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豐源,招輝
(北京心康達健康管理有限公司,北京 100044)
情緒與疾病的研究雖然中西醫均有涉及,但在理論層面沒有形成完整體系,在實踐操作層面也缺乏科學有效方法。為解決以上存在的問題,本文開展了情志療法的理論和操作標準研究,充分借鑒了中醫理論中情緒對身體的定位性和定向性影響等成果,形成了科學豐富的理論體系,明確了情緒與疾病的對應關系。而且更進一步創立了安全、簡單、易于操作的調理方法,快速找到引發疾病的源頭情緒,進行有效調理,通過無創傷減輕疾病痛苦,預防疾病發生,減少疾病復發幾率,改善身心健康狀況。這一成果使情志思想獲得了進入臨床治療的應用路徑,也為在實踐中開展情志療法的推廣應用提供了有力支撐。
情緒與疾病關系的研究在中西醫中均有一定基礎。中醫理論講“百病生于氣”?!端貑枴づe痛論》中提出,“余知百病生于氣,怒則氣上,喜則氣緩,悲則氣消,恐則氣下,驚則氣亂,思則氣結”?!端貑枴り庩枒蟠笳摗繁硎尽芭瓊?,喜傷心,思傷脾,憂傷肺,恐傷腎”。以上都表明了傳統中醫對于情緒與疾病之間的關系一直較為重視,試圖形成情緒導致疾病產生的基本路徑。
情緒也是現代醫學、心理學的重要研究課題。在這類研究中,將某些疾病或身體變化看作是情緒應激反應作用于神經內分泌系統的結果。大量的實驗性研究也證實了情緒與身體指標之間的關系。情緒變化可以引發機體病變,因此通過情緒引導也可以改善人們的身體狀況,可以成為一種有效的臨床治療手段。
通過國內外相關研究文獻梳理,關于情緒與疾病研究主要表現在兩方面:一是明確情緒和疾病之間存在著密切的聯系,一些研究試圖建立疾病與情緒之間的對應關系。如貴陽護理職業學院張煜輝介紹了中醫對情緒與疾病關系的認識[1],河南省濮陽市人民醫院李聰芳等介紹了情緒、人格因素與胃潰瘍疾病的關系[2],Sirois B C等介紹了負性情緒與冠心病之間的關系[3], Kraynak T E等介紹了情緒與心血管疾病的神經機制[4],Dumitrascu D L介紹了情緒、行為模式與疾病進展[5]。
二是一些研究試圖通過情緒干預減輕疾病癥狀。如河南省中醫院黃志慧等介紹了綜合情志干預療法在冠心病心絞痛患者中的應用及對絞痛癥狀、負性情緒和應對方式的影響[6],河北省人民醫院侯慧卿等介紹了理性情緒療法結合情志護理對腦卒中患者焦慮情緒療效觀察[7],內蒙古精神衛生中心王貴宏介紹了中醫情志療法對腦卒中患者負性情緒影響的研究見文獻[8],hakur E R介紹了情緒意識和表達訓練及放松訓練對腸易激綜合征患者的影響:一項隨機試驗[9],Garnefski N等介紹了慢性病青少年的認知情緒調節策略與心理調節[10]。
國內外研究中對于情志記憶和疾病之間關系的探索,主要表現為通過理論和實驗研究,不斷發現情緒記憶對人的長遠影響,并試圖建立和疾病之間的關系。但對于情緒與疾病之間明確的對應關系以及如何處理致病情緒等內容,還沒有有效成果。臨床治療中多通過心理咨詢、冥想、瑜伽或傳統精神疾病藥物進行治療。西醫臨床治療的手段主要還是作用于機體本身,心理疏導只是輔助性手段。中醫特有的七情學說和情致致病理論,在心身疾病的臨床中也缺乏有效應用,多作為輔助手段出現,主要以干預當下的情緒狀態為主,難以追根溯源,找到情緒問題產生的根本原因。
本研究所指的情志療法以中醫“百病生于氣”的情志致病理論為基礎,結合西醫和心理學關于情緒刺激對心血管、神經等系統的影響研究,通過深入的理論研究和大量案例詳細論證,總結出數十種疾病與情緒之間的對應關系,使傳統中醫情志思想更加具象化、科學化、可操作化。更進一步,創新性的提出了通過釋放、化解與清除情緒因素調理疾病、改善健康的標準化操作方法,為情緒與疾病相關研究開拓了全新的應用路徑,在實踐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幫助患者減輕了疾病痛苦、改善了身心健康狀況。
該方法從患者當下身體狀況出發,找到細胞記憶中不健康的情緒記憶,追溯導致情緒發生的生活事件,釋放、化解、清除相應的情緒,幫助患者走出情緒困擾,恢復氣血正常運轉。并且在這個過程中引導患者重新認識導致情緒發生的生活事件,回顧生命歷程中的自身思想認知障礙,改善心智模式;引導患者重新審視疾病與生命的關系、人與自然、人與社會的關系,從而正確對待疾病、尊重生命,提高自身免疫力、激發修復自愈能力,最終全面改善身心健康水平。
關于情緒致病的思想,中醫和西醫均有所涉及,但是因為兩方面的局限一直沒有成為主要的臨床治療手段。一是無法確立情緒與疾病之間的準確對應關系,大多籠統的歸因為焦慮恐慌等情緒;二是治療手段上基本以撫慰舒緩為主,沒有找到良好的情緒釋放、清除的方法。本文針對上述兩項問題均形成了新的研究成果,解決了關鍵性問題。
(1)形成了情緒與疾病對應關系的譜系,明確了五十余種疾病和情緒之間的對應關系,能夠通過疾病癥狀快速的找到對應的情緒問題。以常見的疾病為例:頸椎問題源于有對父母、領導、做得好的人等有看不慣、看不順、不服氣、不認同、生氣、較勁等情緒;哮喘源于小時候被父母或監護人管教得很嚴格,受到壓抑,有想說但又不敢說的話,有被父母或監護人所壓制的情緒;肺病源于對未來前途、命運擔憂,遇到事情委屈、壓抑、悔恨、窩囊等情緒;胃痛源于對某些人、事、物有不能接受、生氣、怨恨的情緒,對生活、工作、事業、經濟有壓力重的情緒;大腸問題產生于對錢的各種不平思想,認為多花了、白花了、花錢沒有控制好或買錯了東西造成浪費。
(2)形成了處理致病情緒的有效操作方法,通過科學的方法進行情緒處理,能夠快速的消除病因,減輕病灶。從當下生活中的情緒出發,找到與此情緒相關聯的生活事件,回到事情的原點進行有效處理。很多情緒的形成是累積的結果,需要層層遞進回溯生活事件,定點清除導致的情緒問題。對于清除因需要得到尊重、支持和關愛,但沒有得到而產生的失落和恐懼情緒;受到意外傷害而導致的害怕和擔憂情緒;做了錯誤的選擇或事情而形成的內疚和自責情緒等,往往具有快速直接的效果。
(1)科學創新性。在理論層面上,實現了從理念到科學理論體系的突破,;在應用層面上,實現了從心理撫慰調節到科學標準的情緒處理操作的躍升。該療法實現了創造性突破,具有較強的創新性,有望成為現代醫療體系的重要補充,提高全民健康水平。
(2)安全可靠性?!扒橹警煼ā睙o需借助藥物或手術治療,屬于非藥物療法。通過科學的非侵入性方法,幫助患者找到誘發疾病的情緒源頭并進行調理,快速有效地緩解情緒對身體的影響,無創傷無不良反應,安全可靠。
(3)適用范圍廣。“情志療法”既可以作為主要手法進行疾病調理,也可以作為輔助手法進行身心健康的調理,在臨床治療中從情志角度發現與解決問題,有助于提高治愈率。
(4)易于學習和操作。“情志療法”的理論和操作方法形成了標準化的體系,易于學習和操作,能夠使更多的學習者掌握和運用,在全社會范圍內進行科學普及和推廣應用。
通過梳理情緒與疾病的對應關系形成情緒與疾病的對應關系譜系,從釋放情緒再到改善患者的思想認知形成了處理致病情緒的技術方案和逐步處理情緒的操作規范。治療上從情緒、思想、早年事件的問題入手,采用問卷調查、前期篩查和幫助患者喚醒過往經歷的方法,從當下身心狀況出發,找到產生情緒的事件,進行有效釋放、緩解存儲在內心的致病情緒。通過致病情緒的調解、釋放,直接減輕疾病癥狀,改善身體指標。具體步驟為。
(1)填寫基本情況表。依據患者的年齡(25-60歲)、職業、身體狀況和醫院檢查報告,確定是否適用“情志療法”。
(2)填寫知情同意書。向患者解讀情志療法的基本理論,告知目前身體狀況對應的情緒問題,以及調理過程中的注意事項。
(3)從患者當下身體狀況出發,找到記憶中對應的情緒問題,精確追溯導致情緒發生的生活事件。
(4)以同理心做出回應,引導患者重新回看導致情緒發生的生活事件,通過讓患者不斷重復經歷當時的感受來釋放當時情緒(30次以上),回顧過往經歷中思想和行為,重新審視內在的思想成因,從而釋放、緩解相應的情緒。
(5)再次進行身體檢查,進行量化分析,形成個案處理報告。
本文通過子宮肌瘤、乳腺增生、糖尿病、頭痛、甲狀腺結節、心臟早搏等具體疾病的調理過程,解析運用情志療法處理致病情緒的具體操作流程和效果。
3.2.1 子宮肌瘤
患者,女,47歲。2016年07月27日在北京醫院檢查子宮肌瘤為4.7cm×4.6cm×4.3cm。子宮肌瘤對應的情緒:情感或婚姻受到挫折、打擊后的氣、急、狠、怨、怒、擔心、悔恨、委屈;與母親較勁、生氣等情緒。通過用“情志療法”技術引導她在婚姻情感方面和對母親的情緒進行有效釋放、化解。經過2次,每次100min的調理后,2016年8月6日再次到北京醫院做相同檢查結果為1.7cm×1.6cm×1.5cm,縮小95.6%,。期間沒有用過任何藥物以及其他常規治療方法。
3.2.2 心臟早搏
患者,女,40歲。2018年5月9日在廣東省人民醫院體檢發現患有心臟偶發室性早搏。通過情志療法2次,每次60min的調理,找到患者在過往經歷中與心臟早搏對應的情緒:對于沒有發生的事情而擔憂、多慮、恐懼、害怕的情緒,生活中的事件是女兒因為學習問題有自殺傾向,給患者造成了很大的心理壓力,對孩子和家庭過于擔憂。有效處理了生活中類似的幾個經歷中的情緒后,患者再想到之前擔心的問題能夠較為平靜的面對。2018年5月14日再次到廣東省人民醫院做同樣的檢查后確定,以上癥狀消失。期間沒有用過任何藥物以及其他常規治療方法。
3.2.3 乳腺增生
患者,女,46歲。2016年9月29日在廣州市第一人民醫院檢查到左側乳腺BI-RADS分級為3級,右側乳腺BIRADS分級為4a級。通過情志療法2次調理,每次60min,有效釋放、化解多年來在婚姻中悔恨、憤怒、內疚等情緒。之后于2016年10月8日再到同一家醫院做同一種進行乳腺彩超檢查時,其雙側乳腺BI-RADS分級都已降為2類,乳腺增生狀況明顯改善。期間沒有用過任何藥物以及其他常規治療方法。
3.2.4 肺部結節
患者,男,39歲。2020年10月27日在常州武進人民醫院檢查在胸部CT掃描時發現右肺部中葉葉間裂處有一個1.24cm邊緣毛糙的結節。經過情志療法進行了2次、每次60min的調理,找到與之所患疾病對應的焦慮、失落、緊張的情緒關系,進行科學有效的釋放與化解后,于2020年12月24日再次到同一家醫院做相同檢查,CT報告顯示肺結節消失。期間沒有用過任何藥物以及其他常規治療方法。
3.2.5 膽囊炎案例
患者,女,41歲。2019年5月7日由于身體不適,在首都醫科大學宣武醫院檢查結論為:膽囊大小4.9cm×3.5cm, 壁毛糙,厚約1.2cm,醫院開具住院報告。通過情志療法的引導,找到與膽囊疾病的對應情緒,在生活中因為對與錯而產生的情緒。經過2次,每次40min的情緒調理,回顧人生改變思想。2019年6年月21日,再到同一家醫院做相關的檢查結果為:膽囊大小正常,約7.4cm×2.1cm, 壁光滑,腔內未見異?;芈?。期間沒有用過任何藥物以及其他治療方法。
3.2.6 糖尿病
患者,男,調理前測量血糖指數為18.4mmol/L。調理時,首先處理了他淋巴等部位的淤堵點,然后按壓腳底涌泉穴附近部位,患者表示非常疼痛。進而引導其講述與糖尿病相對應的控制情緒的來源?;颊咧v出自己2016年試圖控制某一市場,但沒有控制住,而且虧損了非常好的朋友投資給他的錢,一時心理壓力陡增。這件事情及情緒發生后不到半年,檢查發現患上糖尿病。在講述過程中,患者失聲痛哭。后來慢慢引導他釋放了委屈的情緒,逐漸使其恢復平靜后,再次測量血糖指數,降為14.9mmol/L。前后時間100min,效果非常明顯。
3.2.7 頭痛
患者,男,39歲,頭痛20年,在醫院檢查一直找不出病因,父親去世后頭痛次數增多,經常失眠,習慣性服用止痛藥。在運用情志療法調理時,發現父親去世的時候,他由于在外地讀書考試,母親沒有及時告訴他,造成沒有見到父親最后一面的結果,內心非常悔恨和自責,并對母親當時的做法感到怨怒。釋放這個情緒50min左右,他感到頭部發熱,隨后輕盈舒適,當天晚上輕松入睡,此后頭痛癥狀明顯減輕。
3.2.8 甲狀腺結節
患者,女,50歲,甲狀腺檢查結果是兩側多發性結節,左側葉上下徑42mm,左右徑15mm,前后徑14mm;右側葉上下徑48mm,左右徑18mm,前后徑16mm。醫生判斷為結節性甲狀腺腫,告知需要進行手術切除。情志療法調理100min,喚醒了患者因為家庭環境艱苦,背負很多責任的過往經歷,引導其釋放了哥哥和妹妹讓自己感到壓抑委屈的情緒,并運用手法疏通了頸部淋巴的淤堵。兩個月后再次檢查時,報告顯示其甲狀腺右側葉的腫塊明顯減小,左側葉的腫塊已經消失。
以上研究成果表明,“情志療法”傳承和創新了傳統中醫理論,從中醫的生命整體認知觀點出發,借鑒情志思想和治未病理念,既開拓了情緒處理的研究邊界和范式,又注重回顧反思生命歷程,致力于全面改善身心健康狀態,提高生命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