是:為了保障施工條件、確保員工健康和生命安全、避免建設過程中的各類安全事故(如火災、爆炸等)而采取的各種措施及手段。安全技術涉及施工現場采取的新技術、新工藝、新設備,也涉及施工現場布設的各類安全措施以及安全設備。
現階段,施工安全技術的關鍵意義在于:通過優化機具、改良施工方法、提升作業環境,將危險操作轉變為安全操作、將重體力勞作轉變為輕體力勞作、將手工操作轉變為機械操作,進而減少安全事故的發生概率,達到安全生產的目的。
為了實現可持續發展,施工企業應該加大在安全技術方面投入的資源,進而通過充沛的人力、物力以及財力來促進安全技術的全面革新。
具體采取如下措施。
其一,妥善分析現場安全風險,依據項目特征,有針對性的優化安全施工責任制、完善安全教育機構、優化安全管理體系,將專職安全員配備到位,確保現場安全檢查工作有序開展。
其二,合理進行施工設計,妥善編制施工組織設計,將安全管理細則細化到位,并依據細則合理組織現場安全管理工作。
其三,將技術測試工作落實到位,做好安全預警,在施工現場危險部位合理布設安全警示標志,并對項目周邊建、構筑物以及地下管線等采取保護措施。同時,還應將季節性防范工作落實到位,避免狂風、暴雨等惡劣天氣對施工現場造成影響。其四,強化對于一線作業者的培訓工作,確保一線作業者正確佩戴防護設備、合理進行施工操作、依規使用機具設備。
在建筑施工現場安全管理工作中,還應不斷促進安全監管的專業化、全程化以及實效化。具體采取如下措施。
其一,將安全生產準備工作落實到位,做到有計劃、有方針、有步驟、有條理。施工之前妥善進行研究,分析施工現場存在的一切安全隱患,將危險部位列為重點管理對象。同時針對現場特征進行安全宣傳,將相關安全常識以及安全技術交底到位,并對工人進行考核。
其二,依據項目特征以及工程條件構建安全施工責任制度,將現場安全管理職責落實到具體崗位,確保“目標分解到人”,并嚴格遵循“按圖施工”這一原則,組織班前學習會,將各類安全預防措施落實到位。其三,合理調配施工現場的各類人、財、物等資源,采取定期(季度檢,半年檢,年檢)以及不定期安全檢查,保障施工過程安全,當發現安全隱患時務必要及時糾偏,同時應杜絕各類違規、違紀操作,將安全事故發生概率降至最低。
為了保障施工安全,施工現場使用的各類機具和材料都應該符合安全標準。從材料方面來說,相關管理人員應該對所有的進場材料進行抽樣檢查,確保材料的規格、數量、尺寸、特性等符合要求,還應做好材料的存儲和堆放工作,避免由于存儲不當而導致材料損壞。對于不合格產品應禁止使用,杜絕由于不合格產品而引發的安全事故。
從機具方面來說,一方面要確保機具操作人員持證上崗,還應確保操作人員在施工過程中依據行業規則操控機具,在延長機具使用壽命的同時,避免由于盲目操作而引發的危險情況;另一方面,應嚴格審查進場機具質量,仔細檢查機具的防護、保險、限位以及信號等裝置是否完好,禁止接受或使用存在安全缺陷的設備,杜絕安全隱患。
此外,還應做好機具的定期維護與保養,成立專門的工作小組定期對機具進行保養,確保機械處于正常狀態,禁止機具帶病作業,避免帶病機具損害操作人員的人身安全。
在施工現場安全管理工作中,把控安全隱患也至關重要。具體有如下要點。
其一,在施工之前,應對各類可能發生的安全事故采取防范措施,并應監督防范措施的實施效果,做好跟蹤和驗證。
其二,在施工過程中,一旦發現安全隱患,務必要及時分析隱患成因、制定糾偏措施,并依據措施進行限期整改。
其三,相關管理人員應從已完工項目中總結經驗和教訓,分析其中的安全問題所在,避免同樣的問題出現在下一個項目中。
其四,應針對建筑工程中危險性較大的分部分項工程制定防護措施,做到“防患于未然”,提前將安全隱患扼殺于“搖籃”中。例如:對于高空作業以及立體作業采取防墜落措施、對于深基坑作業采取防墜落以及防掩埋措施、對于用電作業采取防觸電措施、對于動火作業采取防火災措施等;此外,對于新工藝、新材料、新設備等還應研究其安全風險所在,并制定應對措施。
現階段,施工現場安全管理水平的提升離不開管理者以及作業者等多方的共同努力,在具體的安全管理工作中,施工企業務必要堅持兼顧安全與生產、重預防、抓落實、踐行“四全”動態管控等基本原則,不斷強化安全意識、提高安全技術、做好安全監管、保障物料質量以及把控安全隱患,從意識層面、技術層面、監管層面等多個層面出發,盡可能實現施工現場安全問題的低頻化,從根本上促進安全管理工作的良性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