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曉峰 山西六建集團有限公司
隨著工程技術的升級以及工程建設環境的改變,現階段我國的建筑行業已經取得良好的發展成果,其是經濟發展中不可或缺的支柱行業。為進一步提高建筑工程的品質并給社會經濟的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需要突破現有建筑工程管理工作的局限性,以合理的方法處理問題,提高管理水平,營造良好的工程發展環境。
建筑工程具有復雜性,施工質量、使用功能均要得到保證。具體至實際施工中,除了主體建設工作外,管理措施也需按照計劃有序落實到位。制定并有效推行管理策略的現實意義突出,是設計單位、施工單位等各參與主體實現工作目標的必要前提。依托于科學可行的施工管理措施,有利于提高工程質量管理水平,更好地滿足工程要求。
在建筑行業施工水平總體提升的背景下,我國施工企業所具備的管理水平以及配套設施均得到有效的改善,總體發展勢頭較好。但施工難度較之于以往也有明顯的提升,面對業主所提出的各類要求,更應當以合理的方法做好施工管理工作,從而順應大環境的發展需求。在市場經濟的推動作用下,隨之凸顯出建筑工程的獨特特征,例如除了質量、功能等基礎層面的屬性外,當代建筑還需具有足夠的審美價值,在結構形式、色彩搭配等方面均要實現升級。在建筑工程高層化、規模化的趨勢下,人們對建筑的安全也提出更高的要求。需要進一步提高建筑工程的整體水平,其中施工管理則是重要的工作著力點,要在此方面下足工夫。
從另一角度來看,建筑工程水平是反映整體品質的直觀途徑,而技術則會對建筑工程水平帶來明顯的影響,由此也突出施工技術的重要性,在施工中有必要加大對施工技術的管理力度,依托于先進技術的支撐作用,高效推進建筑工程建設進程。建筑工程的施工周期普遍較長,覆蓋到的施工范圍較廣,整體環境頗為復雜,為順利完成各項工作,需投入大量的資源,而為了踐行集約化的工程發展理念,也應當積極采取施工管理措施,合理協調各類施工物資,經過深度整合后,提高資源的利用水平,一方面保證建筑工程的施工安全和施工質量,另一方面則提高經濟效益。
施工管理目標群體較為模糊,缺乏完善的機構,部分管理工作在實際推行過程中易偏離預期要求,同時也易由于溝通不當而產生矛盾,嚴重阻礙施工管理進程,管理效果差強人意。例如,在管理中未以合理的方法解決技術問題,迫使實際施工狀況不符合計劃,相應建筑結構的質量難以滿足要求,且該缺陷還易對周邊其他結構造成影響,在此方面的資源投入量增加,而實際成果卻無法達到既定要求。
原材是構筑建筑工程結構實體的基礎要素,機械設備則是提升施工規范性、保證質量、減輕員工工作強度的必要基礎設施。但在部分建筑工程中,管理人員并未針對施工材料和機械設備采取全方位的管理措施,具體體現在管理工作計劃不完善、實際管理力度不足、管理方法缺乏規范性等方面,此時不乏部分低劣的材料和機械設備被投入工程施工中,埋下大量質量隱患和安全隱患。
部分建筑工程項目所實施的管理制度存在不夠完善、與工程實際環境不符等問題,或是在施工前期未將施工圖紙會審工作落實到位,此時均不利于實際建設工作的開展。由于缺乏有效的管理,施工圖紙對工程的指導作用不強,施工人員難以準確掌握圖紙中的各項內容,頻繁做出修正行為,加之施工期間的管理力度不足,實際結果與設計標準差距甚遠。
建筑工程施工管理工作的開展需得到相應制度的引導,只有在建立并持續完善管理制度后,才能夠起到導向作用,由專員按照既定的規劃推進管理進程。因此,需要從建筑工程的實際環境出發,制定配套的施工管理制度,且在工程持續發展過程中,適時優化管理制度,提高其可行性。強化員工的職業綜合素養勢在必行,具體可采取“培訓+考核”的模式,企業為員工搭建寬廣的學習平臺,經過持續性的學習后,掌握專業技能;而為了提升培訓效果,需輔以考核機制,檢驗員工的學習成果,促進員工綜合水平的提升。
建筑工程施工環境復雜,不同工程項目的施工條件、質量要求等均存在差異,為有效管理,建筑工程施工公司需制定與實際環境相適應的工作標準,在此前提下,有關管理人員依據該標準開展工作。建筑工程公司還需安排專員建立檔案,并隨著工程進程的推進而逐步完善,秉承著客觀的原則,如實記錄各項數據;材料質量將直接對工程施工質量帶來影響,因此建立材料的施工檔案也極具必要性。建筑工程行業發展日新月異,技術高頻率更新迭代,因此建筑工程施工公司需要將發展目光放眼至整個行業環境,拓寬視野,為自身配置更具可行性的技術,為未來的發展夯實技術基礎。而在技術遷移時,應注重“本土化”問題,即對技術做合理的優化,使其適用于具體的工程環境。
施工技術圖紙是建筑工程施工的關鍵引導,也是工程施工在圖紙層面的縮影。但部分建筑工程項目的施工技術圖紙存在不合理之處,將其投入使用后,會影響施工的準確性,誘發質量、安全等問題。對此,為充分發揮出施工技術圖紙的導向作用,需要加強會審,對施工技術圖紙做全方位的分析,準確判斷其是否存在不足之處,若有則予以調整,直至得到可行性較高的施工技術圖紙為止。在圖紙會審期間,參與人員應保持客觀、公正的態度,將安全和質量作為首要追求目標,主動糾正其中的問題,有效彰顯出會審工作在質量把控中的規范化作用。
建筑工程施工管理所涵蓋的細分內容較多,若缺乏正確的規劃,將出現管理混亂、重復管理、管理效果差等情況。因此,需采取分工合作的模式,將整體管理工作劃分為各個細分部分,分配給各負責人,再進一步落實到個人。由負責人安排,員工各司其職,將職責范圍內的工作完成。依托于該逐層推進的方法,將建筑工程施工管理化繁為簡、化難為易,顯著提升建筑工程施工隊伍的整體工作水平,凝聚每位員工的力量,建立一支成熟的施工隊伍。
避免盲目施工,即在正式施工前要做好交底,使員工全面且準確地認識到工程施工條件、施工目標、施工方法等層面的內容,在此前提下,更為有效地參與到現場施工中,施工規范性得到保證,施工安全、施工質量等方面自然也會得到改善。需注意的是,交底必須具有準確性的特征,不可遺漏內容或隨意交底。
建筑工程施工公司深入學習合同,掌握其中的各項細則,根據要求推動管理工作。材料方面,加強質量檢驗,任何不達標的材料均不予以入場;機械設備方面,檢驗其性能,避免設備“帶病作業”;人員方面,協調好各崗位的關系,增強員工之間的溝通,打造氛圍融洽的施工隊伍,同時加強培養,持續提高施工隊伍的綜合水平。在全面的管理之下,保證建筑工程的施工質量。
通過對施工進程的管理,能夠提高工程的效率,減少人力資源投入,從而間接提高了工程的經濟效益。建筑工程施工體量普遍較大,各部分的施工均要具有計劃性,應當立足于建筑工程的實際條件,針對施工期間成本的支出制定完善的計劃,以確保施工安全和施工質量為前提,盡可能減少不必要的浪費(例如材料浪費、人力資源浪費均要得到控制),使各資源均被充分利用,幫助建筑工程取得更加突出的經濟效益。
安全是建筑工程各施工階段的首要追求目標,且只有在創設安全的施工環境后,各項工作才能夠按照計劃完成。因此,建筑工程公司需抽調專員,建立安全工作小組,由其采取安全管理措施。例如,避免亂接電線、預防火災、監督參建人員佩戴安全帽等,從各個細節做起,消除安全隱患,規避安全事故的發生。若因某些特殊原因而顯現出安全問題,則及時查明原因,正確處理,盡快恢復正常施工狀態。
竣工階段是建筑工程發展全流程中的收尾階段,同時也是多數企業易忽視的階段。事實上,竣工階段的施工技術管理至關重要,部分建筑工程往往因為該階段的管理工作不到位而出現問題。在竣工階段的管理中,有關人員需要多途徑收集施工階段各類有價值的資料,全面整合、完整記錄、妥善保管,為后續工作的開展提供可靠的參考。建筑工程竣工后,加強對資源和施工質量的把控,嚴守質量防線,對各部分的施工質量做全面的檢查,消除質量隱患。經檢查后,若發現建筑工程存在某些方面的問題,則以正確的態度對待,積極采取補救措施,由此保證建筑工程的施工質量,使建成的建筑工程可正常投入使用。
綜上所述,施工管理是建筑工程的重點工作內容,同時管理水平的高低將直接對工程的品質乃至建筑工程公司的市場競爭力帶來影響。在經濟全球化的大環境中,相繼有更多的國外建筑企業將市場拓展至我國,且本土建筑工程公司也如雨后春筍般涌現,市場競爭空前激烈。為有效保持市場份額,相關企業應當對施工管理形成準確的認識,高度重視該項工作,打造高素質的團隊,從技術優化、人才培養、基礎物資質量控制等多個方面共同“發力”,切實提高施工管理水平,保證建筑工程的質量,助力于企業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