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為生,姜林友
(銅陵有色金屬集團控股有限公司,安徽 銅陵 244000)
2020年,我國全社會用電量7.51萬億千瓦時,其中火力發電5.17萬億千瓦時,約占總發電量68.8%。工業企業(第二產業)用電5.12萬億千瓦時,約占總用電量68.2%。國家“十四五”規劃綱要指出,我國將于2030年實現“碳達峰”、2060年實現“碳中和”目標,這是新時代中國政府對全世界人民的莊嚴承諾。新時期工業企業有效開展節電工作,實現節能減排增效,是企業生存和發展的迫切需要。
銅陵有色于1949年12月由中央決定恢復建設,1952年6月正式投產,是新中國最早建設起來的銅工業基地,中國銅工業的搖籃。經過70年的建設,銅陵有色已發展成為有色金屬(采、選、冶、加)和以金融貿易為核心的現代服務業為主業,集精細化工、裝備制造等相關產業多元化發展的大型企業集團。公司先后獲得國家創新型試點企業、國家循環經濟試點企業、全國質量獎、中國工業大獎表彰獎、新中國60年企業精神培育十大搖籃組織、全國“五一”勞動獎狀等稱號。2020年度,公司總能源消費78.1萬噸標準煤,其中電力消費34.1億千瓦時,用電成本占總用能成本80.9%;實現銷售收入2060億元,位列安徽省大型國有企業排名第二位;2020年中國企業500強第112位;世界企業500強第456位。
工業企業有效開展節電管理工作,實現用電量減少和用電成本降低,主要采取“管理+技術”的時段來實現。目前工業企業在節電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主要問題:一是對節電工作重視程度不夠,少數企業“重生產、輕節能”思想依然存在,未將節電工作提高到一個新的高度。二是節電工作缺乏有效管理辦法和措施,節電工作開展斷斷續續,導致節電工作長期有效開展難以為繼。節約用電就是要改變企業長期養成的不良用電習慣,會遭遇層層阻力,想要打破這些阻力,必須配套有效管理辦法和強有力的節電措施,落實責任,加強考核,久久為功。三是由于信息不暢或人才缺乏,節能“四新”產品得不到及時推廣應用,節能技術攻關不能得到有效開展,新的節能科學技術未得到有效學習、消化和吸收等等,高能耗、低效率的生產工藝和設備依然使用,造成電能較大的浪費。
工業企業用電成本涉及兩個方面:一是與用電數量多少相關,生產相同數量產品,用電量越多,用電成本越高。二是與每度電的電價高低相關,電價越高,電費越高。而電價高低又包括三個部分:即基本電價、分時用電價和力率調整電價。
2.1.1 基本電價
安徽省對工業企業(主變壓器容量315千伏安及以上),采取兩步制電價政策,即基本電價和電度電價。基本電價與企業主變壓器容量大小(容量法,30元/千伏安.月)或用電需量(需量法,40元/千瓦.月)相關。當企業基本電費結算方式選擇容量法時,在相同用電量的情況下,主變壓器容量越小,基本電費越低;當企業基本電費節電方式選擇需量法時,在相同用電量的情況下,用電越平穩,用電需量越低,基本電費就越低。電度電價由各省價格主管部門規定,按企業用電量數多少收取。
2.1.2 分時用電電價
目前全國范圍內,絕大多數省份電度電價都以分時電價形式體現。所謂分時電價就是將一天24小時劃分為高峰、平段、低谷三個時段,不同時段對應不同電價,以期通過價格杠桿,促進用電企業避峰就谷,達到電力系統資源優化配置作用。安徽省2021年分時電價政策:高峰時段8小時(9:00-12:00;17:00-22:00);平段時間7小時(8:00-9:00;12:00-17:00;22:00-23:00);低谷時段9小時(23:00-次日8:00)。高峰時段電價在平段時段電價基礎上上浮54%(7、8、9三月,上浮65%),低谷時段電價在平谷時段電價基礎上下浮42%。
2.1.3 力率調整電價
是指供電公司根據用戶一段時間內(如一個月)所使用的有無功電量,來計算其平均功率因數,并據此收取的相關電費的一種電費調節政策。因此,力率調整電價是供電公司為控制功率因數,確保供電穩定(電壓合格、頻率穩定),而設置的一種激勵手段。安徽省工業企業功率因數標準要求為0.90,每低于標準0.01時,從電費總額罰款0.5%,以此遞增,低于0.7每一級提高到1%,低于0.65每級提高到2%;每高于標準0.01時,從電費總額獎0.15%,以此類推,以0.75%封頂。
從工業用電成本涉及的內容可知,工業企業節電可從兩個方面入手,一是減少電量消耗;二是采取措施降低電價。
2.2.1 減少電量消耗途徑
一是加強用電管理和產品電耗考核工作,減少電能浪費;二是積極開展生產工藝技術升級和用電設備節能改造,采用節能型先進設備淘汰低效率、落后設備,減少電能損耗。
2.2.2 降低基本電費途徑
合理選擇基本電費結算方式。當基本電費選擇容量法結算時,應積極開展主變壓器減容改造;新上項目由于達產達標,需要一定時間過程,可根據實際用電量增長情況,分階段投入主變壓器,通過主變壓器容量合理增長,有效降低基本電費。當基本電費選擇需量法結算時,要安排生產調度部門,對大型用電設備啟動、運行、維護檢修等,進行統一管理;要建設信息化、自動化為基礎的電力負荷監控系統,緊密跟蹤用電需量變化,確保用電需量控制在合理范圍之內。
2.2.3 降低分時電價途徑
一是控制可間斷用電負荷高峰時段運行時間,真正做到“避峰就谷”。二是合理組織生產,大負荷、高強度、連續性生產盡量安排在低谷時段,用足低谷電。
2.2.4 降低力率調整電價途徑
采用總配電室無功集中補償和車間就地無功補償相結合的方式,將功率因素補償到合適位置。積極采用無功自動補償裝置等,防止用氣情況發生較大變化,導致功率因素變化幅度較大。企業檢修期間等,由于有功電量消耗大幅減少,無功補償工作需格外重視。
針對工業企業節電工作途徑和存在的問題,銅陵有色于2019年開始,創新實施“全面開展節電增效專項活動”,實施全方位節電管理工作,并取得了顯著效果。節電增效專項活動主要做法如下:
3.1.1 加強組織領導,明確目標責任
銅陵有色成立節電增效專項活動領導小組,組長由股份公司總經理擔任,成員為各部門,下設節電增效專項活動辦公室,落實各二級單位節電專項工作的統計、核算、檢查和獎懲等相關工作。各二級單位也成立由主要領導擔任的節電增效專項活動組織,保障節電活動令行禁止,協調一致。將年節電3%(電量節約和電費節約)確定為年度節電目標。節電增效專項活動要求各二級單位,加強組織領導,要廣泛宣傳,營造厲行節約的企業文化;要制定科學節電專項考核管理辦法,通過節電任務層層分解和獎懲,調動全員節電工作積極性和主動性;要加強力率管理,確保功率因素達到0.94以上;要有效控制用電需量,充分開展分時電價管理工作,加強可間斷用電負荷運行管理;要積極開展用電檢測工作,加大高耗能用電設備改造力度,從源頭上堵住用電漏洞;要加大節能“四新”產品推廣應用力度,以技術進步為依托,促進節電專項工作深入開展。
3.1.2 制定合理方案,確保顯著節電成效
銅陵有色制定了合理的節電增效專項活動方案,獎懲兌現,確保節電活動有效推進。
合理確定考核周期。節電增效專項活動考核周期實行季度考核預兌現40%、年度總兌現方式,即靈活,又確保獎勵資金安全。
獎勵原則:采用“公平、公正、合理原則”“有節約有獎勵原則,誰節約誰受益原則”,通過降低用電費用,實現企業增效、員工增收。
節電專項活動內容全面。節電增效專項活動將涉及節電各個環節均納入考核范圍,不留死角,節電工作全面開展。具體如下:
節電增效專項活動考核期內,各二級單位獲得的節電獎勵由4個部分組成,分別是①節約電量獎勵;②力率獎勵;③基本電費節約獎勵;④分時電價節約獎勵。即考核期各二級單位獲得的節電獎勵=①+②+③+④。
①節約電量獎勵=考核期節約電量×獎勵電價×系數。
考核期節約電量以上一期(季度、年度)同口徑實際用電量為基數,根據產品產量同比確定考核期節電量。考核期節約電費占總用電成本比例在3%及以內的,獎勵系數為10%;考核期節約電費占總用電成本比例在3%以上的,獎勵系數為20%。
②力率獎勵=考核期電費結算單力率獎勵數額×10%。
③基本電費節約獎勵=考核期(計算額-實際額)×10%。
基本電費計算額以上一期基本電價為基數,將考核期實際電量乘以該基數。基本電費實際額為考核期電費結算單基本電費數額。
④分時電價節約獎勵=考核期(計算電費-實際電費)×10%。
分時電價計算電費以上一期峰平谷電量占總用電量比例平均數為基數,將考核期實際用電量按此基數分攤,得出考核期分時電價計算峰平谷電量,再以計算峰平谷電量乘以考核期峰平谷電價。分時電價實際電費為考核期分時電價實際峰平谷電量,乘以考核期峰平谷電價。
明確活動要求。要求各二級單位,按照節電活動貢獻大小,對獎勵金額予以分配。用于生產一線車間、班組工作人員獎勵金額可適當傾斜。獎勵資金列入各二級單位年度工資總額,并在工資總額基數外單列。
銅陵有色節電專項工作歸納總結出許多可復制、可推廣節電工作經驗,并采用現場會、簡報等形式,在公司范圍內推廣,有效促進節電增效專項工作開展。
3.2.1 礦山單位節電增效工作主要措施
一是加強廢石分流,礦山生產過程中,由于廢石混入原礦,導致原礦品位下降,使得后續碎礦、磨礦、浮選等作業用電顯著上升,大量能源和資源白白浪費。二是要加強井下技術人員培訓、加強施工質量管理與考核,將礦山貧化指標、出礦品位等指標,與相關人員工資掛鉤,加強巡查與考核,有效提高出礦質量。三是加強通風、壓風管理。對暫不作業巷道采用風簾封閉,減少無效通風工作,提高通風效率;對通風系統進行優化,進一步改善通風效果,實現機械通風節能;不定期組織檢查,杜絕跑冒滴漏,對無人作業區域實施限制供風;合理安排各班次生產,在保證風壓穩定的前提下,調整地表空壓機開機數量。四是加強提升系統管理,制定合理人員乘罐制度;加強主井提升效率,減少箕斗粘礦,提高箕斗裝載率等。五是加強選礦系統節能,圍繞半自磨機、球磨機等關鍵設備臺效,開展節能技術攻關;提高充填濃度,減少回水和井下排水。七是加強設備節能管理,加強設備潤滑管理,有效減少什么磨損及發熱狀況。
3.2.2 冶煉單位節電增效工作主要措施
一是加強余熱管理,通過余熱資源最大有效利用,減少能源消耗;對現有蒸汽管道進行必要改造,保證鍋爐不超壓的同時,產汽最大程度輸送至余熱發電進行發電;建立蒸汽管網疏水詳細臺賬(逐個閥門點檢),制定巡檢制度,追究巡檢責任,杜絕跑冒滴漏。二是加強余熱發電機組的操作管理和其他部門產、用汽的協調溝通,提高發電機組的開車率,通過多發電量,減少外購電量。三是加強電解管理,凈液工段保證新液質量全過程穩定,不合格新液嚴禁送往電解;確保陰、陽極板與導電銅排接觸良好,減小電阻電壓降;加強掏槽管理,避免槽底陽極泥生長過快影響析出質量和單耗;加強槽面管理、槽壓管控、電解液溫度控制、電解液成分控制等,降低直流單耗。四是加強用能分析和考核,能源管理部門,根據生產計劃,制定各分廠、車間等用電、氣、水計劃及指標;定期召開節電增效分析會,對各分廠、車間等用電、用能情況進行考核、分析,并將分析結果通報、掛網,限期改進,落實節電增效專項考核。
3.2.3 銅加工單位節電增效工作主要措施
一是優化組織生產,合理安排調度生產,提升產品產量。二是不斷加強設備點檢工作,保證設備完好率及可開動率。三是加強產品的在線跟蹤,提高綜合成品率。四是組優化交接班流程,縮短交接班停機時間,提升機組整體勞動效率。五是加強機組輔助設備使用管理,嚴禁機組輔助設備非生產時間的待機消耗。
銅陵有色自2019年開展節電增效專項活動以來,取得了顯著節能成效,創造了顯著的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環境效益。
3.3.1 效益顯著
2019年、2020年共節電15241萬千瓦,共實現節能量61574噸標準煤(電折標系數4.04噸標準煤/萬千瓦時);實現二氧化碳減排15195噸(度電二氧化碳排放系數0.997);實現電費節約10487萬元,實施節電增效專項獎勵999萬元和1567萬元,不但有效降低生產成本,大幅增加職工收入,而且節電意識和勤儉節約企業文化得到進一步提升。
3.3.2 能耗指標下降明顯
在2018年基礎上,2020年度礦山單位采掘電單耗、選礦電單耗分別下降5.3%和5.1%;冶煉單位粗銅電耗、硫酸電耗分別下降5%和5.4%;銅加工單位電單耗下降8.6%。兩年來,用1.5%能源消費增長幅度,取得了7.8%工業總產值增長幅度的可喜佳績。
銅陵有色節電增效專項活動,雖然取得顯著節能成效,但節能工作永遠沒有盡頭,在已取得較好節電效果基礎上,如何進一步開展節電工作,是擺著節能管理人員面前的首要問題。同時,除積極開展節電工作以外,如何進一步開展其他能源品種的節約工作(如煤炭、天然氣等),也是擺著我們面前的重要問題。新時期,節能工作又有了新的任務和新的使命,我們堅信,節能的道路上創新、求實將是解決節能一個又一個難題的法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