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宏偉
(昌黎縣農業農村局 河北 昌黎 066600)
昌黎縣是一個典型的花生生產大縣,位于農業部優勢農產品區域布局規劃“優質花生規劃區”內,是河北省三個花生產業帶之一,是國家重要的花生商品出口基地。花生是昌黎縣主要油料作物,種植歷史悠久,其生長發育規律與當地的土壤、氣候特點相吻合,具有明顯的資源優勢,蘊藏著巨大的發展潛力。
近年來,昌黎縣委、縣政府順應自然和經濟規律,發揮區位比較優勢,把花生作為全縣農業主導產業來培育,使昌黎縣花生產業得到了長足發展。全縣地膜花生播種面積由2012年15萬畝增加到2020年20萬畝,占農作物總播面積的比重由2012年的10%提高到2020年的13%。全縣花生平均單產350kg/畝,總產量7萬t,占全縣油料總產的99%。花生主栽品種主要有魯花11號、魯花14號、花育22號、花育23號、花育39號、白沙、濰花8號、冀花19號、冀花11號等優良品種,花生良種覆蓋率達到98%以上。
近幾年,高油酸花生的營養、保健、抗氧化、耐儲存等優勢受到廣泛關注,高油酸花生新品種的推廣與應用引起了新一輪花生品種更新換代,在作物結構、品種結構調整中將產生巨大作用。2019~2020年間,昌黎縣以5年花生品比試驗示范田間調查和室內考種數據為支撐,鑒定篩選出高油酸花生新品種冀花11號、冀花19號2個品種,撰寫了《昌黎縣特色產業(高油酸花生)品種與技術配套栽培方案》,在全縣20家農業公司、專業合作社大面積示范推廣。2019年示范面積2050畝,2020年示范面積12000畝,2年累計推廣面積達到14000畝。其中冀花19號春播地膜覆蓋栽培模式面積12000畝;冀花11號夏播地膜覆蓋栽培模式面積2000畝。
2.1 產量表現。冀花19號:高產田畝產500kg,中產田畝產420kg,低產田畝產350kg。高產田技術測產523.6kg/畝,相比常規品種增產30.9%,具有較高增產潛力。冀花11號:高產田畝產350kg,平均畝產320kg。
2.2 田間表現。冀花19號、冀花11號2個品種,植株長勢穩健,抗逆性強,特別是對花生葉部病害具有較高抗性。葉綠莖粗,抗倒伏性強。
2.3 果、仁表現。果柄堅韌、不易落果,收獲期不發芽。果仁酥脆,口感細膩。
綜合結論:高油酸花生品種冀花19號、冀花11號,品質、產量、長勢、抗性、莢果性狀優良,非常適宜在昌黎縣示范推廣。高油酸花生已被列入昌黎縣2020~2025年五年規劃。
為了進一步延伸花生產業鏈條,提升加工轉化能力,昌黎縣大力發展花生加工企業,現擁有花生油壓榨企業120家,花生米加工企業150家,年加工能力6000萬kg,年產值近10億元,形成了花生加工企業產業集群,走出了一條“企業+基地+合作社+農戶”的產業化發展模式,呈現出購銷兩旺的大好局面,實現了企業效益、農民收入雙贏局面。
4.1 打造基地。昌黎縣依托中部50萬畝沙地資源,因地制宜、輪作倒茬發展花生產業,全縣花生基地面積有90%集中在中部沙地,涉及馬坨店鄉、新集鎮、泥井鎮、城郊區、龍家店鎮、安山鎮、靖安鎮、朱各莊鎮、荒佃莊鎮、團林鄉等10個鄉鎮區、350個村。全縣花生種植已經形成規模化、集約化格局,龍家店鎮、安山鎮、馬坨店鄉集中連片打造了萬畝花生示范區和產業帶。
4.2 新型組織。近年來,昌黎縣積極推進土地流轉工作,土地流轉面積占全縣總耕地面積的比重越來越大。全縣涌現出農業公司、專業合作社、家庭農場新型經營主體1000多家。2020年,全縣花生播種面積20萬畝,新型經營主體規模面積占比為60%以上。按照民辦、民管、民受益的基本要求,立足花生產業,引導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實現標準化、機械化生產、專業化經營、市場化運作、規范化管理,促進了花生產業的發展。
4.3 開展營銷。昌黎縣花生加工企業堅持以市場為導向,以實現企業增效、農民增收為目標,采取企業+市場+基地+合作社+農戶的經營模式,上聯花生繁種基地,下接種植基地和農戶,以建設特色農業產業基地為基礎,以培育壯大龍頭企業為突破口,整合生產要素,做大做強花生產業,形成特色產業化、產業特色化、規模化的農業發展格局,促進全縣農業和農村經濟跨越式發展。加大銷售網絡的建設力度,北京、天津、沈陽、長春、哈爾濱、濟南、唐山、秦皇島等大中城市都有經銷商,每年10~12月份,全國各地的客商都來昌黎市場收購花生莢果和分級精選花生米,每天交易量最高峰達到100多萬kg,花生莢果及花生米、花生油遠銷到全國各地及國外市場。
4.4 政策引導。近幾年,昌黎縣每年安排產油大縣獎勵資金200多萬元,用于花生示范區完善基礎設施條件,花生示范區實現了田成方、路相通、旱能澆、澇能排的高標準農田,為花生生產提供了基礎條件。2019年、2020年,昌黎縣農業農村局連續2年下發了《昌黎縣特色糧油(高油酸花生)高質高效發展項目實施方案》,加大高油酸花生示范推廣工作,對高油酸花生種子和綠色防控實行補貼。2019年補貼資金90萬元,2020年補貼資金100萬元。補貼標準為包衣高油酸花生種子每畝補助180元,綠色防控每畝補助20元。
5.1 專用品種種植規模小,標準化生產水平不高。生產上應用的品種10多個,均以高產品種為主,高油酸品種、食品加工品種等優質專用品種較少,不能滿足生產需要。綠色高效生產技術標準還未制定,不能發揮花生生產的規模化優勢和品牌優勢,直接影響農民收入和種植積極性。
5.2 花生加工轉化率不足,產品附加值低。昌黎縣花生仍以初加工為主,加工產品以花生米、花生油為主,大量花生以初級產品進入流通領域,精深加工產品及高端產品幾乎空白,嚴重影響了花生生產效益。
5.3 龍頭企業帶動力不強,品牌影響力差。昌黎縣花生加工企業都是小企業,加工能力不足、加工產品單一、加工層次低,產品知名度不高,市場占有量較低,品牌效應差。
5.4 機械化研發滯后,全程機械化生產水平低。花生是一種勞動密集型農產品,勞動成本高是限制花生產業發展的瓶頸。目前,花生播種、管理、收獲各環節雖推行了機械化,但因研發資金投入不足,研發人員缺乏,機械種類少,質量不高,機手操作技術有待提升,導致作業效果差,播種深淺不一、下種不均,弱苗率高,收摘果損失率、花生種子脫殼破損率偏高。