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鵬麗
(甘肅省景泰川電力提灌水資源利用中心,甘肅景泰730400)
精細化管理最早由日本企業在20世紀50年代提出,作為現代工業化時代的一個管理概念,已經被越來越多的管理者接受,是一種先進的管理方式,其核心思想是“天下大事,必作于細”。精細化是一種意識、一種觀念、一種認真的態度、一種精益求精的精神,在過程中細化分解每一項具體工作,細化各個環節的落實。精細化管理的特征就是重細節、重過程、重基礎、重具體、重落實、重質量、重效果,講究專注地做好每一件事,在每個細節上精益求精、追求最佳。精細化管理作為一種先進的管理學理念,在各個領域的實際應用中取得了良好的應用效果,對相關行業的不斷發展帶來了重要的促進作用。工程建設施工中在保證工程施工質量的同時,降低工程的施工成本,追求更高的經濟效益。而精細化管理作為一種科學的管理手段,近年來在工程建設施工領域得到了廣泛關注,并在實際項目中推廣應用,結合工程項目建設的實際情況,明確各個細節工作,使工程的各項施工計劃順利地開展,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實際的管理工作效率,提高了工程建設的經濟效益。
早期混凝土預制板的生產管理模式已經不符合當下的管理要求,必須采用新的管理方式,建立新的管理制度。管理制度的落實關鍵在人,為了加強領導,單位主要負責人擔任混凝土預制板生產管理的第一責任人,協調相關工作,并就混凝土預制板的生產過程精細化管理落實相關責任人。推行精細化管理方法,首先要向全體參與人員灌輸精細化的思想,讓相關人員轉變意識,落實相關責任,積極盡職落實精細化管理的要求。前期由于混凝土板生產數量小,管理人員多為老職工,在新的管理任務下調整相關人員的工作職責,調入近年參加工作的年輕人員。年輕人員均接受過學校專業化的教育,專業素質高并對管理有新思想,能夠積極落實崗位責任,對精細化管理在混凝土預制板生產中的應用起到積極推動作用。
新的勞務承包模式中,勞務貫穿混凝土預制板生產、發放全過程,提高相應勞務費用,將小型機械(如平板振搗器、手推小車)維修、易耗材料(如混凝土預制板養護用水管、自動噴頭)費用、場地維修費用、生產所用鋼模具維修費用及拌合設備的維修養護費用等所有費用實行包干管理,加入勞務費用中,并單列混凝土預制板成品發放費用,勞務結算量以實際發放量計量結算。新模式大大提高了勞務管理積極性,同時使場地、鋼模具和設備的維修養護能及時跟進,提高了機械設備和鋼模具的利用率,減少了設備故障,緩解了鋼模具緊缺問題。勞務隊全過程參與管理,特別是以發放量結算勞務費,提高了勞務對質量管理的積極性,混凝土預制板質量得到了提高,促使混凝土預制板生產到發放整個過程的損耗率大大降低,近年成品發放場內損耗率均低于0.4%。
灌區是景泰縣、古浪縣主要的糧、油、蔬菜生產基地,目前灌區以糧食生產為主,糧食作物以小麥、玉米為主,經濟作物主要有馬鈴薯、胡麻、油葵、瓜菜等。灌區的精細化管理主要體現在灌區現代化改造上,灌區實施精細化管理以后,可以量化的效益主要是增產效益。灌區現代化改造后主要經濟效益體現為農業綜合生產能力的提高,根據國內部分省、自治區、直轄市的典型調查,對于中低產田,實施節水灌溉后,農業綜合生產能力可提高15%~20%,在現狀產量較高的地區,實施節水灌溉后,水分生產率提高20%~30%。景電灌區灌溉面積為71 060 hm2,工程實施后,灌區糧食作物種植面積減少,經濟作物種植面積增加。
根據景電灌區當前的灌溉面積、種植結構、作物產量及工程實施后灌溉面積、種植結構、作物增產量計算工程農業增產效益,經估算,項目實施后經濟效益為18 260萬元。
通過實施灌區渠道改建,提高了渠道的輸水能力,從而減少地下水開采量,保證了雙塔水庫生態水量的順利下泄。工程實施后,有利于協調社會經濟用水與生態用水關系,改善灌區生態環境。
從國民經濟評價主要指標來看,其經濟內部收益率為6.62%,高于社會折現率6%;經濟效益費用比(Is=6%)為1.056,大于1;經濟凈現值(Is=6%)為12 397萬元,大于0。上述經濟指標優越,說明經濟效益顯著。
景電灌區續建配套與現代化改造實施方案,可以使渠系水利用系數、灌溉水利用系數得到一定的提高,提高灌區農業綜合生產能力,對灌區內生態環境改善起到積極作用,環境影響具體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一是提高灌區區域水資源的利用率,提高地表水資源的利用率,緩解約束灌區經濟長遠發展的用水供需矛盾。二是促進區域生態系統良性循環。今后大面積的人工植樹、種草將改變原脆弱的自然生態結構,促進現有人工綠洲的發展和保護,由此形成一個以人工綠洲為中心,良性循環的生態系統。三是改善區域氣候條件。大面積防護林體系建設,將會使灌區地溫、氣溫、風速、干熱風等氣象要素發生變化,這種變化會有利于區域人類居住條件的改善和作物生長。
通過灌區現代化改造,在減少農業灌溉耗用水量的同時,合理配置社會經濟和自然生態用水,既有利于保護和改善灌區的生態環境,也為區域經濟、社會環境的協調發展提供支撐和保障。規劃實施將促進產業結構調整和用水方式轉變,推進當地經濟與社會的全面進步。
景電灌區灌溉方式占主導地位,農業用水量占總用水量的94%,農業灌溉定額和工業用水萬元產值耗水定額高,水的利用效率和效益較低。隨著流域內經濟社會的發展,工業化、城鎮化和生態建設的需求,水資源供需矛盾日益突顯,急需通過實施現代化灌區改造,大力開展灌區高效節水,對水資源進行優化配置,實現從粗放用水向節約用水轉變,從供水管理向需水管理轉變,從局部治理向系統治理轉變,全面提高水資源利用效率和效益,實現水資源高效利用和灌區可持續發展的目標。
從國民經濟評價主要指標來看,其經濟內部收益率為6.62%,高于社會折現率6%;經濟效益費用比(Is=6%)為1.056,大于1;經濟凈現值(Is=6%)為12 397萬元,大于0。上述經濟指標優越,說明經濟效益顯著。
項目實施后,通過精細化管理,骨干渠道的輸水能力顯著提高,使灌溉用水量下降,從而減少地下水開采量。灌區現代化改造有利于協調社會經濟用水與生態用水關系,經濟效益、社會效益、生態效益顯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